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品月
- 作品数:20 被引量:204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知信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调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CPR)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患者及照顾者一般资料调查表、CPR知信行调查表对116例PCI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116例PCI患者照顾者CPR知识得分(9.65±4.26)分、态度得分(23.45±3.21)分、行为得分(30.29±4.60)分和CPR知信行总得分(63.39±8.45)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知信行得分三者间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入院收治方式和支架植入个数、照顾者居住地、文化程度、是否听说过CPR、是否接受过CPR培训对照顾者知识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职业、是否听说过CPR、是否接受过CPR培训对照顾者态度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是否听说过CPR、是否接受过CPR培训对照顾者行为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收治方式、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是否听说过CPR、是否接受过CPR培训对照顾者照护知信行总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患者入院收治方式、是否听说过CPR、是否接受过CPR培训是照顾者CPR知信行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照顾者CPR知信行的影响因素涉及患者因素、照顾者因素及社会因素,应从这三方面着手提升照顾者的CPR知信行水平,进而提高照顾者的急救能力。
- 陶品月陈务贤刘玲芳李高叶潘晓黄惠桥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主要照顾者影响因素
- 急诊院内分区转运包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我院急诊科分红、黄、绿3个区,按患者病情不同将其分流至不同的诊治区域,红区为复苏区和抢救区,收治病情为Ⅰ级(濒危)和Ⅱ级(危重)伤员,黄区为急症处置区,放置病情Ⅲ级(急症)的伤员,绿区为非急症患者诊疗区,安置病情为Ⅳ级(非急症)的患者。急诊患者常需转送至检查科室、手术室、ICU等,转运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我科现用的院内转运箱是塑料材质的白色储物箱。
- 陶品月黄惠桥黄霜霞黄翠青
- 关键词:急诊
- 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在PCI术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TC)培训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CPR)培训前后胸外心脏按压的质量现状,提出改进培训质量和效果的对策。方法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60例PCI术患者,主要照顾者按照《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简称《指南更新》)要求,采用PTC培训模式对其进行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利用高级复苏模型监测PCI术患者主要照顾者培训前后胸外心脏按压相关质量指标。结果 PCI术患者主要照顾者参加CPR培训率低,仅为13.13%;照顾者培训前按压疲劳时间为(44.85±6.93)s,培训后为(54.88±6.71)s,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胸外心脏按压定位准确率、按压频率合格率、按压深度合格率、胸壁完全回弹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TC培训模式对PCI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心肺复苏培训能提高其胸外心脏按压的质量;新版心肺复苏指南对胸外心脏按压的按压频率、深度等做了明确的限定,使患者主要照顾者练习目标明确,并"有章可循",对掌握高质量的胸外心脏按压大有裨益。
- 陶品月黄惠桥潘晓李宏赵孟利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
- 吸氧装置防尘罩的制作与应用
- 2013年
- 吸氧是临床最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在急诊科,吸氧装置需要处于备用状态,病人吸氧结束,即马上更换新的氧气装置,目前都是使用一次性湿化瓶,成本较高。
- 李月明陶品月范佩玲
- 关键词:吸氧防尘罩
- 输液室实施流程再造,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寻找输液室最佳的工作流程,提高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方法运用流程再造的方法对输液流程中不合理因素进行重组再造。结果流程再造后,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相互间配合默契,病人等候时间由1~2h减少到0.5h;患者满意度由94%增加到98%,差错发生由年发生率1%~2%降至0。结论通过流程再造可提高输液室的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 梁金清黄霜霞陶品月崔妙玲
- 关键词: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
- 医院在职人员参与急诊志愿服务活动及患者志愿服务需求调查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了解医院在职人员参与急诊志愿服务活动及患者志愿服务需求状况,为进一步完善急诊志愿服务项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4-7月参与急诊志愿服务的医院在职人员312名及接受志愿者服务的急诊患者304例,采用自行设计的医院在职人员急诊志愿服务活动调查问卷及急诊患者对志愿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参与急诊志愿者服务的在职医务人员中,85.2%指导建卡和自助机使用,92.7%方向指引,指示、引导、疏导服务,88.6%就诊咨询,65.5%控烟和维持秩序,98.1%的志愿者认为根据个人的专业特点提供专业范围内的志愿服务会更有助于急诊患者;急诊患者获得的志愿服务内容与志愿者提供的服务项目一致,100%的急诊患者认同医院职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且期望志愿者提供专业范围内的专业志愿服务.结论 根据急诊患者的需求,在提供常规志愿服务项目外,增加和丰富急诊志愿服务内容,对于专业的技术人员,制定专业的志愿服务项目,发挥医院在职人员个人专业优势,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陶品月黄惠桥张立明杨丽潘晓
-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卫生服务需求
- 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在急诊留观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在急诊留观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借鉴医生的查房模式,建立护理三级查房制度及流程。[结果]三级护理查房实施后护士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实施前的90%上升至95%,责任护士对病人的"八知道"知晓率由实施前的80%升至96%,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2%上升至98%,护士晋升考试通过率为100%。[结论]在急诊留观病人中应用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陶品月赵秀宝
- 关键词:三级护理查房急诊留观
- 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在提高社区居民创伤急救能力中的应用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TC)模式在社区居民创伤急救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创伤救治手册》为参考教材,运用PTC模式采用单组自身前后对照的类实验设计的方法,对120名南宁市青秀区桂雅社区居民分6期培训,每期20人,实施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重点讲解创伤急救相关概念、黄金救命时间、第一目击者的含义;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以及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技术等创伤急救基本技能。评价培训前后居民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急救态度、自我效能、急救意愿的情况。结果 120名居民中只有47人(39.2%)参加过急救培训;培训后社区居民的创伤急救原则、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技能考核得分和急救态度、自我效能及急救意愿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率低,在社区居民创伤急救能力培训中应用PTC模式能提高培训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陶品月黄惠桥黄霜霞黄翠青潘晓
- 关键词:创伤急救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培训进展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前,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术(CPR)培训率低,培训方法参差不齐,培训效果不容乐观,而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家属进行CPR培训具有重要意义,可发挥患者病情变化第一目击者的优势,使家属在黄金抢救时间内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为院前急救赢得时间、赢得生命,本文介绍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家属学习CPR的意义、培训现状及培训方法,并建议今后对冠心病患者家属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应采取更有效、更符合该群体特征的培训模式,以增强培训效果,并且探索CPR保持的方法,使其技能得以保持,以真正掌握该项技能,以备急需。
- 陶品月潘晓(综述)潘晓
- 关键词:冠心病家庭关系心肺复苏术
- 磺胺嘧啶银霜湿敷治疗中华眼镜蛇咬伤致皮肤坏死的效果观察与护理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霜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治疗中华眼镜蛇咬伤致皮肤肿胀坏死的效果。方法中华眼镜蛇咬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采用40%硫酸镁甘油局部湿敷,观察组采用磺胺嘧啶银霜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局部湿敷;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伤肢肿胀开始消退时间、完全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伤肢肿胀开始消肿时间、完全消退时间、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疗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霜配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能有效促进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皮肤坏死的愈合。
- 李月明陶品月黄翠青宁宗杨小兰范佩玲施梅芬赵秀宝
- 关键词:蛇伤皮肤坏死磺胺嘧啶银霜中华眼镜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