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逄增玉

作品数:123 被引量:40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0篇文学
  • 16篇艺术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4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4篇文学
  • 20篇叙事
  • 20篇小说
  • 19篇代文
  • 19篇文化
  • 12篇现代文
  • 12篇现代文学
  • 11篇电影
  • 10篇满映
  • 9篇殖民
  • 8篇中国现代文学
  • 7篇学史
  • 7篇文学史
  • 6篇殖民主义
  • 6篇启蒙
  • 6篇作家
  • 6篇沦陷
  • 5篇当代文学
  • 5篇东北作家
  • 5篇新文学

机构

  • 80篇中国传媒大学
  • 40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辽宁社会科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20篇逄增玉
  • 7篇孙晓平
  • 2篇徐明君
  • 2篇苏奎
  • 1篇王红
  • 1篇丁海波
  • 1篇李跃庭
  • 1篇苗丽芬
  • 1篇杨帆
  • 1篇姚树义
  • 1篇胡玉伟
  • 1篇张远
  • 1篇孙晓萍
  • 1篇孙芊芊
  • 1篇乐琦

传媒

  • 12篇文艺争鸣
  • 8篇广东社会科学
  • 8篇东北师大学报...
  • 7篇社会科学战线
  • 6篇社会科学辑刊
  • 6篇现代传播(中...
  • 6篇现代中国文化...
  • 4篇文艺研究
  • 4篇文学评论
  • 4篇厦门大学学报...
  • 3篇当代作家评论
  • 2篇天津大学学报...
  • 2篇江汉论坛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晋阳学刊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小说评论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新长征
  • 1篇戏剧文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读《荷花淀》被引量:9
2004年
逄增玉
关键词:《荷花淀》主题思想民族气节伦理道德女性解放
文化殖民与东北沦陷时期的话剧生产及装置
2023年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一方面制定和实施了对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进行严酷打压、限制和管控的政策与措施,一方面为了装点伪满洲国的所谓“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的“建国宗旨”和文化“繁荣”——实质是殖民文化的推进与落实,在话剧领域也推出和施行了多样化的举措。日伪政府和其控制的各种协会团体与媒体在严酷打压左翼进步话剧团体的同时,也有目的地建立和组织文化殖民性质的职业剧团、协和剧团和放送(广播)剧团,管控民间剧团,并在话剧剧本征集、话剧的舞台演出与巡演、剧本创作和演出的比赛与奖励、剧本发表与出版和理论批评等方面,开展较为频繁的管控与扶植杂糅的活动。由此,他们建构了一套较严密全面的话剧生产与传播的机制和装置,呈现出东亚殖民主义的文化症候。
逄增玉
关键词:东北沦陷时期文化殖民
城乡文明对立下的“城市外来者”形象
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造成了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城乡二元对立,在现代商品经济冲击下旧有乡村的自然经济和生活方式日益遭到瓦解,迫使农民离开土地和乡村到城市谋生,这种社会现象引起文学的关注。从五四到三十年代,现代文学不断...
逄增玉苏奎
文献传递
殖民主义语境与“满映”中国电影人的历史审视
2014年
作为日本殖民主义文化电影机构的“满映”,自成立后就招收和培养中国人演员,后来又全面培养和允许中国人从事编导拍摄等电影生产制作的工作。由于“满映”是道地的文化侵略机构,以拍摄宣传殖民主义的“国策”电影和“启民”电影为主,因此在“满映”工作的中国人演职员应该如何认识和评价,历来是“满映”研究的复杂和棘手的闯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态度还原历史语境,对“满映”中国人的政治立场、民族意识和艺术行为,予以具体分类和分析,做出实事求是的臧否与评价。
逄增玉
关键词:满映殖民侵略
文学史视阈中草明东北工业小说的得失及其成因被引量:4
2012年
草明工业小说是现代东北工业文学、中国现当代工业文学的滥觞,草明不仅长期专注于工业文学写作,还在工业环境与人物形象关系的描写中,开创性地、比较真实贴切地引入和展现了新的工业"风景",提出和表现了工业文学中的若干重要现象和问题,在现当代文学中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这也是草明工业小说的文学史价值所在。文章还从中外文学史视阈探寻草明的工业文学中存在的不足、缺失及其原因,从而说明这些不足既有作家个人原因,也是世界性的工业文学至今未解决的问题。
逄增玉
关键词:草明工业小说
莫言小说异化儿童共情差异中的性别意识被引量:1
2020年
莫言小说中的异化儿童在叙事中承担着家庭成员情感纠葛的见证者和报信人的职责,他们对父母生命历程与生命存在的苦痛、无奈呈现出共情差异。异化儿童真假难辨的魔幻感受与叙事隐藏了作者的男性意识,小说在以儿童视角反思父亲缺席与“寡母抚孤”的家庭模式造成的儿童异化与阳刚之气的缺失即“种的退化”这一危机的同时,也在爱的呼唤中回归了女性母性哺育本能和母爱天性这一男性立场。
纪少豆逄增玉
关键词:共情儿童视角
鲁迅思想与文学话语的三原型
2005年
一、"庸众"、"看客"和"反民主"思想与苏格拉底的关系 如所周知,两极对立、逆向背反的思想意象和语言意象,及其由此构成的语言单位和句型结构,是鲁迅思想和语言的一个鲜明特点,如摩罗诗人、精神界战士、先觉者与庸众、看客;个人与众数;天堂与地狱;热与冷;火与冰;希望与失望;不朽与速朽;鲜花与坟墓;主子与奴才;民族脊梁与蛀虫;进化与轮回;青皮精神与精神胜利法……其中,鲁迅早期思想中对庸众、看客形象与心理的辛辣描绘和痛切批判,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众数"、国会立宪为代表的所谓"民主"思想和制度的不相信,一般认为是来自于尼采思想的影响.
逄增玉
关键词:鲁迅思想文学话语精神胜利法句型结构语言单位看客
多媒体时代的文学形态与文化价值担当被引量:2
2013年
在文学消亡论甚嚣尘上的多媒体时代,文学,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存在方式、样态及其价值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认为后工业时代的中国,所谓高雅精英文学和大众消费文化将共生存,各有自己的接受群体,并且在中产阶级扩大和稳固之时雅文学将有自己稳固的生存与消费空间;但多媒体、新媒体时代文学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将深刻地改变文学的样态和模式,印刷与电子媒体等多空间将造成多种文学的存在方式;同时文学将以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双重承担走向经典化和世界化。
逄增玉
关键词:多媒体文学形态文化
殖民政治与电影美学对中国形象的“臆造”--满映国策电影《黄河》的殖民话语分析
2014年
一 满映的全称是“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1937年8月2日正式建立于伪满洲国首都“新京”(长春),其前身是侵占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支持成立的“满洲电影国策研究会”。
逄增玉
关键词:电影美学话语分析国策殖民臆造政治
启蒙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诉求及其悖论——以鲁迅的《故乡》为中心被引量:15
2009年
鲁迅小说《故乡》的主导叙事和主题,是对以"故乡"为代表的乡村世界以及以"故乡"为象征的传统的"老中国",进行"衰败与落后"的定位和批判性描绘,借以表达"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启蒙主义诉求。但是小说的现实批判性描绘中同时存在的对"故乡"往昔的回忆性描绘,乡村世界却呈现出自然、风俗与人事的美好和温馨,与现实中的"荒村"景象构成对立和悖反。在两个乡村世界的存在及其互相矛盾中,其实也存在深层的精神与文化联系,即现代性的启蒙主义和守成性的文化民族主义,在鲁迅的精神世界里"对立统一"地同时存在,并由此外化和投射于《故乡》的乡村叙事里,成为两个异质的乡村世界存在的深因。
逄增玉
关键词:文化民族主义《故乡》启蒙主义诉求乡村叙事现实批判性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