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开阳
- 作品数:45 被引量:213H指数:9
-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宁夏盐池沙地3种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盐池沙地典型植物群落牛枝子群落、牛枝子-黑沙蒿群落、黑沙蒿群落数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牛枝子群落经牛枝子-黑沙蒿群落至黑沙蒿群落,物种组成变化较大,优势种的相对重要值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植物种从占优势地位的草原种,逐步让位于耐旱、抗风蚀的多年生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并最终被沙生、一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半灌木取代;土壤沙化程度逐渐加重。从生活型组成看,从牛枝子群落经牛枝子-黑沙蒿群落至黑沙蒿群落,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数和重要值所占比例逐渐下降,一年生植物种类数和重要值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牛枝子-黑沙蒿群落的物种α多样性指数最高,黑沙蒿群落最低。β多样性指数变化反映出植物群落组成已发生分化,物种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 刘丽丹谢应忠邱开阳
- 关键词:沙地植物群落群落数量
- 贺兰山不同海拔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变化被引量:31
- 2021年
- 探究干旱半干旱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海拔土壤养分在团聚体中的分布规律,可为理解脆弱山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贺兰山不同海拔(1380~2438 m)土壤为对象,分析0~20 cm土层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储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贺兰山主要土壤团聚体由微团聚体(0.25~0.053 mm)转变为大团聚体(>0.25 mm),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在高海拔样地(2139~2248 m)显著高于低海拔样地(1380~1650 m)。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和储量随海拔升高呈增大趋势;全磷含量随海拔升高呈波动趋势,且在各粒级团聚体分布均匀。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对土壤养分具有更高的贡献率,各粒级团聚体比例是影响土壤养分的关键因素,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是土壤养分的主要载体。各粒级团聚体C∶N在不同海拔变化不显著,C∶P和N∶P在中高海拔显著高于低海拔。贺兰山中高海拔的表层土壤具有更高的养分储量,较高含量的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有助于有机碳和养分的固持,低海拔土壤氮素限制高,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可通过适当添加氮肥以改善低海拔土壤全氮状况。
- 吴梦瑶陈林陈林刘波刘丽贞邱开阳李学斌
- 关键词:团聚体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海拔
- 贺兰山岩羊可食植物营养成分沿海拔梯度变化及季节动态被引量:3
- 2023年
- 了解贺兰山岩羊可食植物营养成分变化是研究岩羊采食分布范围的重要环节,对阐明野生岩羊与自然环境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不同季节(6月、8月和11月)、不同海拔(1100-2600 m)的贺兰山岩羊可食植物为对象,分析其营养成分变化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8月植物营养价值最佳,除粗灰分,各个营养成分在不同季节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6月不同海拔之间除粗脂肪外贺兰山岩羊可食植物营养成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8月各个营养成分之间在不同海拔差异均显著(P<0.05),11月除粗蛋白外其余养分含量在不同海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海拔和季节对岩羊可食植物营养成分变化具有交互作用(P<0.05)。因此,针对不同季节、不同海拔下植物的营养价值不同,建议分时间、分海拔区域对岩羊进行管护,促使岩羊种群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 崔璐瑶邱开阳李静尧谢应忠谢应忠刘王锁黄业芸杨壹刘王锁王思瑶
- 关键词:岩羊植物营养海拔梯度
- 毛乌素沙地南缘沙漠化临界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被引量:20
- 2010年
- 毛乌素沙地南缘沙漠化临界区域是沙地-草地景观界面的关键部位,研究该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格局和生态学过程,对于土地沙漠化的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半变异函数及其模型、克里格局部插值估计、空间分布图等研究了毛乌素沙地南缘沙漠化临界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速效钾含量符合球状模型,全氮和速效磷含量符合指数模型;速效钾含量具有强空间自相关性,其结构方差比为0.882,而全氮和速效磷含量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结构方差比分别为0.501和0.514;3种土壤养分空间自相关距离存在差异,其中全氮和速效钾的变程均为511m,而速效磷的变程为143m;3种土壤养分的分布格局呈现明显的空间规律性,从牛枝子群落到黑沙蒿群落,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与研究区的界面变化过程一致,而全氮含量逐渐降低,与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变化一致;3种土壤养分的标准差都较小,Kriging插值结果比较可靠。
- 邱开阳谢应忠许冬梅时项锋刘丽丹齐拓野马涛
- 关键词: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毛乌素沙地
- 碳、氮、钾添加对荒漠草原凋落物分解特征的影响
- 2025年
- 凋落物分解是草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过程,而荒漠草原凋落物分解如何响应碳(C)、氮(N)、钾(K)添加尚不清楚,揭示这一关系对深入理解荒漠草原养分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网袋分解法,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在试验样地分别设置C_(1)(0 g·m^(-2)·a^(-1))、C_(2)(52.54 g·m^(-2)·a^(-1))、C_(3)(705.09 g·m^(-2)·a^(-1));N_(1)(0 g·m^(-2)·a^(-1))、N_(2)(5 g·m^(-2)·a^(-1))、N_(3)(20 g·m^(-2)·a^(-1));K_(1)(0 g·m^(-2)·a^(-1))、K_(2)(9.0 g·m^(-2)·a^(-1))、K_(3)(18.0 g·m^(-2)·a^(-1))3个C、N、K浓度梯度,研究外源C、N、K添加对宁夏荒漠草原优势种短花针茅和赖草凋落物分解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C、N、K添加对荒漠草原两个物种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P<0.05),短花针茅和赖草凋落物分解速率进程不同,分别在分解至120和240 d时,分解速率开始减缓;(2)不同物种对C、N、K养分添加的响应不同。K_(3)、K_(3)+N_(3)+C_(2)处理下赖草凋落物分解速率较快,但CK、K_(2)+N_(2)处理下短花针茅凋落物分解速率较快。依据指数衰减模型预测分解速率结果为:赖草>短花针茅;(3)短花针茅和赖草凋落物均在秋季分解较快。综上,同一生境不同物种凋落物分解速率存在差异,高添加量的K、N和低添加量的C相较于其他养分添加梯度,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 骆欣怡邱开阳金涛鲍平安黄业芸何毅谢应忠
- 关键词:荒漠草原凋落物
- 氮磷添加对宁夏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 2025年
- 为深入了解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对N、P添加的响应,本研究以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自2020年开始,每年开展N、P添加试验,连续进行3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N肥选用尿素,P肥选用过磷酸钙,本文使用2022年9月的植被调查数据。结果表明:(1)高水平N复合中、高水平P添加显著降低了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高水平N复合中水平P添加显著降低了Simpson指数;(2)Godron稳定性分析发现,对照组欧式距离最大,群落稳定性最低;在单独添加P时,群落稳定性随着P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3)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高水平的N、P添加可以通过抑制荒漠草原植物生长,使得物种多样性降低,单独P添加以及中、低水平的P与高水平的N复合添加可有效提高群落的稳定性。
- 杨云涛邱开阳王玉娟司浩宇鲍平安黄业芸何毅谢应忠
- 关键词:欧式距离植物多样性
- 荒漠草原植物在氮磷添加下叶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可塑性被引量:5
- 2024年
- 探究荒漠草原植物在N、P添加下叶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变异,对揭示植被对环境的响应机制至关重要。以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N、P添加对植物群落叶片形态和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叶片氮磷比<14,表明研究区植物生长受到N限制,P添加对植物群落叶片功能性状无显著影响,N+P共同添加显著增加了叶片碳磷比,N添加下植物群落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和叶片氮含量显著上升,反映了植物在环境的变化下采取了较快的养分循环策略;根据可塑性指数排序结果可知,植物群落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干物质含量、叶组织密度、叶片碳含量和叶片氮含量为响应N、P添加的敏感性状(PI>0.5),其中变异性较大的性状为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组织密度,表明植物群落主要通过改变自身形态来应对环境的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叶片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且表现出应对养分环境变化的协同作用。本研究为预测植物和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因素的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探讨区域植被分布、恢复进程至关重要。
- 鲍平安邱开阳黄业芸王思瑶崔璐瑶骆欣怡杨云涛谢应忠
- 关键词:荒漠草原
- 一种采集不同土层土壤种子库样品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集不同土层土壤种子库样品的装置,涉及样品采集技术领域,包括钻头、钻杆、分层机构和手持机构,手持机构固定在钻杆外周并用于手持,且手持机构靠近钻杆的上端固定,钻头安装于钻杆的下端,且钻头的下端开设有进出...
- 邱开阳何毅张丁丁李志刚
- 宁夏南部山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途径被引量:1
- 2010年
- 宁夏南部地区大部分位于六盘山北麓,每年7,8,9 3个月降水量较多,加之山区属于黄土丘陵区,故而较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等生态退化问题.当地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16542"集流水平沟方式、鱼鳞坑集流整地方式等集水模式来治理水土流失的问题.同时提出封育模式、淤泥坝模式,最后提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模型,以期对宁夏南部山区生态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李勇李勇邱开阳
- 关键词:退化生态系统截流封育
- 宁夏东部杨柴生态修复区短期水氮添加对草本植物群落的影响
- 2024年
- 为研究短期水氮添加对杨柴生态修复区草本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及其多样性的影响,在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杨柴生态修复区进行水氮添加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每个区组设置4个水添加梯度(W0:未添加水分;W1:添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33%;W2:添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66%;W3:添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00%)和4个氮添加梯度(氮添加量分别为N0:未添加氮素;N1:5 g·m^(-2)·a^(-1);N2:10 g·m^(-2)·a^(-1);N3:20 g·m^(-2)·a^(-1))两两随机组合的16个水氮添加处理,共4个区组。结果表明:(1)不同水氮添加使植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与对照(W0N0)相比,草本层优势种狗尾草的重要值在中氮不施水(W0N2)、低水耦合高氮(W1N3)、中水不施氮(W2N0)、中水耦合中氮(W2N2)几种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其峰值为0.46,狗尾草集群分布明显,表明在中度水平的单一水、氮或中度水平的水氮耦合措施下群落聚集效应明显。(2)在不同水氮添加处理下,从不施氮(N0)到高氮水平(N3),草本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随着氮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都在中水耦合低氮(W2N1)处理下有最大值。(3)氮添加对于生态修复区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优势度指数以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综上,适量的水和氮添加更有利于生态修复区植被恢复,W2N1处理能够最好地改善杨柴生态修复区草本层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沙漠化逆转进程。
- 苗虎邱开阳苏云刘王锁何毅赵香君李海泉黄业芸李亚园谢应忠
- 关键词:杨柴群落结构植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