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章新

作品数:35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领域

  • 20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1篇复合材料
  • 21篇复合材
  • 11篇合板
  • 11篇层合板
  • 8篇复合材料层
  • 8篇复合材料层合...
  • 7篇纤维缠绕
  • 7篇力学性能
  • 7篇力学性
  • 6篇石墨
  • 6篇石墨烯
  • 5篇纳米
  • 5篇纳米管
  • 5篇含孔复合材料...
  • 5篇缝合补强
  • 4篇应力
  • 4篇有限元
  • 4篇有限元模拟
  • 4篇数值模拟
  • 4篇纤维缠绕复合...

机构

  • 23篇太原理工大学
  • 14篇西北工业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电力高等...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35篇郭章新
  • 13篇李永存
  • 11篇韩小平
  • 7篇朱西平
  • 6篇栾云博
  • 5篇王志勇
  • 4篇支希哲
  • 4篇李金强
  • 4篇王彬
  • 3篇郭美卿
  • 3篇崔俊杰
  • 3篇沈创石
  • 2篇高海峰
  • 2篇韩志军
  • 2篇朱明
  • 2篇赵翔
  • 2篇赵聃
  • 2篇李媛媛
  • 2篇李征
  • 2篇秦晨

传媒

  • 5篇复合材料学报
  • 3篇高压物理学报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材料导报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机械强度
  • 1篇航空制造技术
  • 1篇材料工程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 1篇电网与清洁能...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4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考虑纤维束交叉起伏时缠绕复合材料刚度的计算方法
2012年
纤维缠绕过程会在局部区域形成纤维束的起伏、交织,文章针对起伏区域纤维束的非正交性交织的特点,提出一种缠绕复合材料刚度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给出了起伏区域内有效刚度矩阵、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等效刚度的计算步骤。采用该计算方法,讨论了不同缠绕角及不同缠绕顺序对缠绕复合材料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纤维束的起伏、交织之后,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的刚度发生改变,特别是耦合刚度的变化更明显;缠绕角和缠绕顺序对拉伸刚度A和弯曲刚度D的影响不大,但对耦合刚度B的影响明显。
韩小平郭章新朱西平支希哲
关键词:缠绕角
一种高熵合金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熵合金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熵合金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可综合利用高熵合金和碳纤维两者的优良性能有效提高复合结构的抗拉、抗压等力学性能,...
郭章新马胜国崔俊杰李永存王志勇
文献传递
缠绕图型对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有限元模拟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结构中存在纤维束交叉起伏和铺层走向交替的特点,建立了一种分析缠绕图型对缠绕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影响的有限元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考虑纤维束交叉起伏和铺层走向交替后缠绕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并且研究了缠绕图型对缠绕圆柱壳屈曲临界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层合板模型计算得到的圆柱壳的应力分布比较均匀;考虑纤维束交叉起伏和铺层走向交替后,缠绕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应力不再均匀分布,应力云图出现规则分布的菱形图案,在菱形区域中纤维交叉起伏和铺层走向交替处的应力有明显的波动。本实验有限元模型中的菱形特征单元可以反映缠绕复合材料纤维交叉起伏和铺层走向交替的实际情况。
郭章新郭美卿李金强韩小平
关键词: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有限元方法应力屈曲
微波调控石墨烯-碳纳米管协同增强聚氨酯损伤自修复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首先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出石墨烯-碳纳米管(G-CNT)/聚氨酯(TPU)复合材料,然后通过拉伸实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来考察该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微波自修复特性,并从力学及材料与微波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角度对其拉伸强度增强和微波修复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拉伸强度方面,与单一的石墨烯或CNT增强TPU相比,G-CNT之间形成的协同效应使TPU拉伸强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当石墨烯和CNT的质量比为3∶1时,G-CNT/TPU抗拉强度较纯TPU提高了67%,较G/TPU提高了18%,较CNT/TPU提高了25%;在材料裂纹的微波修复方面,石墨烯和CNT之间的协同效应使TPU材料自修复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当石墨烯和CNT的质量比为3∶1时,G-CNT/TPU修复效果达到最高值117%.
申亚茹栾云博李永存韩志军郭章新
关键词:碳纳米管石墨烯聚氨酯自修复
一种石墨烯柱和碳纳米管纤维增强SiCN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石墨烯柱和碳纳米管纤维增强SiCN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可解决现有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低的问题,该制备方法利用真空过滤法制得石墨烯柱和碳纳米管纤维增强二维编织纤维布,以聚硅氮烷溶...
郭章新赵聃李永存王志勇栾云博
文献传递
孔口缝合补强复合材料层合板渐进损伤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孔口缝合补强复合材料层合板,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含孔口缝合补强复合材料的渐进损伤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了不同缝合参数情况下的破坏载荷,数值结果和实验吻合较好,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拉伸载荷情况下,模拟不同缝合参数下不同铺层的孔边损伤情况,发现不同缝合参数对层合板纤维损伤的影响与铺层角度密切相关。结果显示缝合补强后,层合板的损伤过程有明显的推迟,特别是双缝合情形下推迟的程度尤为显著。
沈创石韩小平郭章新王彬
关键词:缝合补强
三维整体中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三维整体中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夹芯结构材料,是将芯材和上下面板交织连接在一起,芯材和面板构成一个整体。三维整体中空复合材料的面板与芯材为一体结构且一次固化成型,因此具有优异的抗分层、抗冲击、高损伤容限等性能。研究三维整体中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其结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详细介绍了三维整体中空复合材料的平压性能、侧压性能、剪切性能、弯曲性能等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以后的发展提供研究方向。
郭章新郭章新崔俊杰朱明崔俊杰李永存朱明
关键词:平压性能剪切性能
一种变驱动多尺寸高效率多束纤维螺旋同步缠绕设备
本发明属于纤维缠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驱动多尺寸高效率多束纤维螺旋同步缠绕设备,包括机架、多束导丝头径向伸缩机构、多束导丝头径向伸缩机构,多束导丝头径向伸缩机构、多束导丝头径向伸缩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多束导丝头径...
梁建国赵润田郭章新刘江林高海峰赵晓冬
文献传递
表面带金属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数值模拟被引量:6
2021年
使用Abaqus/Explicit建立表面带金属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和复合材料裸板低速冲击有限元模型,与已有文献对比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对复合抗弹结构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采用Johnson⁃Cook本构关系模拟铝合金和钛合金层的力学行为,选用Hashin准则对复合材料层内损伤进行失效判断,用二次应力准则来模拟粘结层Cohesive单元的层间失效。结果表明,相同铺层与冲击能量下,表面带铝合金层合板对内部纤维的保护性能优于表面带钛合金层合板,表面带钛合金层合板的抗冲击性能优于复合材料裸板;[§/0°/90°/0°/90°/0°]s铺层层合板的抗冲击性能优于[§/-45°/90°/0°/45°/-45°]s铺层层合板的抗冲击性能;在子弹刚冲破层合板与子弹完全离开层合板阶段,表面带铝合金层合板对子弹动能吸收率最大。
崔俊杰郭章新郭章新李永存朱明杨强
关键词: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铺层顺序
复合材料层合板在不同温度场中的热屈曲行为被引量:6
2016年
基于经典冯·卡门(Von Karman)平板理论,运用哈密顿(Hamilton)原理,分别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均匀温度场下和非均匀温度场下的热屈曲行为进行研究,并探讨层合板的边界条件对临界屈曲温度的影响。利用ANSYS软件模拟获得了与MATLAB软件相一致的数值结果,验证了本文理论和程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均匀温度场下,层合板的临界屈曲温度与其边界条件和铺层角度密切相关;非均匀温度场下,层合板的临界屈曲温度受温度分布、振动模式和边界条件的影响。
田新鹏李金强郭章新韩志军
关键词:层合板热屈曲温度分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