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黎 作品数:7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金华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金华市科技局立项课题 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低分子肝素对实验兔PICC相关性血栓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低分子肝素对PICC相关性血栓(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只实验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对照组)、B组(低浓度低分子肝素组)、C组(中浓度低分子肝素组)、D组(高浓度低分子肝素组),成功建立PICC实验兔模型后,分别用0.9%氯化钠溶液、50μ/(mL·d)低分子肝素钠溶液、100μ/(mL·d)低分子肝素钠溶液、200μ/(mL·d)低分子肝素钠溶液在实验兔腹部进行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7 d。截取耳缘静脉、前腔静脉以及PICC导管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比较四组实验兔不同部位的CRT发生率以及凝血功能情况。结果A组CRT发生率为100%,D组无血栓发生,A组与其它三组间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组、B组、C组实验兔耳缘静脉血栓发生率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的PICC导管血栓发生率与C组、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CC置管一周后,血PT、APTT、TT、FIB、D-D二聚体含量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浓度低分子肝素对CRT形成有预防作用,且随着浓度的递升作用渐增,其中高浓度低分子肝素200μ/(mL·d)可有效预防CRT形成并降低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黄利全 梁淑霞 陈黎 陈桂园 胡波 褚晓峰关键词:PICC 低分子肝素 动物模型 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Ⅲ级静脉炎模型兔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Ⅲ级静脉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选用20%甘露醇建立实验兔的Ⅲ级静脉炎模型,皮下注射bFGF并与硫酸镁对比,观察炎症反应及VEGF的表达,探讨其对Ⅲ级静脉炎的修复作用。结果bFGF组中VEGF表达24 h达高峰,维持72~120 h,168 h后下降,用药后120 hⅢ级静脉炎消退;硫酸镁组VEGF表达24 h达峰值,但分泌量明显低于bFGF组,随即下降至较低水平,168 h静脉炎症明显消退;生理盐水组VEGF表达低下,168 h炎症略消退。结论 bFGF和硫酸镁对Ⅲ级静脉炎均有修复作用,bFGF优于硫酸镁,生理盐水对Ⅲ级静脉炎无修复作用。 黄利全 陈黎 毛宇飞 姜丽萍 陈桂园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静脉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连续外翻缝合阴道断端78例 200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阴道断端缝合方法对术后阴道断端息肉及出血的影响。方法163例患者分连续外翻缝合组(观察组)、连续锁边缝合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别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病率、平均住院日,并随访阴道深度、断端息肉发生率、断端出血发生率及性生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病率、平均住院日、阴道深度、性生活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断端息肉发生率及断端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相对于连续锁边缝合,连续外翻缝合能明显降低阴道断端息肉及出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楼建义 陈黎关键词:腹腔镜 子宫全切 阴道断端 护理学基础操作训练模式改革初探 2010年 目的改革护理学基础操作训练模式,探索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新途径。方法以“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分层训练、分步训练、计算机模拟训练及模拟情境训练模式。结果通过2007级学生2学期的实践,对45名学生及3家医院20名临床带教教师共65人进行访谈,有25名学生及14名教师认为新护理技能训练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23名学生认为有助于增强临床实习的适应性,有12名教师认为学生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有所提高。结论采用分层训练、分步训练、计算机模拟训练及模拟情境训练模式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促进作用。 黄利全 陈黎关键词:护理学基础 提高社区健康教育成效的探讨 被引量:1 2010年 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根本途径。目前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经费不足、专职人员匮乏、专业人员水平较低、健康教育网络不够完善等问题,通过完善和理顺现有的一些健康教育工作、提升社区医生和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等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成效。 盛爱萍 王勤荣 陈黎关键词:健康教育 金华市特殊职业人群初级救护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黄利全 姜丽萍 王勤荣 陈黎 陈桂园金华市特殊职业人群的初级救护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金华市特殊职业人群的初级救护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知、信、行理论模式自行编制调查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金华市2个城区的交通警察、消防员、出租车司机、电业人员、导游共750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16份,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初级救护能力。结果 (1)金华市特殊职业人群初级救护能力各维度平均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救护知识(3.40±0.53)分、救护行为(3.18±0.84)分、救护态度(3.02±0.49)分;(2)多因素分析发现,职业、月收入、工龄、年龄是特殊职业人群初级救护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3)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救护知识、态度与行为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金华市特殊职业人群具备了一定的初级救护知识和救护技能,但救护责任感相对欠强;职业是影响目标人群初级救护能力的最重要因素。 黄利全 姜丽萍 王勤荣 陈黎 陈桂园关键词: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