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莉萍

作品数:17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6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近红外
  • 7篇光谱
  • 7篇红外
  • 5篇近红外光
  • 5篇近红外光谱
  • 5篇红外光
  • 5篇红外光谱
  • 3篇短串联重复
  • 3篇短串联重复序...
  • 3篇重楼
  • 3篇甾体
  • 2篇电路
  • 2篇电路板
  • 2篇盐酸
  • 2篇盐酸溴己新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印制电路
  • 2篇印制电路板
  • 2篇皂苷

机构

  • 16篇重庆科技学院
  • 12篇苏州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市环境保...

作者

  • 17篇郭莉萍
  • 12篇谢洪平
  • 4篇陈双扣
  • 4篇朱建芳
  • 4篇陈雨
  • 3篇鲁辉
  • 3篇印洁红
  • 2篇徐容
  • 2篇豆兴茹
  • 2篇张经硕
  • 2篇蒋雪
  • 2篇葛芝莉
  • 2篇任丽
  • 1篇彭雪梅
  • 1篇曾咺
  • 1篇石晓刚
  • 1篇罗光
  • 1篇汪雪娇
  • 1篇吴再珍
  • 1篇李丹

传媒

  • 4篇常熟理工学院...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科技信息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材料保护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自动化与仪器...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发光学报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红外光谱结合支持向量机对STR基因座的化学模式识别分型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结合支持向量机(SVM)模式识别原理建立了微卫星(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分型方法。以D16S539基因座的10-10、10-11和11-11 3种不同基因型为例,研究了包含该多态性位点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条件和NIRS检测条件,建立了标准化扩增条件和检测条件,以此条件获得了基因分型的标准物及其标准NIRS。以标准光谱为识别变量,建立该3类基因型的SVM判别模型,有效地克服了光谱共线性,并对少样本数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模型预测率100%。该方法不需任何检测前处理,而只需一步PCR扩增和NIRS检测即可实现STR分型,具有简单、快速、低成本等优点。
郭莉萍徐容任丽何晓丽姚敏贺华兰谢洪平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支持向量机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型
酸性氯化铜蚀刻液原理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介绍了印制电路板制造过程中的酸性氯化铜蚀刻液。并对其蚀刻原理和影响蚀刻速率的因素进行了阐述。
陈双扣郭莉萍朱建芳李丹王月
关键词:印制电路板蚀刻
重楼皂甙提取工艺优化与近红外光谱在线质量控制被引量:26
2006年
以滇重楼的根茎为实验材料,重楼甾体总皂甙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运用L16(45)正交试验,考察了皂甙浸出过程中的浸泡时间、乙醇浓度、超声剂量、粗粉质量与浸泡用乙醇体积之比4个因素在4个水平下的工艺过程,筛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粗粉(0·45mm粒径)用30%的乙醇溶液浸泡36h后,超声30min,粗粉质量与(浸泡)乙醇的体积比1∶15为最佳提取条件,重楼甾体总皂甙的提取率为9·50%。以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为在线监控手段,利用模式识别方法对AB-8树脂分离精制过程中的吸附、杂质洗脱和甾体总皂甙解吸洗脱等工艺过程进行了在线质量监控方法研究,建立了优化的质量可控的分离纯化方法。
蒋雪张经硕邱敏谢洪平郭莉萍
关键词:滇重楼甾体皂甙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化学模式识别
利用聚丙烯酸钠-Nafion混合膜增强三联吡啶钌掺杂SiO_2纳米粒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及其生物标记被引量:5
2016年
对于三联吡啶钌(Ru(bpy)_3^(2+))掺杂的SiO_2纳米粒,以聚电解质聚丙烯酸钠和成膜物质Nafion的混合液对纳米粒进行包覆,制备了聚丙烯酸钠和Nafion混合膜包覆的电化学发光(ECL)纳米粒。结果表明:混合膜包覆的纳米粒,相对于Nafion膜的ECL信号增强了13倍。同时,混合膜表面可交换阳离子显著增加,能够通过离子交换固载大量的Ru(bpy)_3^(2+),纳米粒的ECL信号可进一步增强约3倍。混合膜还具有另外一个显著的优势,即通过混合膜的疏水相互作用可以方便地标记生物大分子,标记抗体仍然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
陈哲豆兴茹葛芝莉郭莉萍谢洪平
关键词:信号增强聚丙烯酸钠生物标记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复方氯丙那林溴己新胶囊的3种有效成分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建立复方氯丙那林溴己新胶囊3种有效成分的快速同时测定方法。方法: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3种有效成分的多元校正模型。结果:3种有效成分盐酸氯丙那林、盐酸溴己新和盐酸去氯羟嗪的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6,0.9986,0.9986;回收率分别为97.80%~100.78%.98.65%~103.96%,98.12%~100.34%。结论: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快速同时测定。
谢洪平徐乃玉李一林陈雨郭莉萍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法盐酸溴己新
复方氯丙那林质量检控的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
2010年
基于近红外光纤漫反射技术,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复方氯丙那林胶囊的三种药效成分盐酸氯丙那林、盐酸溴己新和盐酸去氯羟嗪的快速同时测定方法。所建立的盐酸氯丙那林、盐酸溴己新和盐酸去氯羟嗪的定量分析多元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99.7%、99.4%和99.0%,校正集的均方根残差分别为0.028、0.145和0.250,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55、0.120和0.210。由于该方法是在不经任何预处理的情况下的光纤快速同时分析,因此可用于复方氯丙那林的过程质量控制。
印洁红顾晓红鲁辉郭莉萍谢洪平
关键词:偏最小二乘法盐酸溴己新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粒子在Cu(110)表面的吸附行为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量子力学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电路板生产图形电镀后Cu(110)的表面和吸附了Cu^(2+)、Sn^(2+)与Pb^(2+)及其相应原子的Cu(110)c(2×1)表面的原子结构,得各种参数。再计算上述离子或原子在Cu(110)表面的穴位位置吸附后的吸附能量,并求出吸附后各吸附体系的轨道布居数和态密度分析。结果表明:比吸附原子,3种离子的吸附能都较低,易吸附在Cu(110)表面,都是电路板中引起电迁移的主要因素。同时态密度计算表明:在Cu(110)c(2X1)表面的吸附结构下,吸附的Cu^(2+)和金属衬底之间的结合,是由于最表层Cu价电子和Cu^(2+)的3p态电子的相互作用;吸附的Pb^(2+)和金属衬底之间的结合,是由于最表层Cu价电子和Pb^(2+)的5p态电子的相互作用。
陈双扣朱建芳郭莉萍何柏梁华民罗光
关键词:态密度
基于均匀设计优化重楼皂苷提取工艺被引量:5
2008年
基于均匀设计实验,对重楼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以重楼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选用U8(85)为均匀设计实验方案,考察了加热回流时间、提取液乙醇浓度、浸泡时间及提取次数对重楼总皂苷提取的影响.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粗皂苷进行吸附、除杂和洗脱,收集洗脱液,并用HPLC对洗脱液进行含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2g滇重楼粗粉(40目)用40%的乙醇浸泡30小时后,加热回流20m in,抽滤,药渣再重复加热回流7次,合并滤液,减压蒸馏,得粗皂苷浓缩液.
郭莉萍陈雨邹卉瑜谢洪平
关键词:重楼甾体皂苷均匀设计高效液相色谱
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方法同时测定复方磺胺甲唑片的两种有效成分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建立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的两种有效成分磺胺甲口恶唑(SMZ)和甲氧苄啶(TMP)的快速同时测定方法。方法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利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该复方中SMZ和TMP的定量分析多元校正模型。结果对于所建立的SMZ与TMP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与100.00%;校正集残差分别为:0.0163与0.008 36;预测均方差分别为:0.156与0.0815。结论本方法在样品不经任何预处理的情况下,实现了该制剂的两种有效成分SMZ和TMP的简单、快速、两组分同时准确测定。
陈雨张经硕蒋雪赵大将谢洪平郭莉萍
关键词:甲氧苄啶谱学近红外线
十全大补汤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谱图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基于HPLC方法,本文研究了十全大补处方乙醚萃取液的HPLC指纹谱图和提取工艺稳定性的表征指标。发现了5个色谱峰能够较为稳定地出现在所测样本的色谱图中,它们表现出了相同或极其相近的相对保留时间,因此可以作为指纹谱图的良好的定性特征。对全光谱分别以均值光谱和中位数光谱为标准进行相似性评价,其相关系数和相合系数均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大多数表现出85%以上的相似度。表明本文方法可以较为理想地用于复方提取物的质量评价和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
郭嘉伟石晓萍印洁红郭莉萍谢洪平
关键词:十全大补汤指纹图谱HPLC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