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圣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长湖湖区农户对水污染防治认识情况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为了给制定《长湖水污染防治规划》方案提供依据,对长湖湖区农户污染防治认识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农户对长湖生态环境恶化的认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认为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及湖区周围工业三废的污染导致湖泊水质变差,农户对现在的生活环境状况不满意,且认为长湖对他们的生产与生活很重要,但大部分居民对长湖生态环境的改善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认为改善湖区生态环境主要是政府的任务。
- 严圣华李兆华周振兴张劲余祺陈红兵
- 关键词:问卷调查水污染防治
- 近50年湖北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06年
- 研究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整个区域的土地利用分析有着重要意义,而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较少,选择湖北省近50年耕地时空演变特点作为研究对象,试从耕地的数量、质量、结构、利用程度、地域差异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变化特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1952~2001年,湖北省耕地数量先增后减,耕地变化速度很快;(2)耕地结构以水田为主,旱地为次, 粮食作物尤其是水稻业在种植业结构中比例较大;(3)耕地总体利用程度较高,耕地产出效益较好,耕地利用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4)耕地整体质量在下降,一等耕地面积增加,后备耕地有限。预计到21世纪中后期,一等耕地比例增加,农业生产水平大有提高;(5)耕地资源区域差异明显,总趋势表现为:经济发达区比经济欠发达区流失严重,平原区比丘陵区减少量大。
- 陈朝朱明栋苗东丽严圣华
- 关键词:土地利用耕地变化土地资源
- 对咸宁市综合农业区划的进一步探讨被引量:1
- 2005年
- 文章选取资源条件、农业经济状况、农村社会发展等3大类19个指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聚类法对咸宁市农业地域类型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对咸宁市综合农业分区区划进行了调整。
- 严圣华郑泽厚李娟文陈朝
- 关键词:综合农业区划系统聚类法主成分分析法
- 武汉市三废产生量的相关分析及预测
- 2007年
- 在分析1991-2002武汉市三废产生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定量分析了武汉市城市三废产生量的主要因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城市三废产生量的GM(1,1)模型,模型经精度检验合格,预测了2010年武汉市三废产生量,预测结果为:武汉市三废产生量到2010年将达到432.63百万吨、3998.08亿标准立方米和678.10万吨。
- 张劲严圣华刘娅李兆华
- 关键词:三废灰色关联灰色预测
- 不同碳/氮(C/N)植物体去除废水中氮效果研究
- 2007年
- 将枯柳枝、银杏叶、水杉叶、枯竹竿、梧桐叶和枯葡萄藤等6种不同碳/氮(C/N)值含量的植物体浸泡在生活污水中,并测定其对生活污水中氮(N)和磷(P)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银杏叶外,其余5种植物均有不同的除N能力,其中枯柳枝的除N效果最好,能在40 d内将污水中的总氮(TN)含量从11.09 mg/L降到0.48 mg/L,去除率为95.67%,去除效果最差的水杉叶也可将污水中的TN含量从11.09 mg/L降到1.39 mg/L,去除率为87.47%。所选6种植物均无除P能力,并且在浸泡过程中均有P释放致使污水中P含量升高。
- 张劲李兆华黄丽娜周振兴严圣华陈红兵
- 关键词:C/N植物
- 武汉市三废产生量的相关分析及预测
- 在分析1991~2002年武汉市三废产生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定量分析了武汉市城市三废产生量的主要因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城市三废产生量的GM (1,1)模型,模型经精度检验合格,预测了2010...
- 张劲严圣华
- 关键词:三废灰色关联灰色预测
- 武汉市三废产生量的相关分析及预测
- 析1991—2002年武汉市三废产生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定量分析了武汉市城市三废产生量的主要因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城市三废产生量的GM(1,1)模型,模型经精度检验合格,预测了2010年武汉...
- 张劲严圣华
- 关键词:灰色关联灰色预测
- 湖北省循环农业模式被引量:18
- 2008年
- 湖北省农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建立了基于物质循环的传统农业循环模式,这种模式在局部地区已演化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将湖北省循环农业分为立体高效降耗、种养结合、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耦合和农村生态家园4种类型,共包括16种模式。并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将全省循环农业发展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武鄂黄城郊循环农业区、鄂东低山丘陵循环农业区、江汉平原循环农业区、鄂北岗地循环农业区和鄂西山地循环农业区,根据各区的经济、环境及农业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期分区指导湖北省现代循环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李兆华马清欣涂建华严圣华周振兴张劲朱旭
- 关键词: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
-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功能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7
- 2007年
- 功能评价是保护区改善管理以实现保护区最佳功能的有效手段。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问卷调查方法,建立3层20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对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的功能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和贴近度分析。结果显示,保护区自然保护和社会发展功能评价为“好”,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功能评价为“一般”,因而整体功能状况评价为“好”。贴近度分析表明,改善保护区功能要从资源与景观的保护、宣传教育设施、宣传教育手段、科研基础条件、科研合作与影响、对外交流、人口素质和保护区经济效益等方面着手。提出了从加强资源与景观的保护、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和改善科学研究、提高保护区周边人口的素质和提高保护区的经济效益等方面改善管理的一系列具体建议,以实现保护区的最佳功能。
- 严圣华李兆华周振兴
- 关键词:贴近度问卷调查
- 湖北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5
- 2006年
- 研究目的:根据湖北省耕地变化特征分析其驱动力因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模糊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近50年湖北耕地数量总体递减快,且以旱地减少居多;(2)湖北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明显,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失严重,平原地区比丘陵地区减少量大;(3)根据湖北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和驱动力指数模型值将影响湖北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分为四类空间区域:最优经济福利-生态安全驱动区、最优经济福利-粮食安全驱动区、粮食安全-生存型经济福利驱动区、生存型经济福利-生态安全驱动区。研究结论:采用模糊综合方法可以科学的进行区域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 陈朝朱明栋李翠菊苗东丽严圣华
- 关键词:耕地变化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