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力平

作品数:204 被引量:1,107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德国阿登纳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2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4篇金融
  • 39篇货币
  • 28篇汇率
  • 19篇银行
  • 19篇经济增长
  • 18篇金融危机
  • 16篇通货
  • 15篇外汇
  • 14篇人民币
  • 14篇利率
  • 13篇债务
  • 12篇国际金融
  • 10篇银行业
  • 10篇通货膨胀
  • 10篇资本
  • 10篇宏观经济
  • 9篇外资
  • 9篇货币政策
  • 8篇国际金融危机
  • 7篇财政

机构

  • 149篇北京师范大学
  • 28篇中国金融学院
  • 14篇对外经济贸易...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国务院发展研...
  • 3篇中国经济体制...
  • 2篇国家行政学院
  • 2篇伦敦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银行...
  • 2篇外交学院
  • 2篇中国银行国际...
  • 2篇中国国际经济...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教育部教育发...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河北大学

作者

  • 195篇贺力平
  • 4篇马伟
  • 4篇樊纲
  • 3篇胡嘉妮
  • 3篇范小航
  • 2篇蔡兴
  • 2篇林娟
  • 2篇范言慧
  • 2篇赵鹞
  • 2篇沈侠
  • 2篇谈俊
  • 1篇何平
  • 1篇焦瑾璞
  • 1篇郭震远
  • 1篇陈炳才
  • 1篇余维彬
  • 1篇秦亚青
  • 1篇薄贵利
  • 1篇赵彦云
  • 1篇吴念鲁

传媒

  • 22篇国际经济评论
  • 10篇国际金融研究
  • 9篇世界经济
  • 8篇开放导报
  • 8篇中国外汇
  • 6篇社会科学战线
  • 6篇国际金融
  • 5篇经济研究
  • 5篇银行家
  • 5篇瞭望
  • 5篇金融论坛
  • 5篇中国经济报告
  • 5篇金融评论
  • 3篇中国外汇管理
  • 3篇世界经济与政...
  • 3篇经济学家
  • 3篇改革
  • 3篇浙江经济
  • 3篇金融研究
  • 3篇金融科学(中...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19
  • 11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0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5篇2005
  • 14篇2004
2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编委笔谈被引量:1
2023年
2023年4月16日,《金融评论》编委会暨“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参会的编委各抒己见,精彩纷呈。本刊特邀各位学者将发言整理为笔谈,以飨读者。
贺力平魏后凯何平谭小芬张明
关键词:金融评论编委笔谈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07年
很多观察者都将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的原因归结为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即以货物贸易顺差为为主导因素的经常账户顺差和由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带来的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
贺力平
关键词:国际收支平衡双顺差外汇储备金融账户经常账户贸易顺差
美国经济发展趋势之我见——200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理论研讨会部分纪要
2002年
编者按:2001年11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评论》《世界经济》两刊编辑部与中国海关总署《中国海关》杂志社、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共同在京举办了“200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全球经济、地区经济及一些国别经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前面刊用的朱民和张宇燕两位博士的文章,均在会议发言基础上扩展成篇。在此,我们还选择了部分专家就美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发言,整理成章(已经过作者本人审阅),发表如下。
余永定朱民贺力平赵晓浦山
关键词:美国经济劳动生产率经济结构调整利率通货膨胀IT产业
中国经济增长国际排名的变化趋势和前景
2014年
自1980年代初以来,中国首先在低收入组中从末端位置跨越至中等收入组,然后在中等收入组中超越其平均水平,上升到上中等收入组。这首先应归功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当然还有物价和汇率的因素,其它经济体经济下滑而影响平均水平也是外部因素。未来中国还需要跨越两个台阶,一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二是达到高收入组门槛水平。同时,持续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新挑战也将会增加。
贺力平
关键词:国际排名
东亚经济体外汇储备与国际金融危机被引量:8
2008年
本文认为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留下的遗产之一是对外汇储备作用的新认识,即外汇储备可以作为应对未来金融危机的重要工具。或许正是基于这个新认识,东亚许多经济体在那次金融危机之后都出现了外汇储备持续性大量增加的趋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这个共同的变动趋势难以简单地用经常账户平衡或汇率体制特点来解释。东亚经济体外汇储备的增长在一定意义上也可用本地区集体合作机制相对滞后来解释。然而,联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广泛影响,应当更清楚地认识到外汇储备作用的有限性和连带不利性。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失衡的角度看,东亚重要经济体可在外汇储备问题上寻求新思路。
贺力平
关键词:外汇储备东亚经济体国际金融危机
希腊债务危机的国际影响和借鉴被引量:12
2010年
希腊债务危机不仅暴露了希腊政府体制和财政经济体系中若干重要弊端,也暴露了欧元区作为一个新型统一货币体制的内在缺陷。针对希腊和欧元区内其他几个成员国主权债务危机的外部救助进程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复杂的国际矛盾。希腊债务危机再次表明,金融危机具有普遍发生的可能性,快速增长经济体无一例外都面临重大金融风险;主权债务风险日益成为成熟市场经济体中的重要风险;欧元区体制存在内在缺陷。希腊债务危机应该成为欧元体制改革的一个契机。
贺力平
关键词:主权债务金融危机区域货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世界经济史学科发展综述被引量:1
2014年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世界经济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并基本成型。不同于原来的、多少有些支离破碎的外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将近代以来各国经济的发展置于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统一框架中,将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研究和刻画。世界经济史突出了工业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历史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近年来世界经济史和外国经济史研究中,新经济史学方法开始引进和运用,中外经济史发展的新的比较视角得到拓展,国际发展经验的总结不断注入新要素,联系当代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现实的历史教训概括也有诸多新的提升。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不断融入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下,对中外经济史知识的社会需要不断扩大。对经济史上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也影响着决策者们的思维。经济史研究者具有义不容辞的任务向社会不断提供与时俱进的新成果。
贺力平
关键词:世界经济史新经济史学
美元汇率与美国国际收支平衡:变动的关系及初步解释被引量:14
2006年
针对当前讨论中一个流行观点——美国为减少经常帐户逆差需要美元贬值,而为促使美元全面贬值需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本文检查近年来若干涉及美国的双边关系,发现这个观点不能得到确定支持。本文着重对1980-2004年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与美国经常帐户逆差/GDP比率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并结合时间趋势变量。计量检验发现,汇率变量的作用在1990年以来的时段中明显降低,时间趋势变量的作用则变得较为突出。这个结果很可能提示美元汇率与美国经常帐户平衡的关系在晚近时期中出现了显著不同于教科书描述的情况。近年来一些研究者的工作也从另外的角度对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既然难以指望美国经常帐户逆差会由于美元贬值而相应减少,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难以发挥帮助美国改善其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
贺力平范言慧范小航
估值效应和货币错配再定义:兼论汇率风险概念的一个宏观经济新应用被引量:15
2015年
近来,估值效应与货币错配已成为国际金融研究中的常用概念。本文认为,这是两个高度相关的概念。前者泛指在资产与负债中或收入与支付流中非对称的币种构成条件下汇率变动带来的对净值可正可负的影响,后者则特指其中的负影响。两者都被认为仅由汇率变动所引致,其中在多货币条件中又可进一步分解为"基准汇率变动"(本币与某种重要外币之间的汇率)和"交叉汇率变动"(某种重要外币与其他外币之间的汇率)。分析估值效应和货币错配的经济意义还应联系到汇率风险的具体类型,即交易风险、换算风险和经营风险。作为一个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假想事例,希腊退出欧元区可能面临的得失恰好可联系估值效应和货币错配概念来展开分析。本文分析表明,希腊若退出欧元区,将立刻面临严重的货币错配问题及交易风险、换算风险,并在退出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遭遇显著经济利益损失。
贺力平
关键词:估值效应货币错配汇率风险交易风险
新南站·新机遇——南站新城区域发展被引量:1
2010年
过去,火车站、机场、港口等选址通常都在城市中心地带,而广州南站的选址是一个新模式,这得益于城市概念的变化:城市区的人口和土地规模不但急剧扩大,而且出现了城市圈概念.城市圈使得使用一个城市火车站的人,不一定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这样一来高铁车站的选址就必须有一些新的考虑.南站的选址正是基于这种新的概念.新型交通枢纽总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它过去的主要作用是经过五区三地,形成一个相应的人口聚居,而现在的交通枢纽是新型制造业,尤其是加工业和服务业的中心区.交通枢纽在新世纪产业发展当中还会发挥这样的作用.从人口的流动性上讲,交通枢纽还起到疏散人口的作用,南站是主要为客运服务的,它会进一步凸显交通枢纽的经济意义.
贺力平
关键词:交通枢纽经济发展城市圈火车站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