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霞

作品数:19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电针
  • 7篇神经根
  • 7篇神经根型
  • 7篇神经根型颈椎...
  • 7篇颈椎
  • 7篇颈椎病
  • 7篇根型颈椎病
  • 6篇调气
  • 5篇针灸
  • 5篇灸治
  • 4篇针灸治疗
  • 4篇CSR
  • 3篇调气法
  • 3篇失眠
  • 3篇细胞
  • 3篇IL-6
  • 2篇电针治疗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抑郁

机构

  • 19篇广西中医药大...
  • 15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9篇黄霞
  • 16篇粟胜勇
  • 5篇赵骏
  • 4篇陈霞
  • 3篇李妮娜
  • 2篇杨玉凤
  • 2篇周蓓
  • 2篇邹德芳
  • 2篇黄云龙
  • 1篇邱菊
  • 1篇倪琦

传媒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JAK/STAT-SOCS负反馈调节通路探讨电针远端腧穴对CSR大鼠的镇痛机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基于JAK/STAT-SOCS负反馈调节通路探讨电针远端腧穴对CSR大鼠镇痛机制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20只。采用手术方法将尼龙渔线放至大鼠C6-7、T1神经根腋下复制CSR模型(空白组除外)。电针组大鼠造模后第3天开始电针双侧合谷、太冲穴,每天1次,每次20min。治疗后对3组大鼠采用YLS-3E型痛分析仪测量机械性痛阈,运用Real-TimePCR法检测CSR大鼠脊髓及神经组织SOCS1、SOCS3mRNA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IL-1β、IL-6含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的痛阈值较空白组下降(P<0.05);治疗后电针组大鼠的痛阈值较模型升高(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SOCS1、SOCS3的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5);IL-1β、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SOCS1、SOCS3的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5);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远端腧穴对CSR大鼠具有镇痛作用,电针通过上调JAK-STAT信号通路中相关负反馈调节因子SOCS1、SOCS3mRNA,进而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可能是其实现镇痛效应的机制之一。
黄小珍粟胜勇覃忠亮黄霞陈舒
关键词:电针JAK-STAT信号通路
基于ERK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镇痛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2
2020年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模型大鼠脊髓及神经根组织神经细胞自噬小体的变化及p-ERK的表达情况,探讨基于ERK信号通路介导电针颈夹脊穴对CSR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颈椎插线法构建CSR模型大鼠,并于造模后第3天进行干预,模型组予每日抓取1次,针刺组取双侧颈2/3(C2/3)、颈6/7(C6/7)节段颈夹脊穴进行普通针刺,电针组在此基础上以一侧穴位为一组进行电针干预,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干预7 d后处死。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外周神经机械性痛阈,取压线处脊髓及神经根组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神经细胞自噬小体的变化,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ERK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及电针组外周神经机械性痛阈、p-ER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加;与针刺组对比,电针组外周神经机械性痛阈、p-ERK蛋白表达升高(P<0.05),自噬小体数量增多。结论电针颈夹脊穴对CSR大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通过ERK信号通路调节神经细胞自噬,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以修复损伤神经根可能是实现其镇痛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黄霞粟胜勇陈舒黄小珍覃美相蒋香玉母叶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电针颈夹脊穴ERK信号通路
医学生对中草药作为膳食补充剂的社会认知程度调查与分析
2014年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中草药作为膳食补充剂的社会认知程度,从医学生的角度了解其中的价值,为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对广西中医药大学不同年级专业的在校医学生采用整群随机问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在校医学生对中草药的关注程度比较集中,对于中草药作为膳食补充剂的用途仍不甚了解。结论:加强在校医学生对中草药的认识和关注程度,深入推广中草药作为膳食补充剂的价值,充分挖掘中草药的社会存在价值和药效价值势在必行。
杨玉凤何嘉玉黄霞邹德芳周蓓
关键词:医学生中草药
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了解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方法: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症状的发病机制,通过对近年来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分析,对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进行归纳。结果:电针能有效地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减少炎性物质的浸润、改善循环、消除血肿、提高机体痛阈、抑制痛觉信息的传导、修复损伤的神经根等。结论: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主要是缓解神经根的压迫、减少炎性物质的浸润、调节神经对伤害性信息的传导及表达。
黄小珍粟胜勇覃忠亮陈舒黄霞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电针
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总结近五年来电针及电针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状况。方法:对电针及电针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本病的文献进行总结归纳。结果:单纯电针,以及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牵引、推拿、中药、刮痧等综合疗法均能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结论:电针以及电针为主的综合疗法能明显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根性症状,临床上值得推广。
黄霞粟胜勇黄小珍陈舒邱菊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电针疗法
基于JAK-STAT/SOCS信号通路交互作用探讨“调气”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观察CSR大鼠JAK-STAT/SOCS信号通路交互作用方式及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探讨"调气"电针对CSR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20只。采用颈椎插线法构建CSR大鼠模型(空白组除外);造模后第3天开始干预,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每日抓取1次,电针组针刺双侧合谷、太冲穴,每天1次,一次20min,干预7天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机械痛阈测定,取压线处脊髓及神经根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IL-6、PGE2含量,免疫共沉淀法检测SOCS1与JAK1、SOCS3与STAT3蛋白相互作用。结果模型组痛阈低于空白组(P<0.05);电针组痛阈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脊髓及神经根组织IL-6、PGE2含量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和模型组比较,脊髓及神经根组织IL-6、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5)。经SOCS1抗体免疫沉淀的组织细胞裂解液中检测到JAK1,经STAT3抗体免疫沉淀的组织细胞裂解液中检测到SOCS3,反向免疫共沉淀验证亦成立,说明SOCS1与JAK1、SOCS3与STAT3存在结合。结论 "调气"电针对CSR大鼠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与负反馈因子SOCS直接结合进行交互作用以减少炎症因子达到镇痛作用。
陈霞粟胜勇黄云龙赵骏李妮娜黄霞陈舒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电针IL-6
健脾调神法针灸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观察健脾调神法针灸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调神法针灸治疗方案,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进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PSQI评定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各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1个月后随访、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的PSQI评分与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远期疗效仍显著,对照组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效果欠佳。结论:健脾调神法针灸治疗中风后失眠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失眠症状,无明显副作用,远期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黄霞粟胜勇陈舒黄小珍
关键词:中风后失眠针灸
针灸辨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概况被引量:6
2017年
分析近5年来针灸辨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文献报道,概述采用综合辨证法、脏腑辨证法、经络辨证法、气血辨证法及致病因素辨证法等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情况,为提高临床疗效和指导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陈舒粟胜勇陈霞黄小珍黄霞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辨证方法针灸
不同灸量麦粒灸对CSR模型大鼠相关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灸量麦粒灸对CSR模型大鼠相关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的影响,探讨麦粒灸干预CSR的量效机制。方法:(1)采用SPF级雌雄各半Wistar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麦粒灸3壮组、麦粒灸6壮组、麦粒灸9壮组5组各12只;(2)造模成功后,选用直径约0.5 cm、高约0.5 cm的圆锥形艾炷分别对3、6、9壮组大鼠大椎穴进行施灸,每日1次,连续施灸7 d;(3)相应时间后处死取大鼠脊髓、神经根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组织IL-1β、IL-6的浓度。结果:(1)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压线处脊髓、神经根组织IL-1β、IL-6浓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干预后,麦粒灸组大鼠压线处脊髓、神经根组织IL-1β、IL-6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麦粒灸6壮组对IL-1β、IL-6调节作用优于麦粒灸3壮组、9壮组(P〈0.01)。结论:不同灸量的麦粒灸均具有调节颈椎病神经根损伤后相关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释放的作用,其中6壮组的调节作用优于3壮组与9壮组。
李妮娜粟胜勇赵骏陈霞黄小珍黄霞陈舒
关键词:麦粒灸IL-1ΒIL-6
“健脾调气法”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中风后轻中度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调气法”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肝郁脾虚型中风后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肝郁脾虚型中风后轻中度抑郁症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
黄霞
关键词:针灸肝郁脾虚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