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珏
-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舒芬太尼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施晓华武欣生费建陈珏
- 关键词:舒芬太尼手术中心脏小儿药理作用N-4
- 咪唑安定对离体人红细胞膜ATPases及脂质流动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对离体人红细胞膜ATPases及脂质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咪唑安定 (A组 0浓度 ,B组 4ng/ml,C组 40ng/ml,D组 40 0ng/ml,E组 4μg/ml,F组 40 μg/m)与离体人红细胞孵育后 ,提取红细胞膜 ,测各组红细胞膜ATPases及脂质流动性 ,并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各组间ATPases活性无显著差异 ,F组膜脂质流动性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咪唑安定在临床使用浓度范围内 ,对离体人红细胞膜ATPases及脂质流动性影响无显著影响 ,从而推断咪唑安定在临床使用中安全范围较广。
- 张斯璧武欣生周力陈珏钱燕宁
- 关键词:咪唑安定红细胞膜ATPASES血药浓度
- 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在新生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观察骶管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新生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急诊行腹部手术的新生儿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患儿均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和维持,其中研究组骶管注入0.5%利多卡因8~10mg/kg,对照组罗库溴铵0.6mg/kg单次静脉注射后以瑞芬太尼0.3~0.5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注,关腹膜时停止瑞芬太尼静脉泵注。术毕两组停止吸入七氟醚。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骶管阻滞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可安全用于新生儿腹部手术。
- 陈玲玲尹宁王建设陈珏周力
- 关键词:新生儿腹部手术骶管阻滞七氟醚
- 嗅物位缓解小儿麻醉恢复期舌后坠的效果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评价嗅物位缓解小儿麻醉恢复期舌后坠的效果。方法麻醉恢复期发生舌后坠的患儿200例,性别不限,年龄2-8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50):头后仰组(A组)、头侧位组(B组)、口咽通气道组(C组)和嗅物位组(D组),记录舌后坠的缓解情况、喉痉挛、躁动、呕吐和口腔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C组和D组舌后坠缓解率升高,B组舌后坠缓解率降低,C组喉痉挛、躁动和口腔出血的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嗅物位可有效地缓解小儿麻醉恢复期舌后坠,且安全性良好。
- 赵龙德陈珏费建王建设
- 关键词:体位舌疾病手术后并发症麻醉恢复期
- 雷米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的比较被引量:4
- 2008年
- 陈珏施晓华周力仲山黄洪强
- 关键词:雷米芬太尼扁桃体摘除术小儿受体激动药术后苏醒
- 小儿术后镇痛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张斯璧陈珏仲山张莉
- 关键词:C反应蛋白小儿术后镇痛免疫系统功能术后静脉镇痛麻醉方法术后患者
- 雾化吸入与静脉输注米力农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肺动脉高压效果的比较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比较雾化吸入与静脉输注米力农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肺动脉压的效果.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名,年龄5~14岁,体重15~38 kg,肺动脉压(PAP)30~90mm Hg,随机分为2组(n=20):雾化吸入组和静脉输注组.体外循环结束即刻,雾化吸入组每隔30 min吸入米力农1 mg/ml 10 min,共吸入12 h;静脉输注组先静脉注射米力农负荷剂量10μg/kg,然后以0.5μg·kg-1·min-1的速率静脉辅注12 h.于给药12 h时行血气分析,记录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于术前(基础状态)、给药12 h内每隔2 h记录MAP、PAP、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和体血管阻力指数(SVRI);记录带管时间和给药12 h内肺动脉高压、肺部感染以及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静脉输注组比较,雾化吸入组PAP和PVRI降低,S(-v)O2、MAP和SVRI升高,肺动脉高压和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P<0.05),低氧血症发生率和带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米力农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肺动脉高压的效果优于静脉输注,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更宜选择雾化吸入的方法给予米力农.
- 尹宁陈珏施晓华周力王俊林陆巍峰仲山张莉蒋文旭陈玲玲黄洪强
- 关键词:米力农呼吸疗法
- 七氟醚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陈玲玲陈珏周力尹宁
- 关键词:气管异物取出术复合麻醉小儿七氟醚急诊手术耳鼻喉科
- 乌司他丁对婴儿体外循环中细胞粘附分子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婴儿体外循环中细胞粘附分子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方法:60例1岁以下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UTI20000U/kg,溶解于20ml生理盐水中)和对照组(C组,20ml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体外循环不同时点采集血样,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ICAM-1)和中性粒细胞整合素β-2亚族中的CD11b/CD18的蛋白表达量并观察其变化;检测血气值并计算呼吸指数(RI)。结果:体外循环后两组ICAM-1和CD11b/CD18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RI上升,但乌司他丁组各相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儿体外循环中,ICAM-1、CD11b/CD18和RI值均有明显升高,乌司他丁可减缓此变化过程。
- 张莉顾海涛戚继荣张斯璧陈珏钱燕宁
- 关键词:婴儿体外循环乌司他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