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发性结直肠腺瘤患者中医证素差异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索复发性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中医证素特点及差异性。方法:收集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患者(复发组)、结直肠腺瘤术后未复发的患者(未复发组),两组各100例。运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病位、病性特点,进行统计学比较,建立复发患者预测模型。结果:复发组患者以胃、脾、大肠、肝为主要病位因素,气滞、湿、气虚、阳虚、阴虚、血瘀为主要病性因素。未复发组患者以脾、胃、大肠、肝为主要病位因素,气滞、气虚、湿、阳虚、热为主要病性因素。两组患者在血瘀、痰、气滞病性证素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血瘀病性证素可作为复发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复发性结直肠腺瘤以多病位为特点,病性为虚实夹杂,血瘀、痰、气滞是特异性病理因素,其中血瘀、痰是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在结直肠腺瘤复发的防治中须不忘化痰、活血之法。
- 杨淞龙郑颖李超群雷超凡王雪莹张闽光
- 关键词:病位病性血瘀
- 中药通腑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1例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中药通腑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以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作研究对象,比较早期中药通腑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的疗效和转归。按标准(APACHE-Ⅱ≥8分,BalthazarCT分级为D、E)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7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中药清胰汤口服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不能口服者给予鼻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及体征,每隔24h测血糖、血钙、血尿淀粉酶,周围血白细胞计数,3d后复查CT。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中转手术病例,2组症状缓解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采用早期中药通腑能尽快缓解临床症状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郑颖张闽光林振川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重症中药通腑法口服灌肠
-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与血浆血管活性肠肽、5羟色胺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与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羟色胺(5-HT)的关系。方法测定34例符合功能性疾病罗马ⅢIBS诊断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浆VIP、5-HT含量,并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BS患者血浆5-HT含量增高(P<0.01);IBS患者血浆VIP含量增高(P<0.05)。结论腹泻型IBS患者血浆VIP、5-HT水平与IBS发病有关,可为本病未来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提供更有意义的客观证据。
- 张闽光李劲亮郑颖李文科李超群
- 关键词:血浆血管活性肠肽
- “毒”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4年
- 急性胰腺炎为自身消化所致的化学性炎症,可激活单核巨细胞系统和免疫细胞活化释放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等,进而引起较强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异常反应,导致胰腺炎病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出现,其中这些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即中医的"内毒"。因此抑制急性胰腺炎的炎症级联反应,即祛除"内毒",宜尽早联用多种解毒方法,截断其深入转变路径,以达到治疗目的。
- 张闽光郑颖李超群李劲亮李文科陈文炎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内毒中药解毒
- 柴芍承气汤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早期应用(附74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重要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74例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临床分析,比较生大黄粉组(对照组)与柴芍承气汤组(观察组)对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临床治疗。按照入院时间段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西医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35例)予生大黄粉治疗,观察组(39例)予柴芍承气汤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症状缓解率、首次大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率及血尿淀粉酶。结果:两组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首次大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临床总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泻下通腑的中药能促进急性胰腺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中药汤剂较单方更能改善急性胰腺炎的消化道症状,促进肠鸣音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
- 张闽光高天海李劲亮郑颖李文科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通腑柴芍承气汤生大黄粉
- 健胃愈溃汤对脾虚型胃良性巨大溃疡粘膜愈合质量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健胃愈溃汤对脾虚型胃良性巨大溃疡粘膜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71例胃良性巨大溃疡且中医辨证属脾虚型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7例予健胃愈溃汤治疗,对照组34例予磷酸铝凝胶、替普瑞酮治疗,两组均给予埃索美拉唑口服,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予经典四联疗法治疗(PPI+阿莫西林+克林霉素+铋剂),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溃疡愈合质量。结果①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χ^2=-2.362,P=0.018);②实验组中医症候总疗效优于对照组(χ^2=-2.018,P=0.044);③实验组治疗2周时溃疡愈合质量优于对照组(χ^2=-2.196,P=0.028);实验组治疗8周时溃疡愈合质量优于对照组(χ^2=-2.709,P=0.007);④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3,P=0.604)。结论健胃愈溃汤治疗脾虚型胃良性巨大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且能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 李超群张闽光凌珍美郑颖杨淞龙雷超凡
- 关键词:溃疡愈合质量
- 四联疗法合香砂养胃丸治疗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患者247例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合香砂养胃丸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32例慢性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且Hp阳性患者,经奥美拉唑肠溶胶囊(PPI)加丽珠胃三联抗Hp治疗1周后,消化道症状没有完全消除的患者247例,随机分为香砂养胃丸治疗(治疗)组和PPI加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对比2组治疗前后症状消除情况及Hp根除率。[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1.5%、69.1%(P<0.01)。停药4周后复查14C呼气试验,Hp清除率治疗组为92.8%,对照组为94.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联疗法合香砂养胃丸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根除Hp作用,减少继发性耐药。
- 张闽光林振川朱国曙李劲亮郑颖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香砂养胃丸
- 健脾抑激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4例被引量:2
- 2013年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粪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一般认为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因其病因、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所以缺乏理想的药物和方法。近年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健脾抑激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李劲亮张闽光李超群郑颖李文科
-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健脾功能性肠病粪便性状排便习惯腹部不适
- 健脾抑激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观察健脾抑激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5-羟色胺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3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经健脾抑激汤治疗前后血浆血管活性肠肽、羟色胺(5-HT)的变化。结果腹泻型患者经健脾抑激汤治疗后血浆血管活性肠肽、5-羟色胺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健脾抑激汤可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5-羟色胺水平。
- 李超群张闽光李劲亮郑颖李文科
-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血管活性肠肽5-羟色胺中医药疗法
- 关通腑泻下法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中药汤药通腑泄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随机对本院38例患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患者(n=19)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n=19)采用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汤药通腑泄汤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住院时间均要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在我院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通腑泄法辅助治疗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缓解患者重症急性胰腺炎症状,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出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郑颖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