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璋如

作品数:45 被引量:186H指数:6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核科学技术
  • 16篇天文地球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5篇废物
  • 20篇废物处置
  • 20篇高放废物
  • 16篇高放废物处置
  • 12篇处置库
  • 11篇铀矿
  • 10篇高放废物处置...
  • 9篇矿床
  • 8篇矿物
  • 6篇地质处置
  • 6篇铀矿床
  • 4篇膨润土
  • 4篇青铜
  • 4篇青铜文物
  • 4篇文物
  • 4篇矿物学
  • 4篇核废物
  • 3篇岩石
  • 3篇连山关
  • 3篇类似物

机构

  • 42篇核工业北京地...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44篇陈璋如
  • 9篇刘月妙
  • 8篇金远新
  • 6篇赵云龙
  • 5篇肖丰
  • 5篇徐国庆
  • 4篇王驹
  • 4篇温志坚
  • 4篇张家富
  • 4篇范光
  • 3篇李延祥
  • 3篇孙淑云
  • 3篇闵茂中
  • 3篇刘淑芬
  • 2篇贝新宇
  • 2篇张灿哲
  • 2篇孙志富
  • 2篇蒋崧生
  • 2篇杨丙凡
  • 2篇姜山

传媒

  • 9篇铀矿地质
  • 4篇矿物学报
  • 4篇国外铀金地质
  • 4篇世界核地质科...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全国工艺矿物...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矿物岩石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第三届全国核...
  • 1篇世纪之交的中...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高放废物地质...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0篇2004
  • 6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铜文物腐蚀过程中的次生矿物被引量:7
2004年
 产于不同环境不同地方的青铜文物经矿相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和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在青铜文物腐蚀层中观察到次生矿物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白铅矿和锡石。由上述矿物组成的腐蚀层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保护层。腐蚀层细分为红色赤铜矿层、绿色碳酸盐矿物层和黄色锡石层组成,其厚度小于1mm。青铜合金在潮湿条件下的腐蚀比在干旱条件下要严重,另外青铜合金是适用于作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系统中的废物罐的候选材质。
陈璋如刘月妙范光孙淑云李延祥
关键词:青铜文物高放废物处置高放射性
Wismut公司铀矿山退役和地表复原的进展
1997年
本刊1992年第1期介绍过德国东部Saxony州和Thuringia州的铀矿区铀生产所带来的一些环境问题。本文继续报道德国统一后对该地区进行地下矿井治理和地表复原的进展情况。这项耗资130亿马克的庞大治理计划将延续10~15年。几个已完成治理工作的废石堆已能继续在地表进行农业耕作,或将辟为公园,或将在其上建设居民区。监测区的氡测量结果表明,低于德国联邦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居民区室外氡浓度限值80Bq·m^(-3)。
陈璋如
关键词:铀矿山退役环境管理
由从前采矿活动引起场地污染的放射性评价——德国的一般处置方法
1997年
在德国东部的某些地区,由从前铀生产和其他矿石开采与处理留下的低放射性废物已被认为是造成环境污染和放射性照射的来源。为了确定合理的治理措施,需要对这些采矿废物及其影响进行详细的调查和适当的放射性评价。鉴于大量广泛分布的废物,采取了多阶段充分调查的治理措施以尽可能早地排除无关污染源和确定被认为是对环境污染和放射性照射有关的污染源。通过前两阶段的调查(包括已注册的与采矿有关的可疑地区的查明和已注册包括筛选测量地区核实),第一阶段的放射性评价工作已经完成,在这个阶段已有大约57%的废物被划为“无关的”,而剩下的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调查(测量工作)。通过详细的调查工作以后,最后的放射性评价是识别出“有关的”、被认为是必须治理的场地。对大量的场地测量工作已经完成,剩下的场地正在继续工作,并将于1997年完成。到目前为止,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开采、选矿和矿石处理的废物没有引起广泛的环境放射性污染。必须把严重的污染划定在有限的地方,特别是选矿场、铜冶炼场和被用来填坑铺路的低水平采矿废石区。
李月湘陈璋如
关键词:采矿活动环境污染废物处置
连山关铀矿区矿石和地下水中^(36)Cl核素的测定
1993年
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串列加速器质谱计测定我国东北连山关铀矿区的矿石和地下水中的^(36)Cl/Cl比值,并求得矿石和地下水中的^(36)Cl的含量。结果表明,^(36)Cl可以作为示踪剂研究铀矿区矿石的浸蚀以及地下水同外界水源的相关性。
蒋崧生姜山郭宏杜树斌杨丙凡张灿哲杜学仁陈璋如郭起凤肖丰赵云龙张家富
关键词:铀矿床氯36废物处理
国外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地下实验室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浅析被引量:1
2017年
系统分析芬兰ONKALO地下实验室环境监测要素和因子,梳理美国尤卡山高放废物处置库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与我国拟建地下实验室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相关研究及后续处置库环境影响评价提出工作建议。
贝新宇陈璋如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
相山矿田居隆庵矿床钍矿物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居隆庵矿床是相山矿田中一个大型的铀-钍混合矿床。通过系统的镜下显微特征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查明了主要钍矿物和含钍矿物的种类,分析了钍的赋存状态和蚀变特征。钍的赋存状态有独立钍矿物、类质同象替换铀矿物和类质同象存在于副矿物中。相关的矿化蚀变有碳酸盐化、钠长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水云母化和萤石化。本文还总结了钍(铀)矿物的赋存位置。
孟艳宁范洪海孙志富陈璋如
我国干旱地区放射性废(矿)石治理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过去50 a的铀矿地质勘查为我国核工业发展提供了所需的铀矿资源,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不同水平的放射性废(矿)石。从1990年开始,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局对分布在全国的放射性废(矿)石堆依轻重缓急安排进行了因地制宜的治理。"十五"期间开展"我国干旱地区放射性废(矿)石治理效果研究",旨在通过较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治理工程总体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土壤、植物和水样品的研究成果表明,样品中的核素含量基本在当地的环境本底值范围内;γ射线外照射吸收剂量率符合国家相关限值的要求。结合作者多年在该领域的工作经验,对我国放射性废(矿)石的治理方案从治理总体思路、主要技术环节,以及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温志坚陈璋如吴清衍宗自华
某花岗岩型铀矿床中铀系核素和类比元素迁移特征──高放废物处置库安全评价的天然类比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某花岗岩型铀矿床中铀天然衰变系长寿命核素和类比微量元量,自该矿床51Ma前生成以来,未向周围花岗岩中发生远距迁移,铀矿体及近矿岩石至今仍处于化学封闭状态。矿石、岩石裂隙处局部出现有核素、元素迁移和沉淀,因裂隙细小且大多充填有粘土矿物等,迁移距离不足25-30m,且仅发生在距今10-106a及至今时距内。
闵茂中刘兰忠孟昭武吴俊奇朱俊杰陈璋如
关键词:地质处置放射性废物铀矿床
类似物研究和矿物学问题
本文叙述了核废物地质处置研究领域中涉及天然和人为类似物研究中的一些矿物学问题.在自然界的天然玻璃、膨润土、晶质铀矿等分别作为高放废物玻璃固化体、高放废物处置库的缓冲/回填材料和乏燃料的天然类似物,考古遗址中的玻璃和青铜器...
陈璋如
关键词:高放废物处置库核电厂
文献传递
铀矿物学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08年
文章综述自80年代以来铀矿物学的研究进展,包括新铀矿物种的发现、铀矿物晶体结构研究的精细化、实验铀矿物学的广泛深入研究及铀矿物学在核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陈璋如金远新
关键词:晶体结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