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超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沙质海岸
  • 2篇生态场
  • 2篇农田林网
  • 2篇林网
  • 2篇空间异质性
  • 2篇海岸
  • 2篇黑松
  • 1篇雪豹
  • 1篇滩区
  • 1篇桃产业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气候
  • 1篇气候效应
  • 1篇综合评价
  • 1篇胁迫
  • 1篇模糊综合评价...
  • 1篇环境梯度
  • 1篇黄泛平原
  • 1篇黄河

机构

  • 5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山东省林业科...
  • 2篇济南市林业局

作者

  • 6篇黄超
  • 3篇许景伟
  • 3篇李传荣
  • 2篇周振
  • 2篇王晓磊
  • 2篇张丹
  • 1篇邴贝贝
  • 1篇程玲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中国园艺文摘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黄泛平原小网格农田林网的风场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有效控制黄泛平原风沙危害对于农业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黄河滩区3种主林带林龄(分别为4 a、6 a和8 a)的等面积小网格(分别记为网格1、2、3)农田林网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多点观测,研究网格内风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防护效能。结果表明:主林带树高或林龄对林网内风速的变化有较大影响,防风效能和防护面积随着主林带树高的增加而增大。林网内风速的半方差函数分析表明,3种网格内风速理论变异模型分别为高斯模型、球型模型和球型模型,而且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其自相关性大小和空间连续性与主林带林龄密切相关,表现为网格1<网格2<网格3。以降低风速30%~50%为标准确定有效防护面积,3种网格的平均有效防护面积比分别为31.0%、40.7%和46.7%。总体上,相同面积林网的防护效能随林带树高增大而增大。研究成果可为农田林网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邴贝贝李传荣许景伟黄超程玲
关键词:农田林网生态场风场空间异质性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雪豹栖息地适宜性研究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全国首个国家公园试点,是世界雪豹连片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致使三江源国家公园雪豹栖息地破碎、质量下降,给雪豹物种以及区域环境的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对三江源国家公园雪豹栖息地...
黄超
黄河下游滩区农田林网综合气候效应场的研究
目前,农田林网的结构与功能一直是我国农田防护林研究与应用的核心问题。如何科学调控农田林网的网格和林带结构,是充分发挥林网的综合防护效应的关键。本文基于“生态场”的理论与方法,以黄河下游滩区农田林网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不...
黄超
关键词:农田林网生态场空间异质性
文献传递
沙质海岸黑松分枝格局特征及其抗风折能力分析被引量:26
2011年
沙质海岸空间梯度上环境差异较大,黑松(Pinus thunbergii)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树冠结构变化也很大。为揭示黑松树冠结构与环境间的适应机制,在山东省胶南市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距海岸线0-50、200-250和400-450m梯度内各设置1个样带,记为带I、带II、带III,采用枝构型的理论和方法,对黑松的分枝格局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模拟自然风法测定了黑松枝条的抗风折能力。结果表明:1)在海岸梯度上黑松分枝格局差异较大,随着距离海岸越来越远,黑松各级枝的分枝长度、总体分枝率均逐渐增大,而枝径比和逐步分枝率逐渐减小,各级分枝角度表现为带I>带III>带II。2)带I树冠背风面与迎风面相比,分枝长度、分枝角度、分枝数量、枝条干枯率分别是迎风面的1.62、1.38、2.65和0.59倍,随着距离海岸越来越远,这种不对称性逐渐减弱,至带III树冠基本对称。3)海风是影响带I分枝角度偏转、枝条干枯和冠型不对称现象的主要原因。4)带III枝条的抗风折能力高于带I,且两个样带模拟风速与枝条所承受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均符合逻辑斯蒂方程,相关系数R2均达0.97以上。该研究揭示了不同海岸梯度上黑松分枝格局的形成机制及其抗风折能力,可为沿海黑松防护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张丹李传荣许景伟刘立川周振王晓磊黄超
关键词:环境梯度黑松沙质海岸
沙质海岸灌化黑松对蛀食胁迫的补偿性响应被引量:3
2012年
黑松(Pinus thunbergii)在特定的沙质海岸环境中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灌化树形。由蛀食胁迫诱发的黑松补偿性响应是其自我保护和适应不良环境的一种重要机制,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通过比较蛀食前后植株补偿性生长特征的变化来阐明补偿性响应的机理及其在灌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蛀食胁迫后,当年和次年枝的数量明显增加,且对当年枝的影响大于翌年枝,可见这种补偿响应具有持续性,但强度有减弱的趋势。同样,叶构件的补偿响应也具有持续性但强度差别不显著。(2)当年枝和叶构件的补偿性生长与其在1年枝上的位置密切相关,蛀食后近顶端枝和叶长度分别为未蛀枝上同部位的1.75与1.43倍,而近底端补偿性生长不明显。(3)在密度效应的影响下,蛀食枝的芽死亡率上升5.4倍,营养芽产量上升1.55倍,而生殖芽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蛀食胁迫诱发的补偿性响应更倾向于投资营养生长。(4)主枝遭蛀食胁迫停止生长后,分枝数增多,枝计盒维数增加25%。树冠计盒维数随枝条受害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两者呈"后峰型"曲线函数关系。(5)枝和叶构件的总生物量在两条件下差异不显著,属等量补偿性生长。本研究认为:灌化黑松响应蛀食胁迫的补偿性生长机理可用顶端优势去除理论解释,且具有持续效应,这种枝构型改变方式将最终导致黑松灌化形态的形成;同时,补偿性响应还包括芽命运和计盒维数的变化。因此,可将芽命运和计盒维数作为反映植物补偿性生长的指标。
周振李传荣许景伟刘立川张丹黄超王晓磊
关键词:沙质海岸黑松补偿性生长构筑型
济南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年
文章分析济南市范围的核桃种植、加工现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一个时期核桃产业发展的具体方向和建设重点。
白瑞亮黄超李秀梅
关键词:核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