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放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吉林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噬菌体
  • 3篇菌体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1篇单胞菌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阴性杆菌
  • 1篇原核表达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瘤
  • 1篇乳头瘤病毒
  • 1篇沙雷菌
  • 1篇铜绿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

作者

  • 5篇韩放
  • 4篇孙延波
  • 3篇逯茵茵
  • 2篇李菁华
  • 2篇李诗恒
  • 2篇周佳琦
  • 2篇徐花
  • 1篇卢佳睿
  • 1篇史红艳
  • 1篇李毅
  • 1篇张哲

传媒

  • 2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长春地区部分医院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检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长春地区部分医院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分布和类型,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琼脂稀释法筛选出阿米卡星与庆大霉素的耐药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耐药菌株所携带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类型。结果:69株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与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4.9%和87.0%,其中63株(91.3%)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基因类型包括aac(3)-Ⅰ、aac(3)-Ⅱ、aac(6′)-Ⅰb、ant(3")-Ⅰ和ant(2")-Ⅰ,阳性率分别为4.3%、81.2%、43.5%、33.3%和13.0%;而aac(6′)-Ⅱ基因为阴性。结论:本地区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主要以aac(3)-Ⅰ、aac(3)-Ⅱ、aac(6′)-Ⅰb、ant(3")-Ⅰ和ant(2")-Ⅰ5种类型存在,其中以aac(3)-Ⅱ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最为常见。合理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于降低细菌的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周佳琦卢佳睿徐花韩放孙延波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毒性噬菌体φPA-HF17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假单胞菌属的主要成员,为革兰染色阴性的非发酵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和水中,亦可存在于医院潮湿的环境内。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主要的致病菌之一。特别是...
韩放
关键词:噬菌体铜绿假单胞菌细菌耐药性
文献传递
粪肠球菌裂解性噬菌体φEn-ZZ8生物学特性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离粪肠球菌裂解性噬菌体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为噬菌体疗法应用于肠球菌感染提供依据。以粪肠球菌为宿主菌,用双层琼脂法从环境污水中分离出1株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pEn—ZZ8),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分析。透射电镜观察发现,φEn-ZZ8头部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直径约40nm;尾部呈丝状,长约200nm。吸附实验表明,在10min内超过90%的噬菌体可吸附至宿主菌细胞。一步生长曲线显示,yEn.ZZ8的潜伏期为15min,爆发期为40min,爆发量为150pfu/cell。yEn-ZZ8基因组对内切酶HindIU、EcoRV、NdeI、PstI、XbaI和SacⅡ敏感;基因组大小约为42kb。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至少可见14条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130000。φEn—ZZ8对26株粪肠球菌的裂解率达30.8%,其裂解活性在pH5~8和50-70℃条件下仍稳定。结果提示,φEn-ZZ8是一种裂解性强、裂解谱较宽、对温度具有耐受性的裂解性噬菌体,有望成为抗耐药性肠球菌感染的噬菌体生物制剂。
张哲李菁华逯茵茵韩放李诗恒孙延波
关键词:粪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噬菌体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密码子优化后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2014年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基因密码子优化后的原核表达系统,通过特异性抗体制备评价E7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人工合成优化后的HPV16 E7基因,利用特异引物扩增HPV16 E7基因。将E7基因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Al-c2X-E7,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E3后,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E7融合蛋白。纯化后的E7融合蛋白免疫动物,采用ELISA检测动物血清效价。结果 E7基因PCR产物的测序结果与优化后的目的基因序列比对一致。表达的E7融合蛋白经SDS-PAGE分析表明:在相对分子质量50 000处有特异性表达带,与预期相符。以E7融合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其血清效价可达1∶64 000。结论成功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MAl-c2X-E7可有效表达MBP-E7融合蛋白,E7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李菁华史红艳韩放逯茵茵徐国全于丽孙延波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16型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噬菌体对黏质沙雷菌感染BALB/c小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旨在观察噬菌体对黏质沙雷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为噬菌体疗法应用于细菌性感染提供依据。以黏质沙雷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噬斑法从污水中分离和纯化裂解性噬菌体。将最小致死量的黏质沙雷菌经腹腔感染BALB/c小鼠后,立即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噬菌体,观察动物的生存率并确定噬菌体的保护剂量。在动物感染后的不同时间(0、20、40、60和180min)观察噬菌体疗法对动物存活率的影响。将噬菌体和细菌同时或分别注射动物后,分析噬菌体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经噬斑法从污水中分离出1株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φSM9-3Y),电镜观察发现该噬菌体属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动物腹腔感染黏质沙雷菌并立即给予噬菌体后发现,当噬菌体的保护剂量为108 PFU/ml时,动物的存活率为100%。动物感染后40和60min给予噬菌体(1010 PFU/ml)治疗,动物的存活率为60%。药代动力学表明,将噬菌体和细菌同时注入动物体内,在6h内噬菌体的滴度维持在1010 PFU/ml。结果提示,噬菌体对黏质沙雷菌所致动物腹腔内感染的治疗是有效的,提示针对细菌性感染的噬菌体疗法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徐花李毅逯茵茵周佳琦韩放李诗恒孙延波
关键词:黏质沙雷菌噬菌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