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世韵

作品数:85 被引量:632H指数:14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腹腔
  • 25篇腹腔镜
  • 17篇切除
  • 16篇肝癌
  • 14篇手术
  • 14篇切除术
  • 13篇胆囊
  • 13篇结石
  • 12篇胆管
  • 12篇细胞
  • 11篇胰腺
  • 11篇腹股沟
  • 10篇重症
  • 9篇胆囊切除
  • 9篇胰腺炎
  • 9篇腺炎
  • 8篇胆囊切除术
  • 8篇重症急性
  • 7篇引流
  • 7篇腹股沟疝

机构

  • 39篇暨南大学第二...
  • 26篇深圳市人民医...
  • 15篇暨南大学
  • 15篇暨南大学附属...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黄冈市中心医...

作者

  • 84篇鲍世韵
  • 53篇余小舫
  • 28篇刘嘉林
  • 22篇周汉新
  • 18篇郭跃华
  • 17篇郑锦锋
  • 16篇毕建钢
  • 14篇李明岳
  • 11篇张悦
  • 10篇帅建
  • 9篇张卓
  • 8篇吴海雄
  • 7篇孙枫林
  • 7篇陈阳
  • 6篇刘利平
  • 6篇刘嘉林
  • 5篇李军
  • 5篇王劲
  • 5篇马杨
  • 4篇佘志红

传媒

  • 5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腹部外科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广州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11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ERCP(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ST(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和/或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06年~2009年间420例肝外胆管结石行ERCP+EST或/和LC的患者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420例患者中成功行ERCP+EST碎石取石者398例,成功率94.7%,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52例,胰腺炎8例,十二指肠乳头出血1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未出现肠穿孔。57例患者既往已行胆囊切除,余363例患者中,185例行ERCP+EST取石术后序贯行LC,因胆囊三角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2例,5例LC后影像学复查提示胆总管残存结石,再次行ERCP取石。311例患者获得随访(6~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随访率74.0%,16例复发,复发率为5.1%。结论 ERCP+EST(或和)LC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是目前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复发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庄哲宏余小舫郑锦锋郑锦锋鲍世韵张悦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
胰腺癌的临床诊治探讨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总结胰腺癌临床诊治中存在问题 ,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进行探讨。方法 对 35例胰腺癌的首发症状、临床诊断、治疗及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中 6例能行胰十二直肠切除术 ,2 7例能行姑息性手术。 35例中自明确诊断时起 ,3月内死亡 1 2例 ,1年内死亡 31例 ,2年内死亡 3例 ,无存活超过 3年的病例。结论 临床上早期诊断出胰腺癌较为困难 ,晚期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低 。
帅建戴丽萍余小舫王劲鲍世韵郑锦锋刘嘉林
关键词:胰腺癌外科手术
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病变胆管的影像学转归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治疗前后受累胆管的影像学变化评估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6—2009年间符合条件的6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复查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根据手术方式分成A组(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肝部分切除术,8例),B组(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肝部分切除术+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术,16例),C组(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术,38例)。观察各组的影像学转归情况;将各特征因素进行分级赋值,累计每组手术前后的评分分值,判断疗效。结果:全组手术前后肝内胆管扩张率、肝外胆管扩张率、肝内胆管狭窄率分别为98.4%vs.79.0%,90.3%vs.67.7%,40.3%vs.29.0%;术后结石复发率为9.7%。3组术后的胆总管最大径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均P<0.05),A组手术前后肝内胆管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均明显小于术前(均P<0.05)。3组术后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均P<0.05),而3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B组手术前后评分差值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手术及胆道镜取石后,受累肝内外胆管大多未能恢复至正常状态。肝部分切除是对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理想术式。
庄哲宏余小舫郑锦锋张悦鲍世韵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
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附38例报告)被引量:26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诊肝动脉栓塞 (TAE)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近 10年来收治的 3 8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资料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急诊手术组及急诊TAE治疗组 ,比较 3组间的输血量、术后肝功恢复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急诊TAE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及急诊手术组比较 ,输血量少 ,术后肝功恢复率高 ,住院时间短和死亡率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P<0 .0 1)。结论 对于失去根治切除机会或不能耐受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患者 ,可首选急诊TAE方法 ,并且还可为一部分患者将来行二次根治切除手术创造机会。
刘嘉林李军鲍世韵余小舫
关键词:急诊肝动脉栓塞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
胆道镜治疗肝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胆道镜治疗肝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1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肝切除术后治疗方案分为术后胆道镜组(652例患者,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和保守治疗组(589例患者,门诊随访有症状时给予利胆和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结石治疗效果、狭窄解除效果和并发症治疗效果,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结果术后胆道镜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96.63%(630/652),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的76.23%(449/5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407,P〈0.05)。术后胆道镜组患者共发现胆管狭窄1237支,其中膜状狭窄(狭窄段〈2mm)698支、短管状狭窄(2mm≤狭窄段≤5mm)529支、长管状狭窄(狭窄段〉5mm)8支、“门缝样”狭窄(其内大量结石)2支;狭窄解除率为99.35%(1229/1237),6支长管状狭窄和2支“门缝样”狭窄未能解除。保守治疗组患者共发现胆管狭窄986支,狭窄解除率为80.43%(793/9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8.994,P〈0.05)。术后胆道镜组中9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5例胆道大出血患者(碎石电极击穿胆管壁3例、球囊扩张2例)出血量均〉1500ml,通过球囊压迫止血,其中1例反复出血3次,在第3次出血停止后行出血胆管所在肝叶切除术而治愈。肝内重症胆管炎2例,经过急诊胆道镜治疗,解除胆管梗阻而治愈。窦道形成不全2例,均为80岁以上患者,经十二指肠镜放置胆管塑料支架管后治愈,但肝内胆管结石未能取出。结论肝切除术后规范的胆道镜治疗能有效解除肝内胆管狭窄,取尽结石。
郭跃华张卓马杨鲍世韵余小舫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病肝内胆管狭窄胆道镜检查
超声引导徒手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被引量:6
2015年
总结超声引导徒手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经验。回顾分析实施该术式的68例细菌性肝脓肿病例。所有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并引出大量脓液,无严重并发症。67例取得满意疗效,1例高龄患者死于脓肿继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超声引导徒手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方便、安全、高效、微创等优点,可单人操作且设备条件要求不高,对于危重患者可行床边手术,值得推广普及。
陈阳鲍世韵孙枫林余小舫
关键词:肝脓肿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徒手穿刺
C-Fe@CN-CN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笼壳聚糖微球(C-Fe@CN-CN),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C-Fe@CN-CN,测定其表征,观察其体外释药行为。采用MTT法检测C-Fe@CN-CN对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效应;计算IC50,绘制生长曲线。结果C-Fe@CN-CN球形圆整,平均粒径(2 0 7±2 1)nm,载药量为(1 1.4 0±1.3 1)%。C-Fe@CN-CN的体外释药行为包括快速相和平稳相两阶段,可持续5 d。C-Fe@CN-CN对人肝癌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作用2 4 h时抑制效应低于原药,作用4 8 h和7 2 h时抑制效应等同于原药。C-Fe@CN-CN的2 4,4 8,7 2 h IC50分别为1 3 5,1 8.8 4,6.0 9μg/mL。空白微球对肝癌细胞增殖无影响。结论C-Fe@CN-CN具有长循环和肿瘤组织滞留潜能,磁靶向性强,可缓释药物。体外能有效地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空白微球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郭跃华李富荣桂玲韩涛鲍世韵周汉新
修订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标准早期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预后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 ,SIRS)在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 tis ,AP)中的发生情况 ,尝试建立修订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Modified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 ,MSIRS)标准 ,应用MSIRS早期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 ,SAP)及其预后。方法 收集我院 1998年 1月~2 0 0 2年 2月收治的 2 81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 ,统计分析轻型急性胰腺炎 (Mildacutepancreatitis ,MAP)和SAP患者发病 48小时内的SIRS指标水平 ;修改SIRS标准水平 ,探索MSIRS标准早期判断SAP的优越性以及和SAP预后间的关系。结果  ( 1)SIRS在AP中总发生率为 41.2 %,其中MAP发生SIRS为 18.1%,SAP则 10 0 %发生SIRS ;( 2 )建立MSIRS标准 :T >38℃ ,P >110次 /min ,R >2 2次 /min ,WBC >15 .0× 10 9/L ,符合 2项或 2项以上者 ,判断为SAP ;( 3)与临床诊断金标准比较 ,MSIRS标准早期判断出SA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1.89%、93.6 2 %、93.13%、85 %和 96 .7%。 ( 4 )SAP患者除胰腺并发症外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ARD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drome ,MODS)及?
刘嘉林鲍世韵余小舫马杨
关键词: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急性胰腺炎预后
超声引导徒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危重胆囊炎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总结床边普通超声探头引导徒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危重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5例实施该术式的患者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并持续引出多量胆汁,无严重并发症。83例取得满意疗效,2例高龄患者死于重症感染继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床边普通超声探头引导徒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具有方便、安全、高效、微创等优点,可单人操作且设备条件要求不高,能为危重胆囊炎患者创造二期手术条件,值得推广普及。
陈阳鲍世韵余小舫
关键词:胆囊炎超声引导徒手穿刺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结合腹股沟疝应用解剖学的进展谈临床实习教学的改进被引量:3
2005年
刘嘉林周汉新余小舫鲍世韵李明岳毕建钢
关键词:腹股沟疝应用解剖学教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