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复才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桂林红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被引量:11
- 2005年
- 在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和土工样品采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桂林红土主要由石英砂粒及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等次生粘土矿物组成,其体积分数为40%~75%;铁铝氧化物高度富集,一般w(Al2 O3)为15.3%~25.9%,w(Fe2 O3)为6.4%~11.2%.土中粘粒体积分数大都在50%以上;土的天然含水量、液限含水量、孔隙比及饱和度通常比较高,分别达26%~40%、42%~70%、0.8~1.1和90%~100%;抗剪强度较大,内聚力为40~85 kPa,内摩擦角为15°~30°;压缩系数和渗透系数一般较小,多小于0.3 MPa-1和1.5×10-6~5.0×10-8cm/s.桂林红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在基岩面附近,尤其是溶沟溶槽中多有软土分布,并常常导致土洞和地面塌陷的发生.桂林红土的这些工程地质特征主要由其特殊的成土环境条件所决定.
- 韦复才
- 关键词: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地质问题
- 《中国岩溶》网络影响特征及其分析
- 2007年
- 为能比较确切地了解《中国岩溶》的网络影响力和明确今后办刊的努力方向,以中国知网(CNK I)中心网站2005年1月1日—2007年3月15日的日志记录资料为依据,运用CNK I所提供的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软件对《中国岩溶》的网络传播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82—1998年,由于论文的时效性等原因,《中国岩溶》被访问和下载量比较小,1982—1993年所出版的论文平均每篇受访、下载率不足0.7和0.4次,1994—1998年为20.1和7.1次,属《中国岩溶》论文被访问下载量基本无升幅和小额度升幅时段;1999年以后,由于能够主动地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选题并加强生态环境、水资源开发、环境地质等研究领域的组稿力度,被访问下载量明显提高,平均每篇被访问、下载率分别达78.9次和34.8次,为《中国岩溶》论文被访问下载的高额度升幅时段。当前《中国岩溶》网络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外网络传播能力比较小等,亟待通过不断加强海外宣传及规范中英文摘要的编写等手段加以解决。
- 韦复才
- 西南岩溶山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重建问题被引量:5
- 2005年
- 阐述有关西南岩溶山区生态重建5方面的工作: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分析西南岩溶山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态退化的过程和原因;从宏观上提出了西南岩溶山区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详细探讨了西南岩溶山区生态重建工作中最关键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目前尚未研究,但对西南岩溶山区生态重建十分重要的4个问题。
- 周游游韦复才祖玲
- 关键词:生态重建岩溶山区岩溶山地生态系统生态退化
- 我国红土工程地质研究新进展及今后主要研究方向被引量:8
- 2005年
- 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总结出了我国红土已有研究的主要进展,提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我国红土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1)湿热气候是红土形成的最主要的环境条件;(2)红土的形成是一个脱硅富铁铝的过程,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等粘土矿物是红土的主要组成物质;(3)团粒结构是红土的基本结构单元,它主要由粘土矿物通过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连结或游离氧化物的胶结形成,具有很强的水稳定性和较高的力学强度;(4)红土是一种高分散度、低压缩性的区域性土,剖面上具有明显的力学分带性;(5)红土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具有一定的胀缩性、底部常有软土和土洞分布、容易引起地基变形和地面塌陷。今后我国红土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红土形成年代和形成速率的研究、红土微结构定量化研究、红土剖面系统研究、红土的分区分类评价、红工测试技术的改进和开发、全国不同类型红土分布图的编制等。
- 韦复才唐健生
- 关键词:红土工程地质微结构
- 桂林红粘土的物质组成及其工程地质性质特征被引量:27
- 2005年
- 经差热、X衍射、扫描电镜鉴定和化学成分测试及近千组常规土工试验资料统计分析表明,物质成分上桂林红粘土主要由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等次生粘土矿物组成,并含有少量的蒙脱石、蛭石及混层矿物,铁铝氧化物高度富集,粘粒含量一般都在50%以上;工程地质性质上桂林红粘土具有天然含水量、孔隙比、液限及抗剪强度较高,容重、饱和度、比表面较大,压缩性、交换容量较低,透水性、崩解性较小及中—弱胀缩性等特点.
- 韦复才
- 关键词:工程地质性质
-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简介被引量:2
- 2009年
- 韦复才
- 关键词: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地质科学自然属性观赏价值
- 地下水中CO_2的成因综述被引量:22
- 2003年
- 通过对前人成果的总结认为,不同地区由于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其地下水中CO2成因也大不相同。地下水的CO2的成因主要有来源于大气溶解;土壤及水中有机物分解和生物呼吸;深部热源造成碳酸盐岩或矿物变质;直接由岩浆分泌;除碳酸外其它酸对碳酸盐矿物的溶解;热水中暂时硬度去除等类型。至于具体到某一地区其地下水中CO2主要成因为何种,以及各种成因CO2在地下水中所占比例是多少,应结合具体情况并综合各种相关因素来分析确定。
- 闫志为韦复才
- 关键词:地下水CO2二氧化碳
- 桂林红色粘土砾石层的野外渗水试验被引量:3
- 2006年
- 针对桂林红色粘土砾石无法用环刀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渗透测试分析,从而导致其渗透性评价数据缺乏的问题,采用单环法对5个不同地点的红色粘土砾石进行了野外渗水试验.结果表明,桂林红色粘土砾石层具有与砂土或粘质粉土相近的渗透性特征,其渗透系数为9.0×10^-5~2.6×10^-3m/s,较桂林红粘土的渗透系数约大3个数量级;卵砾含量高和风化强烈,是桂林红色粘土砾石层较高渗透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 韦复才
- 岩溶红土地基中的软土类型及其工程特性被引量:2
- 2007年
- 根据岩溶红土地基软土的形成条件划分出了岩沟型、层间型及洞中型三种不同的软土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取样测试并结合前人已有成果,对不同类型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岩溶红土地基软土是一种与岩溶作用关系密切的特殊软土;(2)岩溶红土地基软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压缩性均明显小而重度又普遍高于泻湖相软土;(3)60%的岩沟型残积软土其天然含水量均小于液限含水量;(4)岩溶红土地基软土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地基不均匀沉陷、边坡失稳和诱发土洞塌陷等。基于岩溶红土地基软土形成条件及其工程地质性质比较特殊,建议把它叫作"岩溶软土",以示与其它成因软土相区别。
- 韦复才
- 关键词: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地质问题
- 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退化成因及其恢复治理途径被引量:3
- 2005年
- 在分析西南喀斯特山区自然地理地质环境条件和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制订合理的产业结构,完善植树造林和合理选择生态重建地域单元等生态恢复重建措施.
- 韦复才周游游唐健生
-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退化生态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