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宁

作品数:36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炎症
  • 13篇炎症性
  • 13篇炎症性肠病
  • 13篇肠病
  • 7篇唾液
  • 5篇细胞
  • 5篇免疫
  • 4篇蛋白
  • 4篇黏膜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炎
  • 4篇病毒
  • 4篇肠道
  • 3篇消化道
  • 3篇节性
  • 3篇口腔
  • 3篇化道
  • 3篇活检
  • 3篇非病毒性肝病
  • 3篇肝病

机构

  • 35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作者

  • 35篇陈宁
  • 24篇刘玉兰
  • 11篇尤鹏
  • 6篇张国艳
  • 5篇张黎明
  • 4篇陈国栋
  • 4篇王峻瑶
  • 4篇张媛媛
  • 4篇陈峰
  • 3篇王智峰
  • 3篇王晶桐
  • 3篇高莉
  • 3篇徐俊
  • 2篇苏琳
  • 1篇张意兰
  • 1篇赵晓蕾
  • 1篇刘安楠
  • 1篇彭涛
  • 1篇朱元民
  • 1篇刘晴

传媒

  • 5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炎性肠病...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IgG4在不同疾病患者中的表达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IgG4在不同疾病患者中的表达,以及其在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就诊患者中进行血清IgG4检验的6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病种的不同分为普通疾病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及IgG4相关性疾病组;胰腺疾病患者分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组及胰腺癌组;按照疾病治疗阶段不同将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再分为治疗前组及治疗后组;分别分析对比各组患者血清IgG4的表达。结果:普通疾病组的患者血清IgG4水平中位数为0.480(0.005,50.400)g/L,自身免疫性疾病组患者血清IgG4水平中位数为0.406(0.003,18.700)g/L,IgG4相关性疾病组患者血清IgG4水平中位数为5.200(0.046,46.000)g/L,明显高于普通疾病组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组,与该两组患者血清IgG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普通疾病组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组患者血清IgG4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疾病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组患者血清IgG4水平中位数为3.735(0.063,46.000)g/L,胰腺癌组患者血清IgG4水平中位数为0.438(0.056,1.130)g/L,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组患者血清IgG4水平高于胰腺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中,治疗前患者组血清IgG4水平中位数为6.540(1.330,34.100)g/L,治疗后患者组血清IgG4水平中位数为3.705(0.208,30.200)g/L,血清IgG4水平在患者治疗后下降,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血清IgG4表达不同,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及IgG4相关性疾病中,患者血清IgG4表达明显升高,通过检测患者血清IgG4水平的高低,可以为不同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在IgG4相关性疾病中,血清IgG4水平在治疗后表达明显下降,血清IgG4有可能作为评估IgG4相关性疾病疗效的指标之一。
张意兰张意兰王智峰
关键词:IGG4IGG4相关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
益生菌治疗的实验性结肠炎中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益生菌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研究治疗后全身及肠道局部调节性T细胞(Tr)的变化情况,探讨益生菌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三硝基苯磺酸(TNBS)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所用益生菌为双歧三联活菌(商品名:培菲康)。设阴性对照组、泼尼松组、柳氮磺胺吡啶 (SASP)组、益生菌小、大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50和300 mg·kg-1·d-1)、益生菌+泼尼松或SASP(益生菌剂量为150 mg·kg-1·d-1)组。治疗2周后组织学积分评定疗效;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脾脏和结肠上皮内CD4+CD25+及CD8+CD28-两种Tr比例变化。采用t检验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织学评分显示大剂量益生菌对实验性结肠炎有效(2.2±0.8比3.5±0.7,P<0.05),而小剂量益生菌单独作用无明显疗效,联合泼尼松或SASP治疗比单独应用疗效更强;大剂量益生菌治疗后CD4+ CD25+Tr比例在外周血(3.4±0.6比11.7±4.7,P<0.05)及脾脏(2.1±1.9比10.3±3.1,P<0.05) 中下降,在结肠内上升(36.6±15.0比7.9±4.7,P<0.05);CD8+CD28-Tr则相反,在外周血及脾脏中上升(91.7±4.5比59.0±4.2,97.3±0.1比88.2±6.9,P<0.05),在结肠内下降(42.2±6.0比68.5 ±8.6,P<0.05)。Tr的这种变化与泼尼松或SASP治疗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益生菌单独大剂量或小剂量联合泼尼松或SASP治疗TNBS诱导的结肠炎有效,CD4+CD25+和CD8+CD28-Tr在发挥疗效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陈宁尤鹏刘安楠刘玉兰
关键词:益生菌三硝基苯磺酸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肠道纤维化发病机制:肠道微生态与肠系膜脂肪
2018年
一、肠道微生态与肠道纤维化 整个肠道微生物可以被认为是功能神秘而复杂的'器官'.宿主和微生物协同进化构成一种共生关系,其中肠道定植微生物和人类宿主是相互依存的.黏膜相关微生物菌群似乎不同于肠道粪便微生物群落,在肠道的不同部分高度保守.生活在黏膜上的细菌通过定植抗性(colonization resistance)形成一个保护性的'活墙纸'.一旦胃肠道黏液层被破坏,细菌就直接与上皮细胞、树突细胞、淋巴细胞和间质细胞接触,损害黏膜稳态.因此,肠黏膜屏障和微生物菌群的慢性改变可能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以及纤维化中是至关重要的[1,2].
邱云毛仁陈宁
关键词:肠道纤维化肠病黏膜菌群
炎症性肠病治疗的实验室监测被引量:3
2018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主要累及消化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调节和抑制免疫反应是治疗的主要内容。目前治疗IBD的药物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为评估疗效和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治疗中需定期监测相关实验室指标。
蔡洁珠陈宁
关键词:炎性肠疾病药物监测
以消化道出血为症状的成人回肠重复畸形1例
2024年
消化道重复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 大多数发生在儿童时期, 可引起腹痛、便秘等非特异性症状, 也可出现肠扭转、肠套叠等。现报道1例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46岁男性回肠重复畸形患者的诊治经过, 该患者通过小肠镜和CT小肠成像检查协助诊断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预后良好。
丛方远尤鹏陈宁徐俊王晶桐刘玉兰
关键词:消化道重复畸形消化道出血肠镜成人
炎症性肠病患者口腔情况调查
目的:炎症性肠病(IBD)常有肠外表现,口腔是肠外受损器官之一,表现为口腔阿弗他溃疡、牙龈炎、口面部肉芽肿病、增殖性脓性口腔炎、肉芽肿性腮腺等,IBD患者口腔菌群与正常对照有所不同,本研究旨在调查IBD患者口腔卫生情况及...
陈宁刘玉兰任雯陈峰
炎症性肠病患者唾液囊泡蛋白初步分析
目的:囊泡是新近发现的广泛存在于体液中的微小囊性结构,其直径在30-100nm,囊泡由细胞分泌,含有大量蛋白质,可进行细胞间作用,并可在机体内进行长距离的转运,其承载的生理功能以及在疾病中的作用获得了广泛关注。已有研究提...
陈宁尤鹏郑晓雯郑晖陈峰刘玉兰
射频能量传递术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陈宁刘玉兰
局部TGF-β1水平对TNBS小鼠结肠炎模型Treg/Th17比例以及地塞米松疗效的影响
目的: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具有慢性及反复发作的特点,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但机制仍不明确.Treg和Th17细胞比例失衡在IBD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在TNBS小鼠结肠炎模型主要探讨不同TG...
尤鹏陈宁苏琳刘玉兰
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EB病毒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2019年2月Digestion发表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刘玉兰教授团队完成的一项研究"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EB病毒感染情况分析"[Li X,Chen N,You P,et al.The status of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in intestinal mucosa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Digestion,2019,99(2):126-132.]。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初步提供了中国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黏膜EB病毒感染情况的信息。
李晓雪陈宁刘玉兰
关键词:EB病毒感染炎症性肠病消化内科INFLAMMATORY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