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透
  • 2篇血透患者
  • 2篇维持性
  • 2篇维持性血透
  • 2篇维持性血透患...
  • 1篇单采浆
  • 1篇毒性肝炎
  • 1篇队列研究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左氧氟沙...
  • 1篇氧氟沙星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动学研究
  • 1篇硬胶囊
  • 1篇软胶
  • 1篇软胶囊
  • 1篇沙星
  • 1篇凝聚胺

机构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阜阳市...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阜阳市第二人...
  • 1篇阜阳市疾病预...

作者

  • 4篇魏熹
  • 3篇曹瑞华
  • 2篇王丽
  • 1篇谈恒山
  • 1篇程国金
  • 1篇蒋萌
  • 1篇郑媛
  • 1篇叶冬青
  • 1篇居文政
  • 1篇储继红
  • 1篇吴婷
  • 1篇熊宁宁
  • 1篇许美娟
  • 1篇胡道军

传媒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盐酸左氧氟沙星软胶囊、硬胶囊和片剂的人体药动学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使用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并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软胶囊、硬胶囊和片剂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200mg盐酸左氧氟沙星后,采集不同时间点血样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左氧氟沙星线性范围为0.041~5.180mg/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0%。盐酸左氧氟沙星软胶囊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0.8±0.3)h;Cmax:(2.8±0.9)mg/L;AUC0-30:(14.7±1.8)mg·L-1.h;AUC0-∞:(15.4±1.9)mg·L-1.h;t1/2:(6.9±0.4)h。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软胶囊的药动学参数与硬胶囊和片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储继红居文政许美娟吴婷魏熹谈恒山蒋萌熊宁宁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软胶囊HPLC法药动学
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交叉配血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首次输血和多次输血后不规则抗体检测的阳性率,探讨微柱凝胶法(microcolumn gel test,MGT)和凝聚胺法(manual polybrene test,MPT)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GT和MPT对需输血的9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96例血透患者462例次交叉配血中,MGT法和MPT法配血相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MGT主侧次侧凝集62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全部阳性。并且随着输血的次数增加,MGT和MPT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均增加(P<0.01)。MGT检测总阳性率高于MPT(P<0.01)。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长期、多次输血后,会出现抗体的不规则性。在MGT中致敏红细胞会导致配血困难。结合MPT进一步了解凝集的性质,可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在MGT交叉配血次侧阳性的情况下,同时做MPT交叉配血具有很好的互补性。
曹瑞华胡道军王丽魏熹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
无偿献血对控制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病毒性肝炎的意义
2009年
曹瑞华魏熹王丽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丙型肝炎无偿献血
单采浆人群中HIV、HCV感染的历史性队列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了解既往单采浆人群中HIV/HCV共感染的流行特征;HCV合并感染对HIV感染者的影响;评估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既往单采浆献血员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检测HIV抗体、HCV抗体。并用χ2检验比较病死率和生存率。结果HIV/HCV共感染与单独HIV感染者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病毒治疗前后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IV/HCV共感染与HIV单独感染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HCV共感染可能增加HIV感染者发病的危险。对HIV/HCV共感染者给予更多关注。实施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应对艾滋病患者积极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曹瑞华郑媛程国金魏熹叶冬青
关键词:队列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