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立玮

作品数:475 被引量:1,949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3篇期刊文章
  • 63篇专利
  • 60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7篇医药卫生
  • 94篇化学工程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60篇中药
  • 70篇陶瓷
  • 68篇陶瓷膜
  • 53篇水提
  • 52篇提液
  • 50篇水提液
  • 49篇膜分离
  • 41篇药水
  • 41篇中药水
  • 39篇中药水提液
  • 38篇精制
  • 37篇解毒
  • 35篇无机陶瓷
  • 35篇无机陶瓷膜
  • 34篇解毒汤
  • 34篇黄连
  • 32篇黄连解毒
  • 32篇黄连解毒汤
  • 28篇挥发油
  • 26篇通量

机构

  • 471篇南京中医药大...
  • 28篇陕西中医药大...
  • 14篇南京工业大学
  • 9篇中国药科大学
  • 7篇上海大学
  • 7篇广州中国科学...
  • 6篇东南大学
  • 5篇南京市大厂医...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 4篇江苏省药品不...
  • 3篇青岛科技大学
  • 3篇南京化工大学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3篇南通市第一人...
  • 3篇药物研究所有...
  • 3篇广州南沙资讯...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邮电大学

作者

  • 473篇郭立玮
  • 136篇朱华旭
  • 97篇潘林梅
  • 81篇李博
  • 76篇付廷明
  • 44篇樊文玲
  • 31篇潘永兰
  • 27篇金万勤
  • 27篇董洁
  • 22篇刘陶世
  • 22篇沈强
  • 22篇陆瑾
  • 21篇文红梅
  • 19篇彭国平
  • 17篇林瑛
  • 17篇吴勉华
  • 17篇李玲娟
  • 17篇黄敏燕
  • 16篇陈峰
  • 15篇詹秀琴

传媒

  • 48篇中草药
  • 47篇南京中医药大...
  • 34篇中国中药杂志
  • 21篇中成药
  • 20篇膜科学与技术
  • 19篇中国实验方剂...
  • 15篇时珍国医国药
  • 14篇中药新药与临...
  • 14篇现代中药研究...
  • 12篇中国中医药信...
  • 8篇化工时刊
  • 6篇2008南京...
  • 6篇第五届全国医...
  • 5篇中国医药工业...
  • 5篇中药材
  • 5篇世界科学技术...
  • 5篇药学与临床研...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药学学报
  • 4篇华西药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20
  • 16篇2019
  • 4篇2018
  • 17篇2017
  • 23篇2016
  • 21篇2015
  • 24篇2014
  • 17篇2013
  • 41篇2012
  • 34篇2011
  • 45篇2010
  • 34篇2009
  • 30篇2008
  • 17篇2007
  • 29篇2006
  • 24篇2005
  • 10篇2004
  • 20篇2003
  • 21篇2002
4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Hermia模型的中药鞣质模拟体系的膜过程污染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中药鞣质模拟体系的膜过程污染机制。方法以中药水提液中的鞣质和小分子药效物质(小檗碱、栀子苷)组成的模拟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模拟溶液的膜过程通量、共性高分子物质去除率、小分子药效物质透过率等指标,借助Hermia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对于鞣质模拟溶液、鞣质+小檗碱+栀子苷模拟溶液,其膜通量变化和滤饼过滤模型拟合程度较高。滤饼层的形成是其通量降低和膜污染的主要原因。滤饼层的存在使得小檗碱和栀子苷透过率(分别为67.63%和87.55%)并不理想。结论 Hermia数学模型可以作为研究中药提取液膜污染机制的重要手段,滤饼层的形成和存在可能是中药提取液膜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
李博彭静郭立玮彭静
关键词:无机陶瓷膜膜过程污染机制中药鞣质栀子苷
不同方法提取荜茇挥发油的GC/MS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水蒸气蒸馏法(SD)和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所提取的荜茇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两种方法所提取的挥发油在外观,得率,化学成分及含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用SFE-CO2法提取的挥发油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是荜茇挥发油提取的理想方法。
张裕强郭立玮刘史佳杨臻峥曹晨晓
关键词:荜茇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
一种实热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热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涉及中医动物模型领域。所述实热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将大鼠连续灌胃黄芪党参提取物后皮下注射松节油,得到实热证动物模型。本发明提供的实热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实热证动物模型血液...
张启春朱华旭郭立玮钱智磊刘蒙竹
文献传递
无机陶瓷膜微滤耦合超声澄清痹通药酒提取液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无机陶瓷膜微滤耦合超声技术在痹通药酒澄清过滤中的应用。方法以膜渗透通量、膜污染阻力分布等为指标,考察间歇超声、连续超声与未耦合超声在痹通药酒澄清滤过中的差异,进而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连续超声可显著增强膜的渗透性能,渗透通量高达173 L/(m2.h),通量提高率31.6%,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膜污染阻力,尤其对膜表面沉积层,降幅达50%以上。一定范围内,超声对膜过程的强化与操作压力呈正比,与操作温度呈反比。结论陶瓷膜微滤过程耦合超声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膜分离手段。
潘林梅黄敏燕郭立玮
关键词:痹通药酒超声
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清肺口服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清肺口服液制剂,它是由炙麻黄、生石膏、苦杏仁、葶苈子、桑白皮、前胡、僵蚕、丹参、虎杖、拳参等中草药组成,其制备方法是苦杏仁碾碎后蒸馏,收取蒸馏液,余药合并苦杏仁渣,水煎二次后浓缩加乙醇...
汪受传韩新民李江全任现志达庆国郭立玮刘陶世
文献传递
ZrO_2陶瓷膜精制增液复方水提液的膜过程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ZrO2陶瓷膜澄清增液汤复方水提液的膜过程,进一步优化膜工艺参数。方法:从微滤通量、指标性成分透过率、固含物去除率等角度考察不同孔径的ZrO2膜对微滤过程的影响,同时为了能精确观察指标性成分透过率的动态变化,将实验设为分多次取样。结果:对于增液汤复方水提液,0.2μ ZrO2微滤膜较为适用。其渗透通量衰减较平缓,最终的稳定通量达到172.8L/(m2·h);指标性成分透过率在微滤中期略有波动,但其平均透过率达96.5%;固含物去除率为20%左右。结论:充分掌握中药水提液复杂微滤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对提高通量、成分透过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黄敏燕潘林梅郭立玮
关键词:陶瓷膜指标性成分
草果等4种中药含油水体模拟体系物化参数与超滤过程膜通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索中药含油水体模拟体系物化参数与超滤过程膜通量的相关性。方法:以草果等4味中药含油水体模拟体系为实验对象,在最佳膜工艺条件下进行油水分离,采集膜通量及原液、渗透液的物化参数,利用SPSS等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膜分离显著改变了含油水体的理化性质,导致电导率和浊度降低、pH升高;物化参数也显著影响膜过程,其通量随电导率、pH、浊度和黏度的不同而变化。结论:草果等4味中药含油水体模拟体系的物化参数与其超滤过程膜通量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沈洁韩志峰郭立玮樊文玲
关键词:中药挥发油膜通量
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意义被引量:32
2002年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战略的重中之重 ,其本质是寻找一种可以发挥综合药理作用的特殊的化学药物整体 ,以煎服的汤剂为主的中药剂型表现了水溶性成分的重要性 .无机陶瓷膜技术因其耐高温、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 ,可在基本保持水提取这一传统工艺的基础上 ,依据中药有效成分的分子量特征 ,对中药及其复方进行“集群筛选” ,既符合中医药理论的核心“整体观念” ,又与当今药学学科前沿“天然组合化学库”研究思路不谋而合 .
郭立玮金万勤
关键词:无机陶瓷膜中药药效物质
糖渴清复方水提液微滤过程中陶瓷膜污染研究
本文考察了孔径为0.2μm的AL2O3陶瓷膜微滤糖渴清复方水提液过程中过滤阻力,同时对该复方水提液中淀粉、蛋白质等四大高分子进行了含量测定,以及对污染膜表面沉积层的组成物质作了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及其在水环境条件下的粒...
樊文玲郭立玮林瑛
关键词:陶瓷膜
文献传递
中药膜分离领域的科学与技术问题被引量:54
2003年
从分离的物质基础、分离的目标及可用于分离的性质等方面 ,探讨中药复杂体系的膜分离科学与技术问题 。
郭立玮
关键词:中药膜分离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