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高辉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隧道
  • 4篇隧道式锚碇
  • 4篇锚碇
  • 3篇悬索
  • 3篇悬索桥
  • 2篇损伤度
  • 2篇阈值研究
  • 2篇公路
  • 2篇公路隧道
  • 2篇安全阈值
  • 1篇地段
  • 1篇悬索桥锚碇
  • 1篇岩溶
  • 1篇岩溶地段
  • 1篇岩石力学
  • 1篇振动
  • 1篇溶洞
  • 1篇松动圈
  • 1篇围岩
  • 1篇围岩松动圈

机构

  • 5篇长沙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黎高辉
  • 3篇吴从师
  • 2篇郭云开
  • 2篇肖勃
  • 1篇张玲

传媒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变位规律的锚碇隧道围岩损伤度安全阈值研究
相对于重力锚,隧道式锚碇能显著的降低工程造价,近年来在工程实践中获得足够重视并被逐步推广。然而,与隧道式锚碇相关的专项研究开展得不多、可参考的经验较少,制约了该种形式锚碇的使用,本文的初衷就是在此方面作一个有益的尝试。 ...
黎高辉
关键词:安全阈值隧道式锚碇
文献传递
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和下穿公路隧道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结合矮寨悬索桥的工程实践,采用MIDAS/GTS对茶洞岸锚碇和下穿公路隧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开挖阶段锚-隧相互作用程度具有不对等性,即锚-隧影响大于隧-锚影响。在设计大缆拉力荷载作用下,下穿隧道的存在明显地改变了锚碇附近围岩的位移分布,导致锚碇附近围岩节点位移曲线发生整体下沉、旋转,并产生最大达0.76mm的竖向附加位移。锚碇附近围岩竖向位移受下穿隧道影响较为显著,而水平向位移受影响相对较弱。对于锚碇隧道而言,下穿隧道单次爆破引起振动较小,距离爆心40m范围以外围岩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小于2cm/s,与实测资料吻合。工程项目现场的爆破振动监测及围岩波速测试成果显示:下穿隧道爆破掘进对40m以外围岩的振动效应可以忽略。
黎高辉黎高辉吴从师韦晓阳黎晨
关键词:隧道式锚碇下穿隧道
悬索桥锚碇隧道爆破开挖的围岩累积振动效应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结合矮寨悬索桥锚碇隧道的爆破施工,通过围岩的声波测试得到围岩损伤度和松动圈范围在不同等级的爆破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发育规律,探讨围岩累积损伤程度和振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引起岩体损伤度累计效应的阈值,较为完整地描述了爆破冲击荷载作用下围岩损伤度和松动圈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得出合理的爆破振动速度的控制指标。结果表明:锚碇隧道的爆破施工不但要控制单次爆破对围岩的扰动,更重要的是,应考虑围岩在频繁的近距离爆破作用下产生的累计振动效应并加以控制。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在3~6cm/s时,最大围岩松动圈厚度约为2.3m,围岩平均损伤度约为0.15。当测点处围岩的振动速度小于2cm/s时,围岩的损伤度积累不明显,可视为爆破振动累积损伤阈值。
吴从师黎高辉郭云开王琪肖勃
关键词:隧道式锚碇爆破振动围岩松动圈损伤度悬索桥
基于变位规律的悬索桥锚碇隧道围岩损伤度安全阈值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结合矮寨悬索桥隧道式锚碇的爆破施工,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不同损伤度条件下隧道式锚碇变位特征分析模型群,得到不同损伤度条件下隧道式锚碇位移特征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缆拉力的作用下,模型以竖向和沿桥轴向的位移为主,作用表现为使锚碇沿大缆拉力方向滑移和竖直向上抬升。在损伤度D=0.1,0.4条件下隧道式锚碇位移特征曲线存在2个拐点;当损伤度D=0.2时,曲线为单峰值曲线,两锚碇附近围岩位移场分布均匀,锚碇隧道围岩对大缆拉力的分担、传递效率较高;而当损伤度D≥0.3时,以左右锚碇为中心,不同损伤度条件下隧道式锚碇位移特征曲线上出现两个峰值点,两锚碇的位移场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独立性、位移等值线逐步分离;D≥0.6时,锚碇位移大幅增加,两锚碇的位移场完全分离。鉴于以上结论,可以考虑将损伤度D=0.2作为锚碇隧道围岩损伤度安全阈值Dcr,D=0.6作为锚碇失稳破坏的临界值Dur。
黎高辉吴从师邓泷波
关键词:岩石力学隧道式锚碇损伤度安全阈值
公路隧道岩溶地段施工监测及其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吉首-茶洞高速公路坡头隧道右洞YK15+550-YK15+510段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与隧道轴线近似平行的溶洞、溶蚀裂隙带,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严重影响了隧道的安稳性。鉴于此,在此段增设监控量测断面,文章在分析量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了围岩收敛和施工过程中支护衬砌结构受力状况的特征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措施,从而达到控制围岩变形和安全通过溶洞、溶蚀裂隙带的目的。
郭云开肖勃黎高辉张玲
关键词:隧道监控量测溶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