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子宫
  • 5篇子宫内膜
  • 5篇内膜
  • 5篇宫内
  • 5篇宫内膜
  • 4篇妊娠
  • 3篇细胞
  • 3篇腺癌
  • 3篇腹腔
  • 2篇血管
  • 2篇血清
  • 2篇受体
  • 2篇输卵管
  • 2篇输卵管妊娠
  • 2篇凝血
  • 2篇气腹腹腔镜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无气腹
  • 2篇无气腹腹腔镜
  • 2篇卵巢

机构

  • 11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解放军白求恩...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 1篇衡水市第四人...
  • 1篇武警8640...
  • 1篇河北省保定市...
  • 1篇通辽市中医院

作者

  • 14篇阎华
  • 3篇关宏
  • 3篇张丽娜
  • 2篇徐春林
  • 2篇陈素琴
  • 2篇何向群
  • 2篇刘萌
  • 1篇高新萍
  • 1篇高新萍
  • 1篇张娜
  • 1篇段小令
  • 1篇吴文新
  • 1篇范士英
  • 1篇孙燕茹
  • 1篇沈鸿敏
  • 1篇尹桂然
  • 1篇孙莉
  • 1篇左绪磊
  • 1篇张玉敏
  • 1篇刘岩平

传媒

  • 3篇生殖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肿瘤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母胎界面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被引量:15
2003年
阎华王爱华王华芝沈鸿敏
关键词:自然流产蜕膜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
无气腹腹腔镜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无气腹腹腔镜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2月份以来行无气腹腹腔镜卵巢良性畸胎瘤剥除术患者21例,其中双侧畸胎瘤患者1例;患者平均年龄29.8±5.39 (25-43)岁,...
陈素琴刘萌徐春林阎华何向群
关键词:无气腹腹腔镜腹腔镜畸胎瘤剥除术
文献传递
血清标记物对输卵管妊娠及其类型的预测价值
2006年
孙莉阎华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生物学标记
磷脂酰肌醇-3激酶δ的表达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δ的表达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GD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66例,其中正常孕妇44例为NGT组、GDM孕妇122例为GDM组,测量并记录两组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并计算BMI指数;采集孕妇的血液样品并收集血液中的白细胞,通过生化实验检测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FIN)、胆固醇、C反应蛋白(CRP)、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指标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B)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RT-PCR方法检测PIK3CD mRNA在白细胞内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孕周、BMI值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HDL-C含量明显低于NGT组,空腹1 h和2 h后的葡萄糖浓度(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均明显高于NGT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TC)、CRP、HOMA-IR以及HOMA-B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白细胞内的PIK3CD mRNA是NGT组的1.92倍。结论:GDM患者白细胞内的PIK3CD过量表达可引起HDL-C含量减少,并导致血糖浓度增加。
邢彦彦阎华李金枝段小令左绪磊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MRNA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Bim和p21 WAF1/CIP1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Bim和p21 WAF1/CI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和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Bim和p21 WAF1/CIP1的表达。结果Bim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的表达分别为86.7%、60%、43.3%,p21 WAF1/CI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的表达分别为83.3%、56.7%、46.7%。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组、异位内膜组中,Bim和p21 WAF1/CIP1均呈正相关。结论Bim和p21 WAF1/CIP1的凋亡与增殖作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中起相互促进作用。
陈凤玲赵明彦孙菊英阎华邵艳新
关键词: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BIMP21WAF1/CIP1
IGF-2及其受体在不同分化程度的Ⅰ型子宫内膜腺癌的表达
2010年
目的:检测不同分化程度的Ⅰ型子宫内膜腺癌中IGF-2及其相应受体(IGF-1R和IGF-2R/M6P)蛋白的表达,探讨3因子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法检测30例Ⅰ型子宫内膜腺癌(按病理分级不同分为高分化17例、中分化7例、低分化6例)组织中IGF-2、IGF-1R和IGF-2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IGF-2、IGF-1R的过阳性表达在Ⅰ型子宫内膜腺癌不同病理分级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且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表达增强。②IGF-2R的阳性表达与过阳性表达在Ⅰ型子宫内膜腺癌不同病理分级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GF-2R阳性表达下调与IGF-2及IGF-1R的异常高表达在Ⅰ型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GF-2及IGF-1R的过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
张丽娜关宏阎华张娜孙燕茹
关键词:IGF-1R
新生儿VitK营养状况的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为了通过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PIVKA- ) ,研究足月新生儿 Vit K的营养状况 ,对 96例健康的足月新生儿脐血 ,采用针对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PIVKA- )的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进行了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检测。结果 :96例新生儿脐血标本中 2 4例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PIVKA- )阳性 ,检测值高于 0 .15 AU/ ml,阳性率是 2 5 %。范围 0 .170~ 8.86 0 AU/ ml。大约有 2 5 %的新生儿处于 Vit K缺乏状态。
张会丰阎华田秀巧安秀书刘岩平范士英Julia HarveyMartin J Shearer陈连元
关键词: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ELISA
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IGF-1R和IGF-2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检测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和IGF-2R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M6P/IGF-2R在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对照组)20例、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腺癌组)30例组织中IGF-1R和IGF-2R的表达情况。结果:IGF-1R在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过阳性表达,高于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P=0.006)。IGF-2R在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总阳性表达与过阳性表达,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值分别为0.043和0.000)。结论:IGF-2R阳性表达的下调以及IGF-1R的异常高表达在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张丽娜关宏阎华周柄娟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受体受体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抢救体会被引量:1
2006年
曹耀辉阎华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抢救体会产科孕产妇死亡母婴病死率DIC
早期异位妊娠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5年
异位妊娠(EP)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早期EP诊断标志有了进一步发展,除常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激素(P)外,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8、-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胎盘蛋白(Gly-某codel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肌酸激酶(CK)、CA125等对早期EP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就此做一综述。
高新萍阎华
关键词:诊断标志物EP早期异位妊娠CA125肌酸激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