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学福
- 作品数:415 被引量:4,728H指数:39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院士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92
- 2003年
- 模糊综合评价是对许多综合问题进行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环境、采矿等工程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目前较为流行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分析 ,指出了其取大取小算法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存在的不合理性 ,给出了改进算法 ,并引入综合评分方法作为最终评价结果。应用实例表明 。
- 熊德国鲜学福
- 美姑河流域牛牛坝公路泥石流灾害防治被引量:11
- 2009年
- 牛牛坝公路泥石流属于粘性泥石流,沉积区洪积扇典型,沉积物淤埋厚度12~25 m,泥石流在沉积区冲淤变动、加积特性显著,爆发周期3~5a。提出了泥石流隧道治理技术,拟定了治理结构方案,并进行了结构计算。以泥石流隧道附近的泥石流沟为对象,运用流-固耦合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泥石流初始状态及峰值流量状态泥石流隧道及邻近泥石流沉积物内大主应力的变化规律,发现泥石流隧道顶部泥石流峰值流量出现8 s以后沉积物及隧道结构内的大主应力才达到峰值。治理工程于2003年底修建完成,4a来经历了2次泥石流检验。现场观测发现,该防治工程治理效果显著。
- 陈洪凯唐红梅鲜学福
- 关键词:道路工程
- 碳分子筛的微结构表征被引量:10
- 2008年
- 综述了国内外表征碳分子筛(CMS)微结构包括微孔结构、表面形态与形貌的主要方法。详细介绍了表征CMS微孔结构所借助的主要吸附理论模型的特点及其在解析CMS微孔结构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各种模型的优势与不足。同时,还对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在CMS表面形态及形貌表征的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 刘克万辜敏林文胜鲜学福曾来
- 关键词:碳分子筛微孔结构
- 砚石台煤矿采掘工作面动力现象预测预报的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根据砚石台煤矿采掘工作面动力现象的特征,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模糊数学预测预报系统,并对该矿动力现象进行了预测预报。通过初步应用表明,采用该方法对采掘工作面动力现象进行预测预报是可行的。
- 尹光志鲜学福白云彪李贺任尚强
- 关键词:矿井动力现象采掘工作面
- 煤的结构模型及其电极化特征的研究被引量:3
- 1996年
- 研究了采自四川鱼田堡、南桐和青年等三个煤矿的煤样的大分子结构,建立起了煤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煤在外电场的极化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转向极化和空间极化是引起通过煤样中的电流发生衰减的本质原因,且空间极化是煤极化的主要形式。
- 杜云贵鲜学福任震张广洋
- 关键词:煤煤结构大分子极化
- 循环载荷作用下周期充水岩石变形规律的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针对三峡库区所面临的周期蓄、排水而带来的重大工程实际和理论问题,在综合阐述国内外在有关循环载荷作用下岩石疲劳变形损伤破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岩石变形全过程曲线的4个基本阶段及其相应3个特征点角度,提出了探讨循环载荷作用下周期充水岩石变形损伤演化规律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为正确认识岩体在周期性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进而科学地评价工程岩体的长期稳定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 许江鲜学福王鸿
- 关键词:循环载荷岩石
- 缓倾角层状岩体边坡链式演化规律被引量:21
- 2009年
- 砂岩—泥岩及灰岩—泥岩等软硬相间的缓倾角层状岩体边坡呈现多台阶倒梯形特征.运用地貌学方法揭示了缓倾角层状岩体边坡链式演化规律,包括危岩块从坡脚向坡顶逐渐形成、崩落演化的微观链和从边坡临空面逐渐向山体内部阶段性后退的宏观链,可分为仅有一个宏观链的简单模式和多个宏观链同时存在的复合嵌套模式.泥岩和砂岩、灰岩等软硬岩石之间的差异风化孕发了陡崖底部的岩腔,内部泥岩的应力风化加速了岩腔发育.岩腔是链式演化规律的源动力,将边坡链式演化机制分为岩腔形成机制、基座压裂破坏机制和危岩坠落机制.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第一个微观链危岩体后部主控结构面顶端开裂与岩腔深度之间的量化关系.
- 陈洪凯唐红梅鲜学福
- 关键词:岩石力学
- 煤的表面分形及其随压力的变化被引量:5
- 1999年
- 煤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物质,可以用分形维数定量表征其微孔特征.用孔度法处理不同煤的吸附数据,发现分形维数能反映煤的表面结构遭受破坏的程度.在煤的变质系列中,中变质程度煤的分形维数最小.
- 辜敏陈昌国张代钧鲜学福
- 关键词:分形维数煤微孔结构
- 考虑基质收缩效应的煤层气应力场-渗流场耦合作用分析被引量:16
- 2010年
- 在煤层气的初级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取较高的生产率,需要降低储层压力,储层压力下降对于煤层气的渗透率具有两个相反的效应:(1)储层压力下降,有效应力增加,煤层裂隙压缩闭合,渗透率降低;(2)煤层气解吸,煤基质收缩,煤层气流动路径张开,渗透率升高。Shi和Durucan、Palmer-Mansoori以及Gray等都建立了包含了基质收缩效应以及有效应力的影响的渗透率模型,其模型都基于以下两个关键假设:煤岩体处于单轴应变状态以及竖向应力恒定。为了检验上述两个假设的合理性,建立了一个考虑基质收缩效应以及渗流场-应力场耦合作用下的煤层气流动模型,对煤层气初级生产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进行了耦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单轴应变的假设具有合理性,而竖向应力是随指向生产井的应变梯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对于渗透率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竖向应力恒定的假设可能导致渗透率预测出现误差;上述渗透率模型都可能低估煤层气初级生产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
- 周军平鲜学福姜永东李晓红姜德义
- 关键词:煤层气有效应力渗透率
- 模拟的煤层气在活性炭吸附柱上穿透曲线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3年
- 测量了模拟的煤层气(CH4/N2混和气体)在T103活性炭吸附柱上的穿透曲线;建立了等温、非等速、非线性等温线的吸附柱动态行为的数学模型,计算的穿透曲线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
- 辜敏鲜学福
- 关键词:活性炭煤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