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
-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染色质分子结构建立的分子机制研究
- 陈萍
- 染色质纤维结构的单分子研究
- The hierarchical packaging of eukaryotic chromati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all genome-associated biological p...
- 李伟陈萍梁丹王鹏业严洁李明李国红
- 关键词:FACT
- 30nm染色质纤维高级结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DNA以染色质形式通过逐级折叠压缩存在于细胞核中。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形成核小体,相邻的核小体由连接DNA串联起来形成染色质的一级结构:核小体串珠结构(beads-on-a-string)。一级结构进一步折叠形成30 nm染色质纤维。近30多年来,30 nm染色质纤维高级结构的解析一直是困扰分子生物学家们的一大难题。研究者利用电镜和X射线晶体学等生物物理学方法对30 nm染色质纤维结构进行研究,提出30 nm结构的两大模型:螺线管(solenoid)模型和Z字结构(zig-zag)模型。笔者综述了30 nm染色质纤维结构解析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着重阐述最近利用冷冻电镜方法解析的30 nm染色质结构,即以四个核小体为结构单元的左手双螺旋结构模型,最后对30 nm染色质纤维在体内是否存在,以及它在表观遗传调控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董立平陈萍李国红
- 关键词:核小体
- 30nm染色质纤维结构与表观遗传调控被引量:1
- 2014年
- 真核生物的DNA以染色质形式通过逐级折叠压缩形成高级结构存在于细胞核中。染色质高级结构直接参与了真核基因的转录调控和其它与DNA相关的生物学事件,因此研究染色质高级结构对了解表观遗传学分子机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研究者们针对30 nm染色质高级结构提出了两个模型:螺线管模型和Zig-Zag模型。2014年,我们利用体外染色质组装体系重建了30 nm染色质纤维,运用高精度冷冻电镜技术得到了分辨率为11?的30 nm染色质纤维的精细结构,提出了30 nm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左手双螺旋Zig-Zag模型。本文综述了30 nm染色质纤维结构研究方面的相关进展,并对30 nm染色质高级结构的表观遗传调控机理以及单分子成像和操纵技术在研究30 nm染色质高级结构中潜在的应用作出讨论和展望。
- 梁丹陈萍李国红
- 关键词:表观遗传调控
- 30nm染色质纤维结构及其动态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
- 李国红许瑞明朱平陈萍杨娜李伟李明宋峰王明珠赵吉成房俊男刘超培方强林杨冬雪熊朝阳
- 该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染色质高级结构与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理及其生物学功能。在30nm染色质纤维的结构解析和调控机理,染色质结构和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理等几个方向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如下主要创新成果: 1)国际上首次...
- 关键词:
- 关键词:基因转录生物学功能
- 染色质纤维动态结构和调控的单分子探究
- 在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DNA 是组装成高度致密并且有序的染色质的结构存在细胞核中.目前,人们对染色质纤维的动态结构以及相关的调控仍然缺乏清晰的认识.利用磁镊单分子力谱技术,我们对H1 染色质纤维的动态折叠过程进行了细致的...
- 李伟陈萍李明李国红
- 30nm染色质纤维的结构及调控被引量:1
- 2015年
- 真核细胞中,基因组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形成核小体,核小体再经过多层次折叠压缩形成具有高级结构的染色质.过去30多年,科学家对30 nm染色质纤维的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关于30 nm染色质纤维的精细结构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30 nm染色质纤维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重点阐述了最近解析的30 nm染色质纤维左手双螺旋结构.同时,我们还进一步讨论了一些对30 nm染色质纤维结构起调控作用的因子及其作用机制.最后,我们对30 nm染色质纤维结构与功能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了展望.
- 梁丹陈萍李国红
- 关键词:核小体表观遗传学
- 30nm染色质的体外组装和电镜分析
- 2013年
-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染色质在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及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表观遗传提供一个重要的信息整合平台.染色质的高级结构,特别是30 nm染色质的动态变化在基因转录沉默和激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功能.但是目前对30 nm染色质纤维的组装及其精细结构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本文通过体外表达系统,表达未经修饰的组蛋白,并利用克隆构建的601DNA均一重复序列,通过逐步降低盐离子浓度并加入组蛋白H1或镁离子的方法,体外重组均一的30 nm染色质纤维.并利用镀金属、负染色制样和冷冻电镜制样等手段通过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EM)对30 nm纤维结构的形成原因、组蛋白H1的作用和核小体重复单位(nucleosome repeat lengths,NRLs)长度对30 nm染色质纤维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组蛋白H1或二价镁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均可形成30 nm染色质纤维.其形成的染色质拓扑结构有所不同.统计分析表明,不同长度核小体重复单位(NRLs)形成的染色质纤维直径有所不同(P<0.05).同时,我们得到了较为均一的冷冻电镜样品,为进一步研究30 nm染色质纤维的高级结构及理解体内染色质存在的形式及动态过程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 孙大鹏宋峰黄丽张阔季刚陈萍朱平
- 关键词:透射电子显微镜体外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