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神经损伤
  • 2篇手术
  • 2篇颅脑
  • 1篇胆碱
  • 1篇低钠
  • 1篇低钠血症
  • 1篇低血钠
  • 1篇低血钠综合征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形成术
  • 1篇悬吊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治疗
  • 1篇血钠
  • 1篇血性
  • 1篇血症
  • 1篇血肿

机构

  • 8篇石嘴山市第一...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武警广东总队...

作者

  • 8篇陈磊
  • 4篇席学礼
  • 4篇樊继军
  • 3篇段强
  • 3篇姬明
  • 2篇谢丙豪
  • 2篇董磊
  • 1篇彭卫华
  • 1篇马彦
  • 1篇薛瑶
  • 1篇杨晨

传媒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急诊医学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游离骨瓣悬吊硬脑膜防治开颅术后及硬膜外积液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应用经游离骨瓣悬吊硬脑膜防治开颅术后继发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后复查头颅CT,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继发硬膜外血肿的例数。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98%,与对照组7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游离骨瓣悬吊硬脑膜是防治开颅术后继发硬膜外血肿及积液的一种有效方法。
陈磊段强樊继军席学礼谢丙豪薛瑶
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进行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手术的14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回顾内容包括手术实施方法、手术实施安全性及短期疗效等。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3年对患者进行随访,无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发生,可对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肯定。结论:对患者进行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手术,可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该种手术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等特点,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席学礼陈磊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手术方法安全性
30例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30例颅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20例,占66.67%;...
方占海陈磊姬明
关键词:颅脑外伤视神经损伤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36例重症颅脑损伤低血钠综合征的治疗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低血钠综合征的水钠代谢观察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对36例重度颅脑损伤后低血钠患者依缺钠程度分别补钠,并在治疗中鉴别不同类型的低钠血症。结果 32例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和4例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中34例治愈,2例因脑干损伤呼吸衰竭死亡。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中CSWS占多数,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易出现低血钠综合征,SIADH和CSWS明确诊断后应采取不同治疗策略。
樊继军马彦陈磊杨晨
关键词:颅脑损伤低钠血症脑性盐耗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侧支循环对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对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大脑中动脉近端(M1)闭塞并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32例。采用美国介入与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和介入放射学学会(ASITN/SIR)基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的侧支代偿分级标准(ACG),将ACG为2~3级者,以侧支代偿供血是否大于闭塞血管供血区50%为界限分为2组,回顾性分析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2组患者在卒中高危因素、NIHSS评分、闭塞血管开通、术后即刻CT高密度渗出、早期出血转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侧支循环代偿供血≥闭塞血管供血区50%组的患者,90 d临床预后良好率7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侧支循环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行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基于DSA的侧支循环评估对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陈磊陈磊郜彩斌王峰
关键词:侧支循环大脑中动脉
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和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和指导治疗的意义。方法:对32例疑似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3D-CTA检查,VR重建图像,分析图像采集信息,手术前掌握更多与动脉瘤有关资料指导手术。结果:32例患者经3D-CTA发现31例37个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1例阴性经DSA确诊为大脑后动脉动脉瘤。26例行手术,共夹闭29个动脉瘤,2例家属放弃死亡,4例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3D-CT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筛查中安全,可靠。能为动脉瘤的夹闭手术提供详实的影像学资料,指导手术。
樊继军段强席学礼谢丙豪董磊陈磊方占海姬明
弥漫性轴索损伤45例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DAI的临床治疗经验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45例存活25例,其中13例恢复良好,6例中残,6例重残和植物生存。死亡20例,占44.4%。结论正确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DAI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方占海赵治龙姬明董磊陈磊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
大鼠完全性脊髓横断及坐骨神经损伤后运动终板变化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完全性脊髓横断及坐骨神经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乙酰胆碱酯酶(AChE)、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在骨骼肌运动终板中的变化。方法选取57只雌性大鼠,30只制作成完全性脊髓损伤及修复模型,24只制作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通过AchE组化染色、镀银染色和CGRP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脊髓损伤和坐骨神经损伤后AChE、CGRP在运动终板分别1w、1、3、6、12个月的改变。结果脊髓损伤后1w、1个月AChE组织化学显示与正常运动终板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至3、6、12个月与正常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12个月与6个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脊髓损伤后3个月时,CGRP免疫染色阳性部分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至6、12个月CGRP免疫阳性染色部位与正常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坐骨神经损伤后AChE含量下降,终板退变,CGRP含量明显降低甚至消失,镀银染色未发现改变。结论脊髓损伤后功能相关蛋白含量下降,终板发生退变,退变程度明显较周围神经损伤后轻,这对于改善损伤脊髓功能后恢复运动功能提供了可能。
段强彭卫华樊继军席学礼陈磊
关键词:运动终板乙酰胆碱酯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坐骨神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