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海明

作品数:27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理学
  • 4篇电子电信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6篇扫描隧道显微...
  • 4篇原子力显微镜
  • 4篇SPM
  • 3篇电化学
  • 3篇电化学池
  • 3篇针尖
  • 3篇物性
  • 3篇晶体
  • 3篇分子
  • 3篇STM
  • 3篇GRAPHE...
  • 2篇电路
  • 2篇亚波长
  • 2篇亚波长结构
  • 2篇原子
  • 2篇扫描探针显微...
  • 2篇偏振
  • 2篇偏振状态
  • 2篇碲合金
  • 2篇吸波

机构

  • 2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7篇郭海明
  • 18篇高鸿钧
  • 10篇王业亮
  • 7篇刘虹雯
  • 5篇杜世萱
  • 5篇申承民
  • 5篇时东霞
  • 4篇戴福隆
  • 4篇谢惠民
  • 3篇肖文德
  • 3篇方岱宁
  • 3篇李俊杰
  • 3篇刘战伟
  • 3篇武旭
  • 3篇陈辉
  • 2篇尚海霞
  • 2篇林晓
  • 2篇刘奇
  • 2篇季威
  • 2篇张余洋

传媒

  • 4篇物理学报
  • 3篇物理
  • 2篇光学技术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实验力学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2003年纳...
  • 1篇中国真空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扫描探针显微学中的云纹方法被引量:6
2003年
在扫描探针显微镜 (SPM)的扫描过程中 ,由SPM的扫描线与物质表面周期性晶格结构进行干涉可以形成纳米云纹图像 .采用高取向热解石墨 (HOPG)和云母作为试件 ,分别对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和原子力显微镜 (AFM)云纹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 .SPM纳米云纹法在纳米测量和表征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郭海明刘虹雯王业亮谢惠民戴福隆高鸿钧
关键词: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光学测量
功能纳米结构的组装和物性调控
2008年
功能纳米结构的组装与物性调控是纳米电子器件前沿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我们实验室在纳米自组装结构和物性调控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对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成像机制和针尖功能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选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来实现功能分子在金属单晶基底上的可控自组装,形成各种自组装有序结构,通过磁性分子吸附构型的改变来实现对金属表面上单分子自旋态的量子调控.
郭海明王业亮杜世萱时东霞申承民高鸿钧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自组装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纳米云纹法及相移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本文提出了应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纳米云纹法的测量面内位移的原理.测量中,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探针扫描线作为参考栅,物质原子晶格栅结构作为试件栅,由这两组栅线干涉形成云纹进行纳米级变形测量.同时,利用PZT控制载物台使试件沿栅线的垂直方向移动,来实现从0到2π的四步相移.文中对扫描隧道显微镜纳米云纹的形成原理和测量方法以及相移技术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并运用该方法对高纯定向裂解石墨(HOPG)的纳米级变形虚应变进行了测量研究.
谢惠民刘战伟尚海霞郭海明方岱宁戴福隆高鸿钧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相移
功能纳米量子结构的组装与物性调控
高鸿钧杜世萱申承民王业亮林晓高利程志海杨天中胡亦斌季威张余洋刘奇刘飞时东霞郭海明
研究目的:“功能纳米量子结构的组装与物性调控”主要以原子、分子或其聚集体为基本单元,研究其组装机制,构造并调控纳米量子结构,并实现对其物理性质的可控调制,追求功能化,为未来功能纳米量子器件的构建奠定基础。主要科学发现:利...
关键词:
关键词:量子器件组装方法
用SPM研究晶体表面结构以及Si(111)表面Ge的生长
该论文采用两种重要的SP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对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包括两种氨基酸晶体表面的分子结构、晶体表面的SPM纳米云纹方法以及Ge在Si(111)-7×7表面的初期生长等...
郭海明
关键词:L-丙氨酸
文献传递
Modulation of Fermi Velocities of Dirac Electrons in Single Layer Graphene by Moiré Superlattice
郭海明
轴向应变导致柔性电路的裂化研究
2003年
本文研究了在柔性塑料衬底上的均匀的无定形Si和SiNx 薄膜的裂化规律。结果表明 ,在单轴向拉力应变下 ,虽然衬底仍保持完整 ,但是半导体薄膜破裂为直的并行的阵列。当应变大于一个临界值后 ,裂纹的密度成线性增长。
刘虹雯郭海明王业亮高鸿钧刘盛Kamgar AGleskova HWagner S
关键词:柔性电路轴向应变裂化半导体薄膜原子力显微镜
低维原子/分子晶体材料的可控生长、物性调控和原理性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介绍了高鸿钧课题组在物理所20年来的部分代表性工作.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低维纳米功能材料的分子束外延可控制备、生长机制、物性调控及其在未来信息技术中的原理性应用.从材料的可控制备入手,结合第一性原理的理论计算,阐明材料生长机制和结构与物性的关系,进而实现物性调控和原理性应用.主要内容有:1)纳米尺度"海马"分形结构的形成及其生长机制;2)STM分辨率的提高及最高分辨Si(111)-7×7原子图像的获得;3)固体表面上功能分子的吸附、组装及其机制;4)稳定、重复、可逆的纳米尺度电导转变与超高密度信息存储;5)固体表面上单分子自旋态的量子调控及其原理性应用;6)原子尺度上朗德g因子的空间分辨及其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发现;7)晶圆尺寸、高质量、单晶石墨烯的制备及原位硅插层绝缘化;8)几种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可控构筑及其物性调控;9)"自然图案化"的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及其功能化.这些工作为低维量子结构的构造、物性调控及其原理性应用奠定了基础.
黄立李更张余洋鲍丽宏张余洋鲍丽宏王业亮郇庆申承民杜世萱林晓
关键词:低维纳米结构功能分子
一种制备金属针尖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磁性金属针尖和控制其曲率半径的装置及方法,其步骤包括:(1)提供一待制备磁性金属丝;(2)将待制备金属丝一端浸入电化学池的电解液液面下,一端与控制电路正极端相连;(3)闭合开关,所述控制电路的恒流恒压...
陈辉武旭郭海明肖文德高鸿钧
Graphene on Ru(0001):A Template and Buffer Layer for Molecular Assembly and Observation
Recently,the graphene monolayers have been found to adopt a superstructure- moirépattern-on Ru(0001).By using ...
郭海明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