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
- 作品数:21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养血补肾方对高度近视患者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研究养血补肾方对高度近视患者视野及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高度近视患者109例(212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105只眼)和治疗组55例(107只眼)。对照组予中药安慰剂口服,治疗组予养血补肾方口服。均治疗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查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的平均敏感度(MS)、平均缺损(MD)、丢失方差平方根(sLV)以及对比敏感度函数(CSF),并记录数据。结果(1)BCVA:2组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视野各指标:治疗组治疗前后MS、MD和sL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MS)=4.583,t_(MD)=5.625,均P=0.000,t_(sLV)=3.206,P=0.002),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MS)=5.361,t_(MD)=4.323,均P=0.000,t_(sLV)=3.512,P=0.001)。(3)CSF:治疗组治疗前后3 cpd、6 cpd、12 cpd和18 cpd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_(6 cpd)=3.047,P=0.003;t_(3 cpd)=6.575,t_(12 cpd)=3.792,t18 cpd=5.942,均P=0.000),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3 cpd、6 cpd、12 cpd和18 cpd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_(3 cpd)=9.093,t_(6 cpd)=16.177,t_(12 cpd)=20.958,t18 cpd=28.104,均P=0.000)。结论养血补肾方可以有效改善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功能。
- 林涛高君王颖亢泽峰吴宁玲庄曾渊杨剑英
- 关键词:视功能高度近视
- 从“肝肾同源”及“痰瘀同病”论治早期特发性黄斑前膜思路探析被引量:2
- 2024年
- “肝肾同源”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指肝血、肾精互生互化,精血同源,强调肝肾关系密切;“痰瘀同病”滥觞于《黄帝内经》“津血同源”理论,指痰和瘀乃津血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由朱震亨于《丹溪心法》首提“痰瘀同病”,强调痰瘀互生互化。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为影响老年人视力的常见眼底病,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药物。本虚标实为本病基本病机,以肝肾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临证基于肝肾同源、痰瘀同病理论,提倡肝肾同补、痰瘀同治,自拟经验方黄斑前膜方治疗早期IMEM可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 史随随祁宝玉罗越毅龙琰高君巢国俊
-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前膜肝肾同源痰瘀同病
- 《秘传眼科龙木论》内障眼病方剂遣方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秘传眼科龙木论》治疗内障眼病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将46首治疗内障眼病的方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金针术后的24首方剂;一类是用于治疗其它内障眼病的22首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对所录方剂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分析、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及四气五味分布统计。结果治疗内障眼病的46首方剂,共使用61味药物,用药总次数为358次,平均每方7.78味药。使用频次≥30%的药物有10味。用于金针术后方剂的核心组合药物是:防风、细辛、人参、车前子、黄芩、茺蔚子。用于其他内障眼病方剂的核心组合药物是:防风、细辛、人参、茯苓、车前子。结论《秘传眼科龙木论》选药多始载于唐及唐以前本草著作,药物自身多具有明目的功效,药性以甘、苦、辛居多。制方偏于寒凉,主要针对内障眼病肝气不通兼受风热的病机,立方本于《素问》"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及肝脏苦欲补泻的原则。代表了中医眼科早期治疗内障眼病方剂的组方原则及用药规律。
- 盛倩高君刘绍燕庄曾渊
- 关键词:内障眼病用药规律
- 养血补肾方对形觉剥夺性高度近视模型巩膜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建立豚鼠形觉剥夺性高度近视(FDM)模型,观察后极部巩膜的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及养血补肾方对高度近视超微结构的干预作用。方法取2周龄大的健康豚鼠,用半透明白色气球眼罩行右眼遮盖60d制备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通过光镜及电镜检查分析巩膜厚度及形态学的变化。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养血补肾方灌胃,15d后再行光镜和电镜检测。结果豚鼠右眼以半透明眼罩遮盖60d后成功制备剥夺性近视模型,与自身对照眼相比屈光度增加明显,遮盖前屈光度为(3.924±3.392)D,遮盖后(-2.583±2.9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模型眼的巩膜明显变薄,胶原纤维分布稀疏,直径变小,排列紊乱,细胞外基质增多,而对照眼巩膜胶原纤维直径分布均匀,细胞外基质少。治疗组模型眼显示巩膜胶原排列较为紧致,走行较规则。结论应用遮盖法对豚鼠施行长期单眼形觉剥夺会形成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巩膜明显变薄,结构紊乱,这些病理形态改变可能导致巩膜抗压能力降低,眼轴增长。因此阻止后巩膜延伸、增强巩膜抗力,对预防近视及阻止近视向高度近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养血补肾方能延缓巩膜重塑变薄的病理改变,高度近视患者定期服用对延缓其进展有一定帮助。
- 马小兵高君亢泽峰吴宁玲邢凯庄曾渊杨剑英
- 关键词:高度近视形觉剥夺性近视眼超微结构
- 驻景丸加减对早期特发性黄斑前膜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驻景丸加减对早期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33眼)早期IMEM患者予驻景丸加减口服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10°区域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注视情况及视物变形情况变化。结果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10°区域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注视稳定率高于治疗前(P<0.05),视物变形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驻景丸加减治疗早期IMEM,可改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区视觉敏感度,减轻视觉不适症状,促进患者视功能恢复。
- 高君巢国俊
- 关键词:黄斑变性视网膜疾病中药疗法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三七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三七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及文献补充获得三七的有效成分,并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收集其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等5个数据库检索RVO疾病靶点,并将三七成分靶点与RVO疾病靶点进行映射;利用STRING、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筛选出核心靶基因,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利用Sybyl-x 2.0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三七有效成分10种,涉及354种蛋白。RVO的疾病靶点有181个,其中9个是三七治疗RVO的潜在靶点。“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核心作用靶点包括VEGFA、EGFR等;通过GO及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参与RVO主要生物学过程28种,相关信号通路18条。三七治疗RVO潜在的分子机制与纤溶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关键信号通路包括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提示,三七主要活性成分DFV、Panaxydol等与VEGFA、EGFR等关键靶点有着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三七的多成分通过纤溶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及HIF-1等多条生物学信号通路,多靶点、多通路、多效应作用于视网膜,进一步发挥治疗作用,而VEGFA、EGFR等可能是潜在作用靶点。
- 史随随周剑罗越毅高君祁宝玉巢国俊
-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分子机制
- 先天性巨大黄斑缺损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郗某,男,6岁,因家长发现其视物姿势不正确,于2012年5月15日就诊于我院。父母非近亲结婚,既往身体健康,否认直系亲属患有此病,否认患有结核、梅毒等疾病。全身检查:全身未见明显异常,无手足发育畸形。专科检查:视力:右眼0.1,左眼0.6,矫正不提高。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晶状体透明,右眼视盘边界清,色淡红,C/D=0.3,
- 杨晓莉张红王海萍高君
- 关键词:黄斑缺损先天性病变
- 雷公藤多甙对兔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
-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动态观察中药雷公藤多甙对后房型人工晶体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雷公藤提供依据。方法成年青紫蓝兔16只,分为2组,每组 8只。实验组:晶体囊内摘除及睫状沟透巩膜缝线固定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组:人工...
- 高君
- 文献传递
- 《原机启微》用药规律及学术渊源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分析《原机启微》的方药规律,加深对其学术思想的理解,并探讨其与李东垣眼病用方的关系。方法:将《原机启微》的内服方剂,分内外障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其用药规律,并与李东垣眼病方剂用药规律进行比较。结果:《原机启微》用药相对集中,善用辛散,慎用苦寒。讲究气味厚薄,重视药物归经及引经报使。《原机启微》有1/3的方剂源于李东垣方。结论:从用药和制方上看《原机启微》深受李东垣学术思想的影响。通过对《原机启微》方剂的数据分析,有利于对其学术思想的理解和继承。
- 高君盛倩巢国俊庄曾渊
- 关键词:用药规律
- 下颌瞬目综合征
- 下颌瞬目综合征(Jaw-Winking syndrome)Marcus-Gunn 现象。又名上睑下垂合并 Marcus-Gunn 现象、下颌瞬目联带运动现象(Jaw-Winking phenomenon)。病例特点:检查...
- 谢立科镇华高君朱志荣张志芳郝小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