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仙忠

作品数:17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药动学
  • 7篇群体药动学
  • 3篇多巴
  • 3篇药师
  • 3篇药师参与
  • 3篇营养支持
  • 3篇再喂养综合征
  • 3篇个体化给药
  • 3篇给药
  • 2篇低磷
  • 2篇低磷血症
  • 2篇多巴胺
  • 2篇多巴胺受体
  • 2篇多巴胺受体激...
  • 2篇多巴丝肼
  • 2篇血症
  • 2篇血症治疗
  • 2篇药动学模型
  • 2篇药物
  • 2篇受体

机构

  • 17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药品检...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7篇郭仙忠
  • 7篇王长连
  • 5篇林玮玮
  • 3篇黄品芳
  • 2篇刘亦伟
  • 1篇马春来
  • 1篇刘勇锋
  • 1篇王凌
  • 1篇翁秀华
  • 1篇林翠鸿
  • 1篇林荣芳
  • 1篇吴钢
  • 1篇赵彬
  • 1篇曾大勇
  • 1篇林新华
  • 1篇刘英
  • 1篇焦正
  • 1篇王华燕
  • 1篇甘龙杰
  • 1篇韩文迪

传媒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Journa...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2013年福...
  • 1篇2014年福...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旋多巴群体药动学模型探讨及多巴丝肼合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1.考察左旋多巴在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人中的群体药动学特征。2.研究多巴丝肼合用普拉克索或吡贝地尔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1.收集服用多巴丝肼片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门诊患...
郭仙忠
关键词:左旋多巴群体药动学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帕金森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文献传递
多巴丝肼片合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9
2012年
目的研究多巴丝肼片合用普拉克索或吡贝地尔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08年8月至2010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40例PD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多巴丝肼片+普拉克索片组(普拉克索组)和多巴丝肼片+泰舒达组f泰舒达组1,每组20例。经12周联合用药治疗后,以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eDRS)各部分评分相对于基线(治疗前评分)的变化为指标评估疗效。同时监测血压,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经12周治疗后2组UPDRS各项评分相对基线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普拉克索组UPDRS-Ⅰ(精神、行为和情感)评分、UPDRS-ⅣV(治疗的并发症)评分较吡贝地尔组评分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拉克索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泰舒达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和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克索或吡贝地尔与多巴丝肼合用治疗PD可获得较显著的近期疗效:在改善PD患者精神、行为和情感及运动波动并发症方面的疗效,普拉克索优于吡贝地尔。
郭仙忠吴钢王长连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
肿瘤患者化疗中帕诺洛司琼联合止吐方案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本文随机抽取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呕吐不良反应中使用过帕洛诺司琼的临床病例,对止吐方案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评价分析,以期为促进止吐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2012年出院诊断包含“肿瘤”...
曾大勇翁秀华郭仙忠韩文迪王飞羽
关键词:呕吐症状止吐药物
文献传递
基于群体药动学模型的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软件研制及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发基于建立的成人和老年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模型的万古霉素(vancomycin,VCM)个体化给药软件。方法:根据已建立的成人和老年VCM的PPK模型信息,运用MyEclipse、SQL Server、JRE等工具软件研发VCM给药软件。软件开发方案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以及软件维护和二次开发。结果:研制的VCM给药软件可实现感染患者信息输入和管理,软件通过接口调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软件,不仅能预测多种具体VCM给药方案下的血药浓度,供临床医师制定初始用药方案参考,而且能结合已有的血药浓度监测信息和贝叶斯反馈法更精准地预测血药浓度,辅助临床医师进一步优化给药方案。软件应用于VCM血药浓度解读,药师向临床做出剂量调整建议。采纳建议组患者复查的血药浓度均达到目标血药浓度范围。结论:本研究基于VCM的PPK模型研制的给药软件能快速方便地辅助成人和老年感染患者VCM的个体化给药。
郭仙忠林荣芳林玮玮
关键词: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个体化给药
中国老年患者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及个体化给药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本研究旨在构建中国老年患者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PK)模型,为中国老年患者提供个体化给药方案。前瞻性收集使用万古霉素的中国老年患者数据,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万古霉素稳态血药浓度,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合并用药、感染类型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信息。NONMEM(nonlinearmixed-effectsmodel)软件构建PPK模型,蒙特卡洛模拟法设计老年患者的万古霉素初始给药剂量表。研究发现开颅术后脑膜炎与肾小球滤过率是影响万古霉素清除率的主要协变量;并设计了万古霉素在老年开颅术后脑膜炎及非开颅术后脑膜炎患者中的初始给药剂量推荐表。本研究最终建立了能估算中国老年患者万古霉素个体清除率的PPK模型,为老年患者万古霉素的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张金张金林玮玮吴委郭仙忠黄品芳林新华王长连
关键词:老年患者群体药动学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
左旋多巴中国人群药动学模型的建立
2012年
目的:建立中国人群左旋多巴/苄丝肼复合制剂中左旋多巴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方法:前瞻性收集服用多巴丝肼片的帕金森病(PD)门诊患者稳态谷浓度97例102个血样和健康志愿者13例153个密集血样,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CD)法测定左旋多巴(LD)血药浓度。应用NONMEM软件进行群体药动学数据分析,Bootstrap重复抽样用于模型的内部验证。另收集20例PD患者22个血样点作为验证组进行模型外部验证,计算最简模型和最终模型对验证组的平均预测误差(MP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数据采用一房室模型拟合,年龄(AGE)对LD清除率有显著影响,性别(SEX)、体质量(WT)、给药剂量(TAMT)、合并用药不影响LD的药动学参数。LD的基础模型为:CL(CL/F)(L.h-1)=18.2×EXP[ETA(1)],V(V/F)(L)=48.4,ka(h-1)=2.13×EXP[ETA(2)];最终模型为:CL(CL/F)(L.h-1)=17.9×(55/AGE)0.59×(EXP[ETA(1)],V(V/F)(L)=47.5,ka(h-1)=2.14×EXP[ETA(2)]。CL、V、ka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17.9 L.h-1、47.5 L、2.14 h-1。Bootstrap重复抽样显示所建立的最终模型稳定、可靠,最终模型对验证组的MPE和MAE较最简模型有显著改善,显示模型有效,且有一定代表性。结论:根据患者的生理用药资料,结合上述模型,可估算个体药动学参数,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林玮玮王长连林翠鸿郭仙忠黄品芳刘亦伟吴钢
关键词:左旋多巴群体药动学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
本文将一些较新的证据、较早的高水平证据及最新的欧美指南进行整合,旨在提出有关重症急性期营养支持的临床实践建议。指出近期一些方法合理且有足够效力的随机对照研究未能提供明确的证据支持重症早期给予足量营养替代方案可以获得临床益...
郭仙忠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
临床药师参与1例再喂养综合征患者低磷血症治疗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再喂养综合征患者低磷血症药物治疗的作用。方法:通过对临床药师参与1例再喂养综合患者低磷血症治疗的病例分析,介绍临床药师协助医生完善治疗方案、指导用药等相关事项的过程和体会。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的建议...
郭仙忠赵彬王长连
关键词:再喂养综合征低磷血症临床药师
我院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规律. 方法:采用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监测,并以法国梅里埃公司VETEK-Ⅱ微生物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检测,回...
郭仙忠甘龙杰
关键词:抗菌药物病原菌血液培养耐药性
文献传递
群体药动学原理建立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的定时定量给药模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建立国人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建立定时定量给药的癫痫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方法:筛选国内多中心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和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的稳态谷浓度数据,建立适合神经内科癫痫患者个体化给药的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模型,利用建模中心外数据评价所建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建立了CBZ的PPK最终模型:Ka(h-1)=1.2,CL(CL/F)(L·h-1)=0.074×TAMTCBZ0.41×WT0.267×1.42(若合用苯妥因钠,否则为1)×1.18(若合用苯巴比妥,否则为1)×0.84(若年龄>65岁,否则为1),V(V/F)(L)=1.21×WT;VPA的PPK最终模型:Ka(h-1)=1.9,CL(CL/F)(L·h-1)=0.102×(WT/60)0.696×TAMTVPA0.197×1.36(若合用CBZ,否则为1)×1.25(若合用苯妥英钠,否则为1)×1.11(若合用苯巴比妥,否则为1),V(V/F)(L)=0.14×WT;其中,Ka为吸收速率常数,CL为表观清除率,V为表观分布容积,F为生物利用度,TAMTCBZ、TAMTVPA为CBZ、VPA的日剂量(mg·d-1),WT为体质量(kg)。经建模中心外数据验证,所建模型预测能力较强。建立的定时定量药学服务应用于临床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案例略)。结论:新临床药学服务有助于医疗团队提高抗癫痫治疗质量。
林玮玮王长连黄品芳王华燕焦正马春来郭仙忠刘亦伟
关键词:卡马西平丙戊酸群体药动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