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宝福
- 作品数:130 被引量:2,800H指数:3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新疆北部乌恰沟地区镁铁质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对地幔源区特征和深部过程的约束被引量:30
- 2006年
- 阿尔泰造山带东段的乌恰沟地区发育大量镁铁质侵入岩(岩脉或小岩体),包括闪长玢岩和具堆积结构的角闪辉长岩和橄榄辉长岩。锆石SHRIMP U-Pb同住素定年结果说明这些镁铁质岩浆的侵位时间为257.4±5.3Ma,与峨眉山玄武岩相近(259±3Ma)。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上,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和Ta,具K和Pb的正异常,LREE相对HREE富集,即具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它们之间还存在互补的地球化学特征,如闪长玢岩存在Ba、Sr、Eu、P和Ti的负异常,橄榄辉长岩具有Ba、Sr、Eu、P的正异常,而角闪辉长岩具有Ti的正异常。如果扣除围岩混染和后期流体交代的影响,这些岩石的Sr-Nd-Pb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因此闪长玢岩和两种辉长岩分别代表同源岩浆因结晶分离作用形成的演化岩浆和堆晶岩。乌恰沟晚二叠世镁铁质侵入岩和新疆北部早二叠世与铜镍矿有关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都具有与孤火山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被俯冲改造的陆下岩石圈地幔的地球化学特征。但是与后者相比,前者的Mg^#值、εNd(t)值和La/Nb比明显偏低,暗示存在软流圈地幔来源物质的显著贡献。综合阿尔泰乌恰沟地区镁铁质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特征,我们推测该区在晚二叠世存在地幔柱与岩石圈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
- 陈立辉韩宝福
- 关键词:岩石圈地幔地幔柱阿尔泰造山带晚二叠世
- 中国北方显生宙富碱侵入岩年代学和Nd、Sr、Pb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26
- 2002年
- 本文根据笔者十几年来对中国北方显生宙富碱侵入岩的年代学和Nd、Sr、Pb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得出:①中国北方显生宙富碱侵入岩主要形成于晚古生代和中生代;而早古生代和新生代罕见;②在华北地台区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富碱侵入岩的ε_(Nd)(t)均为负值;而兴蒙—北疆地槽区的ε_(Nd)(t)则为正值。在ε_(Nd)(t)-ε_(Sr)(t)图解上,前者投影点主要落在富集地幔演化趋势线附近,而后者投影点主要落在亏损地幔演化线附近。在地球不同区域铅模式图上,地台区钾长石铅投影点大部落在地幔演化线附近,而地槽区的则落在地幔与造山带演化线之间。以上事实说明华北地台区富碱侵入岩的物质来源与富集地幔关系密切,而地槽区的则与亏损地幔关系密切。同时也揭示出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华北地台区上地幔具有富集性,而兴蒙—北疆地槽区上地幔则具亏损性。
- 阎国翰牟保磊许保良何国琦韩宝福王式洸童英任康绪杨斌洪大卫乔广生许荣华张任祜储著银
- 关键词:显生宙富碱侵入岩年代学
- 阿尔泰中蒙边界塔克什肯口岸后造山富碱侵入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及其地壳生长意义被引量:72
- 2006年
- 塔克什肯口岸富碱侵入岩体是阿尔泰造山带典型的后造山岩体。本次锆石U-Pb定年给出^(206)Pb/^(238)U年龄286±1Ma(MSWD=0.05),代表其形成年龄。这为阿尔泰后造山岩浆作用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年代学证据。该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正长岩、石英二长岩、石英碱长正长岩、正长花岗岩,富钾、富钠、准铝,富集轻稀土、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与区内相邻的碱性花岗岩(A型花岗岩)在岩石学、地球化学方面不同。该岩体Sr初始值变化于0.7038~0.7040,ε_(Nd)(t)值为正值(+6.2~+6.3),Nd模式年龄T_(DM)为542~546Ma,与中亚造山带典型的高(正)ε_(Nd)(t)值花岗岩类似。而且,其ε_(Nd)(t)值远高于区内同造山花岗岩,也高于造山带内部同时期的Ⅰ-A型后造山花岗岩。依据岩体构造特征、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该岩体应为后造山岩体,在时空上可与蒙古南部碱性岩带对比,其形成可能与富集高场强元素的亏损地幔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重熔,并发生岩浆混合有关。这说明,在阿尔泰造山带后造山阶段,除了可能的俯冲下埋的年轻洋壳或岛弧物质外,还有新的幔源物质加入到地壳。这为中亚造山带后造山阶段陆壳垂向生长提供了一个新证据。同时,也为东北北部-蒙古南部碱性岩带向西沿入阿尔泰造山带提供了证据。
- 童英王涛V P Kovach洪大卫韩宝福
-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ND同位素后造山富碱侵入岩中亚造山带地壳生长
- 新疆东部-甘肃北山地区二叠纪玄武岩对比研究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40
- 2006年
- 通过对新疆东部三塘湖盆地、甘肃北山柳园地区以及邻区二叠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认识到新疆东部-甘肃北山地区及邻区二叠纪形成的系列断陷带内,同期产生的玄武岩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岩浆来源,其形成的统一动力学机制主要是可能由于造山带增厚的岩石圈大范围拆沉而导致的大范围亏损地幔部分熔融岩浆和源自上、下地幔边界的小型地幔柱岩浆的作用。这种地幔柱不是核幔边界深部地幔柱的成因,而可能是早期俯冲洋壳的分离掉落后,中亚造山带范围内可能在上、下地幔之间存在更广泛的部分熔融岩浆的原因。由造山带增厚岩石圈大范围拆沉作用而导致的大范围亏损地幔部分熔融岩浆和源自上、下地幔边界的小型地幔柱岩浆的作用,可能是中亚造山带二叠纪深部壳幔作用最壮观的表现方式,同时也以大范围玄武岩喷发、裂谷、大规模后造山幔源花岗岩和超镁铁岩的侵位以及大规模成矿作用而成为独特的“中亚型造山带”而有别于其它造山带。
- 赵泽辉郭召杰韩宝福王毅刘畅
- 关键词:二叠纪玄武岩
- 内蒙古西部英巴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 2014年
- 本文以内蒙古西部英巴地区一个典型剖面为例,开展了详细的构造解析和年代学研究,初步构建这一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岩浆事件框架。这一地区至少发育三期岩浆活动和三期构造变形事件。锆石U—Pb定年结果和前人的资料显示,三期岩浆活动分别为石炭纪(325~313Ma)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早二叠世(291~277Ma)的钾长花岗岩和中细粒花岗岩及早白垩世(约134~130Ma)的伟晶岩和石英二长岩。第一期构造变形事件为NWSE向挤压,发生在早二叠世之后,使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发生挤压变形,形成主体低角度北西倾的片麻理,局部发育同期褶皱,变形温度为450~600℃;第二期为NW—SE向伸展,大致发生在早白垩世,使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和片麻状钾长花岗岩发生中高温(450-650℃)的糜棱岩化作用,形成南东倾的低角度韧性剪切带,具有正断性质,后被伟晶岩脉切穿。第三期为NW—SE向伸展,发生在早白垩世之后,形成北西倾的中角度脆性正断层,断距2~10m,并使伟晶岩变形为碎裂岩。
- 周印章韩宝福徐钊任荣苏犁
- 关键词:构造岩浆作用
- 赤峰地区新生代玄武岩的基本特征及成因被引量:5
- 1998年
- 赤峰地区新生代玄武岩是中新世裂隙式火山活动产生的大陆溢流玄武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源区是软流圈上地幔。玄武岩是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过程联合作用的结果。先由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产生玄武质岩浆。但岩浆在上升到大陆地壳内一定深度的岩浆房时,发生部分橄榄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在部分熔融作用之后发生橄榄石分离结晶作用,可能是大陆溢流玄武岩的一种普遍现象。
- 韩宝福
- 关键词:拉斑玄武岩大陆溢流玄武岩中新世新生代
- 内蒙古达茂旗北部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角闪石^(40)Ar/^(39)Ar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1
- 2010年
- 内蒙古达茂旗北部的早古生代闪长岩侵入体产于包尔汉图-白乃庙岛弧带的西部,采用SHRIMP锆石U-Pb定年及角闪石40Ar/39Ar测年对其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学研究。两件闪长岩样品分别获得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453±3Ma和446.8±5.3Ma,角闪石40Ar/39Ar坪年龄为459.2±2.4Ma和442.9±4.2Ma。这为研究该时期弧岩浆作用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并表明该岩浆侵位后,经历了结晶并快速冷却的过程,可能揭示了本区岛弧带和华北板块碰撞的构造意义。
- 李建锋张志诚韩宝福
- 关键词:SHRIMP锆石U-PB年代学
- 山东山旺中新世硅藻土的纹层类型及成因被引量:8
- 2004年
- 山东临朐山旺地区中新世山旺组硅藻土极为发育。通过对该地区硅藻土纹层的研究 ,确定其分类和成因 ,为进一步确立年纹层的存在、利用其进行高分辨率测年、探讨高频古气候旋回奠定基础。山旺组硅藻土的单层纹层厚度一般为 10 0 μm左右。依据纹层的物质成分 ,单层纹层可分为硅藻纹层、有机纹层和粘土纹层三种类型。各类单层纹层组合成为明暗相间的层偶 ,层偶厚度一般为 10 0~ 4 0 0 μm ,常常表现为浅色的硅藻纹层逐渐向深色的粘土纹层或有机质纹层渐变过渡。纹层层偶可分为 :薄层硅藻纹层—有机质层偶 ,厚层藻纹层—有机质层偶 ,薄层粘土纹层—有机质层偶 ,厚层粘土纹层—有机质层偶和硅藻纹层—粘土纹层层偶。山旺组硅藻土中不同类型的单层纹层以及层偶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当时湖盆内粘土物质的沉积速率、硅藻的繁盛程度和有机物质的沉积和保存条件。
- 覃文圣刘建波韩宝福王宪曾李福昌
- 关键词:硅藻土纹层中新世
- 内蒙古西部呼伦陶勒盖地区花岗岩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1
- 2010年
- 靠近中蒙边界的内蒙古西部呼伦陶勒盖地区的中元古界和石炭系中产出数个花岗岩体,其中以英格特-巴格毛道岩体的出露面积最大,岩性变化显著,包括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含有围岩的残留体,并被年轻的花岗岩和伟晶岩等侵入。以前的资料显示该岩体是晚古生代形成的,而其他红色的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小岩体(如库楚乌拉和一连)是中生代形成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英格特-巴格毛德岩体的年龄为313±5Ma,相当于晚石炭世。原定为中生代的库楚乌拉和一连两个红色花岗岩体的年龄分别为277±2Ma和278±4Ma,相当于早二叠世,而侵入于英格特-巴格毛道岩体中的石英二长岩的年龄为130±2Ma,相当于早白垩世。晚石炭世花岗岩具有I-A型过渡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而早二叠世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属于铝质A型花岗岩。晚古生代花岗岩的共同特征是均以具正的εNd(t)值(0.90~3.43)为特征,具有新生地壳的性质,是内蒙古西部地区陆壳生长的标志。而早白垩世石英二长岩的εNd(t)值为-8.71,指示岩浆起源可能以壳源物质为主,有地幔物质参与。
- 韩宝福张臣赵磊任荣徐钊陈家富张磊周印章宋彪
- 关键词:花岗岩类锆石年代学同位素地壳生长
- 华北北部武川-康保地区中元古代晚期花岗岩类基本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1
- 2004年
- 华北板块北缘武川-康保地区出露的中元古代晚期花岗岩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类和二长花岗岩类,化学成分富SiO_2、K_2O,贫FeO、CaO、MgO,TiO_2,A/CNK平均大于1.1,具过铝质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Nb、Sr、P、Ti相对亏损,而Rb、K、Ta、Nd相对富集;轻重稀土较强分馏(La/Yb)_N=6.61~54.63,负铕异常明显,具有碰撞成因S型花岗岩特征。花岗岩呈东西向带状展布,并与北侧白乃庙(白乃庙群)和阜新旧庙(魏家沟岩群)中元古代古岛弧链及开原蛇绿混杂岩带平行,这表明该区中元古代晚期存在一个强烈的俯冲碰撞造山过程,同碰撞花岗岩带的存在无疑是该区中元古代造山带的重要标志,这一碰撞造山事件为华北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的拼合模式提供了最基本的制约条件。
- 张臣韩宝福
- 关键词:造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