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常燊

作品数:2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3篇哲学
  • 7篇维特根斯坦
  • 4篇戴维森
  • 3篇信念
  • 3篇语言哲学
  • 3篇确实性
  • 3篇分析哲学
  • 2篇笛卡尔
  • 2篇形而上学
  • 2篇语言
  • 2篇哲学分析
  • 2篇说谎
  • 2篇普遍怀疑
  • 2篇理智直观
  • 2篇进路
  • 2篇哥白尼式革命
  • 2篇非理性
  • 2篇常识
  • 1篇心灵哲学
  • 1篇信念系统

机构

  • 14篇上海社会科学...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8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方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

  • 24篇陈常燊
  • 2篇江怡
  • 1篇王凤丽

传媒

  • 9篇哲学分析
  • 4篇世界哲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第五届全国分...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后期维特根斯坦对哲学性质的理解
2016年
维特根斯坦哲学具有很强的治疗性特征。后期维特根斯坦通过对"哲学病"进行诊断、对语言理论/语言哲学/语言实践的区分,以及将哲学的任务理解为通过揭示"十足的胡话"和克服"误解的冲动",从而给出"如其所是"的描述,指明了这种哲学治疗的异质性和非理论化的内在动力。
陈常燊
关键词: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实践
从经验反省到理智直观——论笛卡尔普遍怀疑的方法论前提
2011年
怀疑论是笛卡尔形而上学的起点。普遍怀疑基于良知为我们提供的健全理智,始于对经验常识的反省,实际上是理智的自我反省。普遍怀疑的前提是诉诸健全的良知,其中暗含了三重公共性的理论预设;普遍怀疑并不等于反对经验,而是重新审视经验;普遍怀疑的起点是对感官不可靠的论证;普遍怀疑中预设了八个不证自明的前提。
陈常燊
关键词:形而上学普遍怀疑常识理智直观
从反思平衡看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被引量:1
2012年
以反思平衡视角审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对"遵守规则悖论"的处理、对概念精确性与模糊性的考察,以及《论确实性》关于信念确实性的"哥白尼式革命"、对独断论和怀疑论的批判,可以发现:语言游戏规则或行为规则与特殊的语言游戏之间构成一种狭义的反思平衡关系,系列相互竞争的一般原则与特殊的生活实践之间构成一种广义的反思平衡关系。这些反思平衡基本符合源于罗尔斯的三个要求以及弗洛斯达尔提出的五大特征,此外还具有某种奇特性。
陈常燊
关键词:确实性语言游戏哥白尼式革命
戴维森论不自制被引量:1
2010年
不自制是一个古老而又艰深的哲学问题。戴维森的研究为不自制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可贵的进路。不自制是非理性的两大情形之一,它与戴维森的合理性理论、行动理论、意义理论和真理论都密切相关。戴维森通过引入行动哲学中的因果解释理论来解决不自制问题,从而一方面拓展了当代分析哲学的问题域,另一方面也消解了一个似是而非的非理性悖论。
陈常燊
关键词:非理性因果理论
合理性与自由的认知科学进路——第二届《哲学分析》讲堂综述
2012年
在春秋综合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第二届《哲学分析》讲堂暨《科学结构的表征与不变性》中文版首发式于2011年7月8日下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五楼会议室举行。本届讲堂由《哲学分析》编辑部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协办。著名逻辑学家、科学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陈常燊
关键词:哲学分析讲堂自然辩证法
论语言与思想的反思平衡
2014年
弗雷格和达米特从说者视角出发,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容器和交流的工具,因而思想是静态的。戴维森则从听者视角主张:思想作为一种倾向性的语言,乃是解释者赋予说者的命题态度内容,因而思想是动态的。据此我们进一步论证:思想是解释者在交流过程中与说者所共同建构的东西,而不是说者在说话之前的现成之物;思想不是解释者的意见,也不单是说者的意图,而是话语自身的意义;思想是说者与解释者在话语交流的互动过程中一个逐步完成的过程。说者的话语与解释者赋予说者的思想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调整、相互促进的反思平衡关系。
陈常燊
关键词:命题态度弗雷格戴维森
《论确实性》中的“相对主义之谜”被引量:3
2012年
《论确实性》中的某些段落似乎透露出某种相对主义倾向,这与维特根斯坦一贯的反相对主义格调不太协调。对于维特根斯坦对相对主义到底持什么态度,构成了他的"相对主义之谜"。基于对摩尔命题的轴心地位、信念系统的确实性、行为方式等理论在维特根斯坦哲学中所扮演角色的分析,"相对主义之谜"的谜底逐渐露出水面。
陈常燊
关键词:信念确实性相对主义
理解如何可能--戴维森哲学的总问题
2009年
"理解如何可能"是戴维森哲学的总问题,他的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行动理论则是展开此问题的三个维度,其真理论、知识论和合理性思想同样服务于此。理解语言、心灵和行动之可能的先决条件包括彻底解释、善意原则、整体论和合理性原则、"共有"和原初性之真,对此的分析有助于整体理解戴维森哲学,并将之放到分析哲学的大背景之中考量,从而加深对西方哲学之"线"的了解。
陈常燊
戴维森的合理性理论研究
西方哲学对合理性的探讨源远流长。合理性是戴维森哲学的重要概念,对合理性的探究是其重要内容;他的合理性理论丰富、完整,且富有特色,与语言哲学、哲学心理学、行动理论等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构成其整个哲学中不可或缺之部分;他把合...
陈常燊
关键词:非理性语言哲学
观念史中的《子不语》--袁枚对传统宗教、宇宙秩序及历史概念的挑战被引量:2
2014年
相较于自觉的、理智的研究,文学作品更能直接地反映精神生活和思想态度中的新趋向。此外,文学是精神史上一种宝贵资源,可以从中挖掘出某些容易被人忽视同时又让人萦绕于怀的情愫,这些情感并没有被那些官方的文化模型所认可,人们往往无法从非艺术语言中发现它们的踪迹。通过对清代袁枚《子不语》的文本分析,我们发现袁枚对儒家主导的传统宗教、宇宙秩序及历史概念提出了重要的挑战,从而表明文学材料可以为我们彰显对新儒家的道德解决方案的某些让人不满之处,也就是对新儒家正统理论关于宇宙秩序的官方概念的不满,这种彰显可以成为理解特定时期的某些被掩藏起来之侧面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源泉,从而拓宽了自觉的、理智的研究的认知边界。
史华罗陈常燊
关键词:宗教历史概念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