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宁 作品数:87 被引量:295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化学工程 更多>>
玉米镰孢根腐病田间抗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2025年 为简单高效评价玉米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水平,建立了品种对镰孢根腐病田间抗性评价体系。首先以根埋法人工接种禾谷镰孢根腐病的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在5叶期调查各品种发病情况,以病情指数为指标对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结果进行抗性分级,建立田间抗性评价体系。利用该体系评价品种对拟轮枝镰孢、层出镰孢和尖孢镰孢3种根腐病的抗性水平,验证该体系在镰孢根腐病上的普适性。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结果可将玉米镰孢根腐病抗性划分为如下级别:病情指数≤15.0,高抗(HR);病情指数为15.1~20.0,抗病(R);病情指数为20.1~25.0,中抗(MR);病情指数为25.1~34.9,感病(S);病情指数≥35.0,高感(HS)。86份主栽品种中,高抗禾谷镰孢根腐病品种24份,占总品种的27.9%;抗性品种17份,占19.8%;中抗品种15份,占17.4%;感病品种26份,占30.2%;高感品种4份,占4.7%。86份主栽品种针对其他3种根腐病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对拟轮枝镰孢表现高抗的品种占23.3%,对层出镰孢表现高抗的品种占12.8%,对尖孢镰孢表现高抗的品种占24.4%,品种间抗感差异明显。以上结果说明,本研究建立的玉米根腐病田间抗性评价体系是切实可行的,准确地评价并确定了玉米主栽品种对不同根腐病的抗性水平,可为玉米选育根腐病抗性资源和大批量筛选抗性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郑晓娟 刘树森 孙华 郭宁 张海剑 石洁关键词:玉米 病情指数 玉米穗腐病病原菌新知镰孢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为明确引起玉米穗腐病病原菌的镰孢菌类型,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按照科赫氏法则(Koch's rule)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并从最适碳源、氮源、培养温度、pH、光照和致死温度等方面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玉米穗腐病的致病菌为新知镰孢(Fusarium andiyazi),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产孢最适碳源是半乳糖,最适氮源是酵母浸粉,生长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温度为30℃,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pH为7~12。菌株在任何光照条件下均能生长和产孢,其中连续光照条件促进分生孢子的产生。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65℃,孢子致死温度60℃。该结果为玉米穗腐病的防治和抗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孙华 郭宁 郑晓娟 石洁 张立荣 闫红飞关键词:玉米穗腐病 生物学特性 含吡唑醚菌酯成分种子处理悬浮剂的研制及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效评价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明确8.5%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和12%吡唑醚菌酯·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最佳配方,研制防治玉米茎腐病的高效、低毒种衣剂。[方法]采用湿式超微粉碎法制备了6个8.5%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样品和6个12%吡唑醚菌酯·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样品,通过种衣剂性能和质量检测确定最佳配方,并对最佳配方种衣剂进行室内安全性检测和田间茎腐病防效验证。[结果]8.5%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最优配方:吡唑醚菌酯5%,精甲霜灵1%,咯菌腈2.5%,YUS-FS30005%,YUS-DF1011.5%,BX 0.5%,稳定剂4%,黄原胶0.4%,消泡剂0.1%,8%PVA17885%,警戒色1%,水补足。12%吡唑醚菌酯·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最佳配方:吡唑醚菌酯10%,精甲霜灵2%,YUS-FS30005%,YUS-DF1012%,稳定剂4%,黄原胶0.3%,硅酸镁铝1%,消泡剂0.1%,8%PVA17885%,警戒色1%,水补足。这2个配方对玉米生长安全,同时对玉米茎腐病的田间防效均达到80%以上。[结论]开发的8.5%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和12%吡唑醚菌酯·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玉米茎腐病防效显著,为进一步开展玉米茎腐病的田间防治奠定了基础。 郭宁 王彦军 陈丹 董跃广 边强 于淑晶关键词:吡唑醚菌酯 茎腐病 玉米 聊城市仓储玉米籽粒霉烂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2019年 为了明确聊城市引起仓储玉米籽粒霉烂的病原菌种类,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54份样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优势病原菌为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其次为哈茨木霉复合种Trichoderma harzianum species complex,分离频率分别为31.48%和24.07%,其他病原菌如禾谷镰孢复合种F.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棘孢木霉T.asperell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A.flavus、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的分离频率分别为9.26%、1.85%、1.85%、5.56%、5.56%、14.81%和3.70%。基于11个哈茨木霉复合种分离物的EF-1α基因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分离到的均为非洲哈茨木霉T.afroharzianum。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非洲哈茨木霉是玉米穗腐病的致病菌且对玉米产量有一定影响。 孙华 郭宁 丁梦军 张海剑 石洁 刘树森关键词:病原菌 哈茨木霉 不同配方吡唑醚菌酯包衣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试验 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明确不同配方的吡唑醚菌酯种衣剂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最佳种衣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对茎基腐病主要病原菌效果,测定不同吡唑醚菌酯种衣剂对玉米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结果]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和吡唑醚菌酯+精甲霜灵包衣能有效的防治玉米茎基腐病,防效均达到80%以上。 郭宁 于淑晶 孙华 马红霞 边强关键词:吡唑醚菌酯 玉米茎基腐病 种衣剂 海南玉米穗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优势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9 2017年 为了阐明海南省玉米穗腐病病原菌的种类,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83份病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最终获得12种病原菌,包括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亚粘团镰孢(F.subglutinans)、木贼镰孢(F.equiseti)、新知镰孢(F.andiyazi)、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卵孢木霉(T.ovalisporum)、喙刚毛球腔菌(Exserohilum rostratum)、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其中,拟轮枝镰孢分离频率占65.06%,为优势种。以拟轮枝镰孢的EF-1α、histone 3和β-tubulin基因序列为基础进行多基因家系分析,以明确海南省与内陆部分省份不同菌株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海南省内菌株之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海南省和内陆省份菌株之间存在高频率的基因交流。 孙华 郭宁 石洁 张海剑 马红霞 刘树森关键词:玉米穗腐病 基因交流 一种拮抗玉米腐霉茎腐病原菌的非洲哈茨木霉Tr21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拮抗玉米腐霉茎腐病原菌的非洲哈茨木霉Tr21及其应用。非洲哈茨木霉Tr2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40325。非洲哈茨木霉Tr21... 郭宁 石洁 张海剑 刘树森 马红霞 孙华 郑晓娟一种检测玉米叶片中百草枯和敌草快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玉米叶片中百草枯和敌草快的方法,属于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包括甲醇、乙腈、乙醇和甲酸在内的组合溶剂对玉米叶片样品中的百草枯和敌草快进行提取,并选择乙二胺‑N‑丙基硅烷、石墨化碳黑、十八烷... 郑晓娟 石洁 陈秀叶 陈丹 张海剑 刘树森 郭宁 马红霞 孙华一种草地贪夜蛾微孢子虫CT-WB2022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地贪夜蛾微孢子虫CT‑WB2022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草地贪夜蛾微孢子虫CT‑WB2022。本发明在河北省行唐县玉米田间采集到草地贪夜蛾幼虫,经室内饲养2代,在生长出现异常状态的幼... 张海剑 石洁 孙雪莲 郝浩阳 刘树森 郭宁 陈颖基于判别分析的玉米茎腐病发生程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6 2020年 对河南省夏玉米区2003年-2018年玉米茎腐病发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制约茎腐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气象因素,采用判别分析法建立茎腐病发生的两阶段预测模型。应用2003年-2014年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利用2015年-2018年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第一阶段预测模型历史回代自身验证准确率为86%,交互验证准确率为79.1%;第二阶段自身验证准确率为83.7%,交互验证准确率为76.7%。应用2015年-2018年数据进行测试,第一阶段预测准确率75%,第二阶段预测准确率85%。说明利用判别分析建立玉米茎腐病流行模型是可行的。 张家齐 张毅 石洁 张笑晴 郭宁 张海剑关键词:玉米茎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