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红震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丰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关节
  • 2篇低场
  • 2篇低场MRI表...
  • 2篇腰椎
  • 2篇上胫腓关节
  • 2篇骨折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关节面
  • 2篇64排螺旋
  • 2篇64排螺旋C...
  • 2篇CT重建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腰椎骨折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4篇丰县人民医院
  • 3篇江苏大学
  • 3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邓红震
  • 3篇朱建民
  • 3篇朱海波
  • 2篇王安震
  • 2篇张银网
  • 2篇朱亦
  • 2篇丁长青
  • 2篇王文生
  • 2篇李海峰
  • 1篇解品亮
  • 1篇顾文骏
  • 1篇马南
  • 1篇许若峰
  • 1篇汤杰
  • 1篇朱伟红
  • 1篇孙迎迎
  • 1篇罗慧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究抗骨质疏松药物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术前和术后7个月健侧不同部位骨密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患者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同时,术前两组患者健侧股骨颈、Ward三角及股骨大粗隆骨部位骨密度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0.05),经过治疗术后7个月,对照组各部位骨密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各部位骨密度均较术前有所改善(P均<0.05),且与对照组术后7个月检测结果对比,股骨颈、Ward三角及股骨大粗隆骨骨密度均显著提高(P均<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骨质疏松情况,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邓红震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抗骨质疏松药疗效分析
人上胫腓关节64排螺旋CT重建及其关节面坡度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采用64排螺旋CT重建正常成人的双侧上胫腓关节,测量活体上胫腓关节坡度,与裸骨测量结果比较,探讨该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成年男女志愿者各100名,年龄18~90岁,行双下肢64排螺旋CT扫描,重建胫腓骨全长。选用角尺测量上胫腓关节面与腓骨干纵轴的夹角(∠A)和上胫腓骨关节面与水平线的夹角(∠B)。运用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原理验证测量方法准确性。结果∠A范围为56.16°~57.45°,x=56.80°±6.59°,M=56.70°,两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308,P=0.758)。∠B范围为32.17°~33.44°,x=32.80°±6.49°,M=32.90°。相关一回归研究结果示∠A和∠B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1.87,P<0.01),两者呈负相关(r=-0.952,P=0.00)。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重建上胫腓关节测量结果与裸骨关节面测量结果一致,证明该方法精确、方便、无创,便于临床应用,并建立大样本数据库。
张银网邓红震朱海波朱建民朱亦
关键词:上胫腓关节坡度64排螺旋CT
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的低场MRI表现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的低场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随访证实的12例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的临床及0.35 T磁共振成像(MRI)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有膝外侧疼痛,以跑步等运动时为著。MRI急性期及亚急性期以髂胫束肿胀、信号增高,髂胫束内侧和(或)外侧肿胀积液为主要表现(本组4例);慢性期以髂胫束增厚、伴髂胫束内外侧积液为主要表现(本组8例)。MRI显示以冠状位为佳。结论:认识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的临床及低场MRI表现特征有助于早期正确诊断。
丁长青王文生王安震李海峰邓红震孙迎迎罗慧代兰兰
关键词:髂胫束膝痛
CT重建人上胫腓骨关节面坡度测量方法及意义(英文)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测量上胫腓关节坡度不仅可研究国人上胫腓关节解剖结构与类型,还具有评价上胫腓关节稳定性的作用。目的:通过测量双侧上胫腓关节面X射线平片坡度与利用64排螺旋CT重建后的关节面坡度进行比较,探讨测量方法的优良及关节坡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成年男女各50名志愿者,年龄18~90岁,分别行双膝关节内旋30°或45°或60°摄片及64排螺旋CT扫描并重建胫腓骨全长(包括膝关节)。选用角尺测量上胫腓关节面与腓骨干纵轴的夹角和上胫腓骨关节面与水平线的夹角。结果与结论:X射线及螺旋CT对同一上胫腓骨关节测量数据差别较大。由于X线受摄片位置影响,且关节面倾斜度的确定比较粗略,因此64排螺旋CT重建后的测量方法准确,方便,对于鉴别上胫腓骨关节脱位和关节不稳提供帮助,减少临床误诊。
邓红震张银网朱海波朱建民汤杰顾文骏朱亦
关键词:上胫腓关节X射线平片64排螺旋CT
膝关节周围骨梗死的低场MRI表现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梗死的低场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临床证实的膝关节周围骨梗死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11例膝关节周围骨梗死累及20个骨(股骨11个,胫骨9个),同期X线检查中9例阴性。本组均具有典型MRI改变:病变中心呈短T1WI类似骨髓信号,周边环绕花边状混杂信号,T2WI可见双环靶征、三环靶征。结论低场MRI较X线平片能早期诊断骨梗死,值得应用。
王文生丁长青王安震李海峰许若峰邓红震
关键词:骨梗死磁共振成像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应用高黏度骨水泥PVP和PKP治疗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应用高黏度骨水泥PVP和PKP治疗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2月中的7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分成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组),两组各39例;对比两组手术前、后2h、1个月、5个月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值、两组患者术中注入骨水泥量、椎体平均增高高度值、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果相比于手术前,两组患者手术后2h、1个月、5个月VAS评分和ODI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注入骨水泥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KP组椎体平均增高值高于PVP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P组术中出血量低于PKP组,手术时间短于PKP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应用高黏度骨水泥PVP和PKP治疗的对比分析中,PKP组治疗方法对于帮助椎体高度恢复有一定的好处,但是PVP组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的时间。
邓红震邓斌杨学全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PKP
山羊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硬膜外胶原酶的注射被引量:8
2011年
背景:采用椎间盘外、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胶原酶对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成年山羊6只,麻醉后作侧外方切口至腰椎体腹侧,椎板加压并用钢板螺钉固定,L1/L2,L3/L4椎间盘分别注射0.5无水乙醇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硬膜外注射实验用胶原酶1mL,2周后处死动物,取出椎间盘,作电镜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电镜下显示:退变的椎间盘纤维环上有裂隙,退变的椎间盘的胶原纤维明显溶解,未退变的椎间盘未有溶解。提示硬膜外注射胶原酶通过纤维环上的裂隙渗透到盘内,发生化学溶解作用,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朱伟红朱海波马南解品亮邓红震朱建民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胶原酶山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