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玉桂
- 作品数:10 被引量:72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1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查房记录
- 2001年
- 邢玉桂刘秀茹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68例临床护理
- 2005年
- 邢玉桂徐金霞
- 关键词:心肌梗死溶栓临床护理再灌注心律失常康复计划急性心肌梗死高流量吸氧
- 吴茱萸碱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和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其靶向性。方法:取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分别单剂量尾iv吴茱萸碱脂质体和吴茱萸碱溶液(以吴茱萸碱计10 mg/kg);给药后分别于0.083、0.25、0.5、0.75、1、1.5、2、3、4、5 h眼底静脉丛取血0.5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吴茱萸碱的浓度,采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取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分别单剂量尾iv吴茱萸碱脂质体和吴茱萸碱溶液(以吴茱萸碱计8 mg/kg),给药后分别于0.083、0.25、0.5、1、2、4、6、8、10、12 h处死3只,立即取出心、肝、脾、肺、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考察吴茱萸碱的组织分布。结果:吴茱萸碱脂质体及溶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符合非房室模型,t1/2分别为(1.78±0.58)、(1.06±0.40)h,AUC0-t分别为(4.63±0.33)、(2.75±0.09)μg·h/ml(P<0.01);在小鼠体内的组织浓度分别为肝>脾>肺>心脏>肾,脾>肝>肾>心脏>肺。结论:与溶液比较,脂质体增加了吴茱萸碱吸收,且增加了其在肝脏中的分布,具有良好的肝靶向性。
- 邢玉桂
- 关键词:吴茱萸碱脂质体药动学小鼠
- 一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黄芪15~60、川芎3~15、天麻3~15、沙苑子6~18、三七1~6、肉桂3~12、海风藤6~20。该方法是采用超临界C...
- 孙洪胜彭伟庄欣邢玉桂郭兴奎辛义周陈天星牟苒苒姚莉李茂峰
- 文献传递
- 清眩颗粒治疗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被引量:2
- 2006年
- 孙洪胜邢玉桂庄欣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组织缺血VBI脑机能
- 药物致肺间质纤维化病例分析
- 2009年
- 崔惠平殷佳邢玉桂
- 关键词:头孢类抗菌药物肺间质纤维化病例分析反复发热痰不易咳出胸闷
-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容易、效果显著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 8周龄Wistar大鼠分为高脂饲料组和基础饲料组,高脂饲料组大鼠给予按比例配制的高脂饲料,并辅以灌胃维生素D3,基础饲料组给予基础饲料,并灌胃生理盐水,喂养8周后观察大鼠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病理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颈动脉中MMP-9的表达。结果经过8周高脂饲料喂养,高脂饲料组大鼠体重、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生化指标明显高于基础饲料组,尤其是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高脂饲料组大鼠出现大量钙化斑块,高脂饲料组大鼠颈动脉MMP-9表达增多,基础饲料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按照7%猪油、5%胆固醇、3%白砂糖、0.5%胆酸钠、0.2%丙硫氧嘧啶、84.3%基础饲料的比例配置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大鼠,并辅以700 000 U·kg-1的维生素D3进行灌胃,喂养8周可以成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 邢玉桂马飞孙洪胜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生化检测钙化斑块基质金属蛋白酶-9
- 清眩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其对血管功能干预作用的研究
- 孙洪胜彭伟庄欣邢玉桂郭兴奎辛义周陈天星牟苒苒姚莉孙萍宋钦兰王淑敏李茂峰
- 研究在综合古代及现代医家对VBI性眩晕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络病理论及导师运用温肾通络药物治疗VBI性眩晕的临床经验,提出VBI性眩晕络病说,强调了VBI性眩晕与络病的联系,认为肾脏阳、气亏虚为VBI性眩晕始动因素,久病...
- 关键词:
- 关键词:清眩颗粒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三维外固定架切开复位外固定引发反应性精神障碍58例护理体会
- 2006年
- 邢玉桂
- 关键词:反应性精神障碍三维外固定架精心护理切开复位复位外固定外固定治疗
- 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围产结局分析被引量:5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95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有硫酸镁组40例,应用硫酸镁常规治疗;复方丹参组23例,常规治疗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肝素组32例,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收集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两种抗凝药物对分娩情况、产后出血量、终止妊娠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1)硫酸镁组终止妊娠孕周平均为(31.7±1.9)周,新生儿平均体重为(1450.5±402.3)g;复方丹参组分别为(33.0±1.8)周及(1582.2±332.5)g;低分子肝素组分别为(32.8±1.7)周及(1590.0±340.1)g;各组间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组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主,手术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母亲并发症、血压控制不理想及胎儿窘迫等。(3)3组并发症依次为肾功能衰竭(12例);胎盘早剥(9例);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HELLP)综合征(8例)。硫酸镁组发生并发症16例(40.0%),复方丹参组12例(52.2%),低分子肝素组15例(46.9%),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及复方丹参有助于提高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且似有延长孕周的作用。
- 刘芬马玉燕邢玉桂
- 关键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低分子肝素复方丹参注射液妊娠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