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鹏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 I型X射线暴多峰结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I型X射线暴(热核暴)是发生在小质量X射线中子星双星系统中X射线波段流量突然大幅度增加的一种高能现象。在热核闪模型下,此现象被认为主要由中子星表面热核不稳定燃烧主要引起的。典型X射线暴的光变曲线呈现快速上升(1~5 s)、幂指数下降(10~100 s)的单峰结构。随着X射线暴样本的增加,在观测上出现了一类多峰结构的热核暴。在现有的115个暴源中,至少6个暴源有此类多峰结构暴。通过研究多峰暴的观测性质,发现多峰暴只出现在极少数不同类型不同吸积状态的暴源中,其中大部分多峰暴的峰值流量小于爱丁顿极限,除少数多峰暴呈三峰结构以外,大部分多峰暴是双峰结构,并且双峰暴的两峰值相对强弱没有固定规律,暴频振荡在多峰暴当中的出现也无明显规律性。针对这些观测现象,总结了关于多峰暴的多个理论解释。
- 李臣张国宝张国宝王建成吕铭
- 大质量X射线双星脉冲星4U 1901+03的脉冲轮廓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大质量X射线双星脉冲星4U 1901+03在沉寂30多年后,于2003年1月爆发.利用罗西X射线时变探索者卫星RXTE为期5个月的观测数据,对其脉冲轮廓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该源的脉冲轮廓演化以及能量相关性、脉冲比例演化和脉冲比例对能量的依赖关系.研究发现,4U 1901+03的脉冲轮廓和脉冲比例随双星系统的吸积率变化呈现阶段性的演化,脉冲比例在十几keV处达到峰值.这些脉冲轮廓的复杂变化表明,脉冲轮廓不能用单一的几何或物理模型解释,而是与观测角度以及X射线源的辐射机制相关.利用标准的脉冲星辐射模型讨论了4U 1901+03脉冲轮廓的观测现象.
- 陈尉屈进禄张澍张帆张国宝陈玉鹏
- 关键词:X-射线恒星脉冲星双星
- Swift/XRT对黑洞双星GS2023+338(V404Cyg)在2015年的爆发观测
- 2016年
- 在经历了26 yr的沉寂后,黑洞双星GS2023+338(V404 Cyg,简称V404)在2015年6月再次爆发,并且在爆发末期,Swift上搭载的X射线望远镜(X-ray Telescope,简称Swift/XRT)在光子计数(Photon Counting,简称PC)模式下首次观测到了奇特的同心圆环结构.主要通过分析Swift/XRT观测数据,对该圆环结构进行了能谱和时变分析,给出了圆环的能谱和流量等信息.在此基础上采用云团模型来解释观测到的圆环,并对圆环特性及其与爆发源之间的关联等性质给出了限制.
- 付博文陈玉鹏张澍纪龙李剑
- 关键词:恒星黑洞双星星际介质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