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湄
- 作品数:24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氟化锂探测器对带电粒子传能线密度的响应被引量:1
- 2001年
- 氟化锂 (LiF)热释光探测器对带电粒子的响应主要依赖于粒子的传能线密度 (LET)。高LET能引起探测器响应降低 ,从而造成低估辐射剂量。本文综述了国内外LiF探测器对带电粒子LET的响应 ,提出了解决高LET带电粒子剂量贡献的新思路。
- 王根良祁章年陈湄黄增信许振华
- 关键词:带电粒子传能线密度
- 用于小型生物舱的新型供氧方法研究被引量:3
- 1996年
- 由于昆虫和种子的呼吸代谢率很小,氧耗量少,所以在卫星搭载的小型生物舱内,用聚丙烯膜囊封裹超氧化钾以隔绝水汽,但二氧化碳能透入与之直接反应产氧,另用氢氧化俚吸收掉部分二氧化碳,以自动平衡氧分压的供氧方法,可保证密闭舱内的氧分压波动在±10%以内.实验证明,新的化学产氧方法是有效的,空间飞行实验也已确认这种生命保障体系对生命活动无不良影响.
- 李向高陈湄
- 关键词:生命保障系统
- 用氟化锂探测器测量空间辐射剂量
- 该文介绍了LiF探测器在中国返回式卫星上的应用情况;讨论了LiF探测器在测量空间辐射剂量方面的性能和特点,表明LiF探测器很适合作空间辐射剂量测量;同时指出了其在测量低能粒子时的不足以及自身厚度对测量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
- 王根良祁章年陈湄黄增信许振华
- 关键词:带电粒子
- 文献传递
- 载人航天器舱内辐射剂量及其预估被引量:3
- 1993年
- 本文依据国内外95例空间飞行氟化锂热释光剂量计测量的舱内宇宙辐射剂量及轨道参数,建立了近地轨道载人航天器舱内剂量预先评估的数学模型。模型表明,影响舱内剂量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轨道高度,呈二次曲线形式;其次是太阳活动因素。轨道倾角对舱内剂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依据模型作出了辐射安全飞行的时限曲线并就辐射的安全防护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 祁章年陈湄李向高
- 关键词:宇宙辐射载人航天器
- 卫星舱内两类剂量计测量结果的比较
- 1998年
- 本文利用1994年和1996年两次返回式卫星的搭载条件对舱内辐射剂量进行了对比测量.通过对比测量,研究不同掺杂、不同厚度LiF剂量计测量空间辐射剂量的特点;研究GM计数管计数和LiF剂量间的转换系数以及转换系数随屏蔽状况的变化;由剂量和GM计数研究粒子平均碰撞阻止本领的估计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掺杂、不同厚度的LiF剂量计测量结果间无显著差异,而转换系数几乎不受舱内位置和屏蔽状态的影响.不同厚度LiF剂量计,不同屏蔽状态的GM计数管计数和剂量—计数转换系数的比较研究以及对粒子平均碰撞阻止本领的估计表明,舱内辐射剂量起决定作用的是高能粒子成分,其平均碰撞阻止本领估计约为5MeV/cm.
- 祁章年陈湄李向高贾向红黄增信
- 关键词:阻止本领剂量计
- 卫电舱内带电粒子测量和剂量分析
- 黄增信祁章年陈湄王根良
- 文献传递
- 卫星舱内空间带电粒子计数率的动态变化研究
- 1998年
- 在我国1996年的返回式卫星舱内,搭载了2台G-M计数管型辐射测量仪,取得了卫星飞行期间(15d)舱内带电粒子计数率动态变化的数据。每台仪器的4万多个计数率数据中,80%以上的计数率小于150/min,大于500/min的仅占2%以下,最大计数率达6×103/min。计数率随飞行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周期约为45min,除每日出现4~5组大计数率数据外,一般的变化幅度是0~200/min。南大西洋异常区是引起计数率增大的原因。卫星上的热释光剂量计测出飞行15d的舱内平均日剂量为0.179mGy/d。
- 陈湄祁章年李向高贾向红黄增信李正生李梅宿晓辉
- 关键词:卫星计数率带电粒子
- 近地卫星舱内粒子计数率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被引量:1
- 1998年
- 为测量近地轨道空间舱内辐射环境 ,在卫星内搭载了两台带有定时数据存储功能的盖革 -弥勒 (G -M)计数管式辐射测量仪 ,获得了卫星飞行期间 ( 1 5d)舱内带电粒子计数率动态变化的完整数据。通过分析 ,可获得此次飞行卫星舱内辐射环境随轨道空间位置变化的信息 ,能够较完整的描绘出南大西洋异常区辐射环境的粒子等剂量曲线。
- 黄增信祁章年陈湄李向高贾向红
- 关键词:人造卫星近地轨道
- 卫星舱内辐射测量数字固态记录器的研制被引量:3
- 1995年
- 该固态记录器是卫星舱内辐射测量仪的配套产品,主要由单片机及外扩数据存储器等组成,可按预定要求进行脉冲计数和实现数据的记录存储.本仪器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卫星上应用时,成功地记录了辐射测量仪输出脉冲的动态数据.本文介绍了该记录器的软、硬件设计,并给出了部分记录结果,还谈到了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措施.
- 王卫红房兴业陈湄李向高祁章年
- 用于卫星搭载的小型生物舱被引量:1
- 1996年
- 为进行空间生命科学探索研究,研制成功用于返回式卫星搭载的小型生物舱。舱体为全密封铝合金结构。舱内用超氧化钾和氢氧化锂自动平衡供氧。舱壳夹层中充填相变材料,实施被动式保温。舱内设置有失重自启动离心机,为空间科学实验提供模拟重力条件。微电子学器件由干电池供电,对离心机作稳速控制。整舱质量为1~2kg。经空间飞行实验证明:在长达20d的密闭环境中,生命活动正常,昆虫繁育和种子呼吸代谢等均未受影响,舱载离心机在失重时自动启旋。小型生物舱适用于氧耗量低、体形小的生物试样作卫星搭载实验。
- 李向高陈湄汪恭质祁章年
- 关键词:卫星搭载生命保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