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斌 作品数:9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NIS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研究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术后131I治疗效果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挑选三阴性乳腺癌(TNBC)3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挑选3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和上述三阴性乳腺癌的癌旁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IS蛋白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表达差异。结果 NIS蛋白在non-TNBC组、TNBC组及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22/30)、66.7%(20/30)、6.7%(2/30),NIS在TNBC组和non-TNBC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和癌旁组织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non-TNBC组和癌旁组织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NIS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强表达,提示NIS介导的131I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丁斌 刘金彪 苏书娟 蔡向前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NIS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 2011年 目的研究钠碘同向转运体(Na+/I-symporter,NIS)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术后131I治疗效果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挑选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3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挑选3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和上述三阴性乳腺癌的癌旁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IS蛋白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表达差异。结果 NIS蛋白在non-TNBC组、TNBC组及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66.7%、6.7%,NIS在TNBC组和non-TNBC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和癌旁组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n-TNBC组和癌旁组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S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强表达,提示NIS介导的131I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刘金彪 丁斌 苏书娟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早期肾细胞癌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边距选择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早期肾癌(pT1)行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切除范围。方法选取我院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标本45例,肿瘤最大直径≤7 cm,标本逐层切开,观察原发灶及假包膜外癌灶分布范围。结果 45例肾癌假包膜外侵犯5例(11.1%),5例中测距分别为1 mm(pT1b,G1),2 mm(pT1a,G2),2 mm(pT1b,G2),5mm(pT1b,G3),7mm(pT1b,G3)。包膜外侵犯与肾癌分级显著相关(P<0.05)。结论 pT1a肾癌的安全切除边距可为0.5 cm以内肾实质,pT1b肾癌的安全切除边距为0.5~1.0 cm以内肾实质,但术前准备应予充分评估。 李园 张建国 杨延辉 丁斌关键词:肾细胞癌 肾部分切除术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用CAF和TAC化疗方案治疗60例Ⅱb~Ⅲc期乳腺癌3,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完成3个疗程。新辅助化疗CAF组:5-氟尿嘧啶500 mg/m2第1、8天持续4 h静脉注射,吡柔比星50 mg/m2第1天静脉注射及环磷酰胺500 mg/m2第1、8天静脉注射;TAC组: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持续3 h静脉注射,吡柔吡星50 mg/m2第1天静脉注射,环磷酰胺500 mg/m2第1、8天静脉注射。结果 CAF方案总有效率56.7%,其中完全缓解(CR)1例,临床部分缓解(PR)16例,无变化者(NC)13例;TAC方案总有效率83.3%,其中完全缓解(CR)4例,临床部分缓解(PR)21例,无变化者(NC)5例。两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案治疗的毒副反应,除脱发、白细胞毒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疗效显著且耐受良好,是优于CAF的化疗方案。 薛治国 刘金彪 丁斌 苏鲁霞关键词:多西他赛 吡柔比星 乳腺癌 毒副作用 乳头溢液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乳头溢液中血性溢液28例,浆液血性溢液5例,浆液性溢液7例。病理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26例,导管扩张6例,乳腺增生7例,乳腺癌1例。结论乳管造影、乳管纤维镜对乳头溢液病因有较大诊断价值;乳头血性溢液多属病理性,需手术治疗,乳腺区段切除术是乳头溢液可靠的治疗方法。 杨俊川 刘金彪 邓淼 丁斌关键词:乳头溢液 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癌 乳腺区段切除术 胃癌并肝硬化患者行根治术后腹水的处理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腹水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前肝脏功能评级Child.Pugh均为A级,其中行D2淋巴结清扫25例(96.2%),切除淋巴结数目平均(33±11)个,12例术后放置了腹腔引流(46.2%),平均引流量为463ml/d,平均拔出引流天数为11d,8例患者应用了利尿剂(30.8%)。结论胃癌根治术时行较广泛的淋巴结清扫术,对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是安全的,对手术前及术后腹水应用利尿剂治疗是有效的。 刘金彪 杨俊川 丁斌关键词:胃癌 肝硬化 胃癌根治术 腹水 经皮穿刺博莱霉素注射治疗甲状腺囊腺瘤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博莱霉素囊内注射治疗甲状腺囊腺瘤的可行性,寻找一种治疗甲状腺囊腺瘤新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经彩超确诊的甲状腺囊腺瘤患者28例,共32个囊性腺瘤,采用经皮穿刺囊内注射博莱霉素的方法治疗并随访1年。结果32个囊腺瘤中治愈26个,腺瘤明显缩小5个,1例无效。治愈率81.3%,总有效率96.9%。结论经皮穿刺博莱霉素囊内注射是一种治疗甲状腺囊腺瘤行之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王新征 杨晶 丁斌关键词:甲状腺囊腺瘤 博莱霉素 七叶皂甙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1年 为探讨七叶皂甙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通过预先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静脉注射七叶皂甙钠,经测定肝组织内ATP、AMP、ADP的含量,肝脏的细胞能荷,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GT等各项指标,结果发现用药组单纯缺血再灌注对照肝组织内ATP含量高,损害较轻,结果表明:七叶皂甙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刘金彪 王新征 侯永强 丁斌关键词:肝脏 缺血再灌注 七叶皂甙 KAI1/CD82、MM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KAI1/CD82及MM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乳腺癌组织和14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KAI1/CD82及MMP-2的表达情况,分析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75例乳腺癌组织中KAI1/CD82及MM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35/75)、64.0%(48/75),14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KAI1/CD82及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6%(11/14)、28.6%(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I1/CD82和MMP-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显著相关性,与肿块大小、年龄无显著相关性;KAI1和MM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KAI1/CD82和MMP-2可能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杨俊川 刘金彪 王新征 丁斌关键词:乳腺癌 KAI1/CD82 MMP-2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