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红
- 作品数:27 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3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SLE患者60例(SLE组),以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Sm抗体,比较3种抗体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SLE组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及3种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3.3%、33.3%、46.7%、96.7%,均高于对照组检测结果(P<0.05)。3种抗体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SLE诊断效能。结论 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避免SLE的漏诊,从而达到早期诊断、治疗的目的。
- 杨媛慧周薇陆红谢闻悦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小体抗体抗SM抗体抗双链DNA抗体
- 二种方法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的结果比较
- 2009年
-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IB)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中的差异。方法用IB和ELISA分别测定43例I型糖尿病(T1DM)和50例正常人血清中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素抗体(IAA)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IB法检测T1DM患者血清中ICA、GADA和IAA的阳性率分别为69.7%、67.4%和23.3%。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3.0%和98.0%;ELISA检测ICA、GADA和IAA的阳性率分别为72.1%、81.4%和41.9%,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7.7%和88%。结论IB法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敏感性低于ELISA(Р<0.05);而IB法的特异性明显高于ELISA(Р<0.05)。
- 陆红张永顶
- 关键词:免疫印迹酶联免疫吸附法糖尿病自身抗体
- 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自身抗体和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的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门诊确诊为RSA的患者46例为疾病组,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组选择同期无任何不良孕产史的20例女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ELISA方法检测46例RSA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血清ANA,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PO-Ab,Tg-Ab,TSH,FT3,FT4。结果 RSA组和对照组血清ANA(IIF),TPO-Ab,Tg-Ab阳性率分别是24%,24%,15%和15%,5%,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和对照组血清TSH,TPO-Ab,Tg-Ab水平分别是2.70±1.38 mIU/L,38.99±10.18 IU/ml,3.07±1.69 IU/ml和2.14±1.32 mIU/L,4.04±1.32 IU/ml,0.64±0.53 IU/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A和甲状腺抗体阳性可能和RSA发生相关,检测两者水平对于寻找不孕原因及采取适宜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杜静郑宝珠夏勇晏耀明唐晖周薇陆红杨超
- 关键词:复发性自然流产抗核抗体抗甲状腺抗体甲状腺功能
- 脂肪内分泌激素在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糖脂代谢特点以及游离脂肪酸、细胞色素P450、瘦素、抵抗素、脂联素等脂肪内分泌激素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社区中招募并筛选出200名符合条件的单纯2型糖尿病(B组)、单纯高血压(D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F组)和正常自愿者(N组)(每组50人),禁食12 h后于第2天早上空腹抽血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以及游离脂肪酸、细胞色素P450、瘦素、抵抗素、脂联素等脂肪内分泌激素的浓度并分析比较其特征。结果B组和F组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N组和D组(P<0.05),D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也显著高于N组(P<0.05)。B组、D组、F组的TG水平均显著高于N组(P<0.05),且F组的TG水平还显著高于D组(P<0.05);F组的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N组、B组和D组(P<0.05);F组的LDL-C水平也显著高于N组(P<0.05);B组、D组和F组的游离脂肪酸水平均显著高于N组(P<0.05),D组的游离脂肪酸显著高于B(P<0.05);F组的细胞色素P450均显著高于N组、B组和D组(P<0.05),但N组、B组和D组的细胞色素P450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个观察组(B组、D组、F组)的瘦素和抵抗素水平均显著高于N组(P<0.05)。D组的瘦素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B组和F组的抵抗素水平均显著高于D组(P<0.05)。三组疾病人群的脂联素水平虽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均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比高血压患者明显,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的程度明显增加。其中游离脂肪酸水平增高,细胞色素P450升高,瘦素和抵抗素水平的增加,脂联素水平的下降,都是糖尿病和高血压互为因果的共同发病机制。脂肪内分泌激素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的早诊断和干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陆红朱翠凤周薇李冠智彭宏斌张帆陈芸李勇
-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细胞色素P450瘦素抵抗素脂联素
- 免疫印迹法在临床TORCH项目检测应用价值评价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ELISA)与免疫印迹法(Lineblot)对临床TORCH标本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为临床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TORCH标本提供实验数据和工作基础。方法收集来自于我院临床各科室的TORCH标本,同时应用ELISA和免疫印迹法对上述标本进行TORCH项目IgM和IgG抗体检测。比较和分析两种不同实验方法所获得的检测结果,探讨免疫印迹法在临床TORCH项目检测领域的应用价值。结果在临床TORCH标本检测时,两种实验方法显示:①IgG抗体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抗HSV1/2抗体,符合率90%;抗CMV抗体,符合率94%;抗Rv抗体,符合率84%;抗Tox抗体,符合率98%。②IgG抗体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抗HSV1/2抗体,符合率89%;抗CMV抗体,符合率90%;抗Rv抗体,符合率84%;抗Tox抗体,符合率87%。结论应用免疫印迹法进行TORCH临床标本检测的结果与通过酶联免疫法所获得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而且由于免疫印迹法具备在一次温育反应后获得五种TORCH病原体可靠和完整的血清学数据,实验结果可实现数字化判读等优点,因此在TORCH项目临床检验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周薇陆红
- 关键词:TORCH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法
- 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的结果比较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IB)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中的差异。方法:用IB和ELISA分别测定43例Ⅰ型糖尿病(T_1DM)和50例正常人血清中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素抗体(IAA),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IB法检测T_1DM患者血清中IcA、GADA和IAA的阳性率分别为69. 7%、67.4%和23.3%。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3.0%和98.0%;ELISA检测IcA、GADA和IAA的阳性率分剐为72.1%、81.4%和41.9%,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7.7%和88%。结论:IB法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敏感性低于ELIsA(P<0.05);而IB法的特异性明显高于ELISA(P<0.05)。
- 陆红周薇
- 关键词:免疫印迹酶联免疫吸附法糖尿病自身抗体
- SIK2 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3T3-L1脂肪细胞的表达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构建特异性小鼠盐诱导基因(Salt induced kinase2,SIK2)的shRNA腺病毒载体,干扰脂肪细胞中SIK2的表达。方法设计3对靶向SIK2的shRNA,插入穿梭质粒pENTR/U6载体,转染3T3-L1脂肪细胞,通过Real-timePCR方法筛选最佳沉默SIK2效果的穿梭质粒,经腺病毒同源重组后,重组小鼠SIK2shRNA腺病毒载体经脂质体转染HEK293A细胞,在细胞内包装获得腺病毒颗粒AdV-SIK2-shRNA,并进行大量扩增和纯化。纯化的腺病毒感染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通过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鼠SIK2在3T3-L1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纯化后的Ad-shRNA-SIK2重组腺病毒载体可特异下调成熟3T3-L1脂肪细胞SIK2 mRNA和SIK2蛋白的表达。结论干扰3T3-L1脂肪细胞SIK2表达的短发夹RNA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
- 杜静杜玲宴耀明周薇陆红邹德学
-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短发夹RNA3T3-L1脂肪细胞
-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对1型糖尿病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评价胰岛细胞ICA、GADA、IA-2A、IAA四种自身抗体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型糖尿病患者51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18例,发病年龄20~40岁;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40~70岁;120例健康者血清,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ICA、GADA、IA-2A、IAA四种自身抗体。结果 1型糖尿病患者中,ICA、GA-DA、IA-2A、IAA四种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3%、52.9%、19.6%、15.7%,1型糖尿病患者中四种抗体阳性率均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抗体之间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阳性率有差异,提示不同抗体出现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不同阶段。结论 ICA、GADA、IA-2A、IAA的测定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四种自身抗体可以提高对1型糖尿病诊断的灵敏度和互补性。
- 周薇杜静陆红时爱玲
- 关键词:自身抗体胰岛
- SIK2抑制3T3-L1脂肪细胞脂肪合成的效应及机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盐诱导基因(Salt Inducible Kinase 2,SIK2)对3T3-L1成熟脂肪细胞生脂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小鼠SIK2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转染3T3-L1成熟脂肪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提取法和RT-PCR,测定脂肪细胞生脂及其关键酶和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转染组相比,SIK2转染组油红O染色提取的脂滴含量降低56%(P<0.05),脂肪合成相关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2)、脂肪酸合酶(FAS)、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二酰基甘油转酰酶1(DGAT1)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31%、61%、57%、60%、52%(P<0.05),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mRNA的表达水平减少了28%(P<0.05)。结论 SIK2可抑制3T3-L1脂肪细胞脂肪合成代谢,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甘油三脂合成代谢关键酶及转录因子SREBP1的基因表达有关。
- 杜静杨超晏耀明陆红周薇邹德学
- 关键词:3T3-L1脂代谢腺病毒表达载体基因表达
-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炎性反应抑制作用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I型糖尿病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8周龄SD雄性大鼠2次腹腔注射STZ诱发实验性I型糖尿病,以不足以产生降血脂作用的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进行干预,检测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并观察主动脉壁组织中TNF-α、IL-1β、血管粘附分子-1(VCAM-1)、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性I型糖尿病大鼠血中TNF-α、CRP、IL-1β水平分别为(2.118±0.153)μg/L、(2.857±1.032)mg/L和(0.2347±0.1264)μg/L,均高于无糖尿病大鼠对照组(P<0.05)。主动脉壁组织中的TNF-α、IL-1β、VCAM-1、ICAM-1mRNA的表达上调(P<0.05)。糖尿病大鼠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血中TNF-α、CRP、IL-1β水平分别为(1.602±0.145)μg/L,(2.263±0.691)mg/L和(0.1565±0.037)μg/L,均低于糖尿病大鼠对照组(P<0.05)。主动脉壁组织中的TNF-α、IL-1β、VCAM-1、ICAM-1mRNA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抑制链脲佐菌素诱导的I型糖尿病大鼠炎性反应,其机制与阿托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无关。
- 杜静杨超陆红周薇宴耀明周钧邹德学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糖尿病炎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