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晶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电致发光
  • 2篇有机电致发光
  • 2篇发光
  • 2篇发光器件
  • 1篇电致发光器件
  • 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双极
  • 1篇磷光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2篇于晶
  • 2篇尹勇明
  • 2篇谢文法
  • 1篇纪永成
  • 1篇闻雪梅
  • 1篇张乐天
  • 1篇高强

传媒

  • 2篇发光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双极传输母体的高效有机磷光发光器件被引量:6
2014年
将红、绿、蓝3种不同颜色的染料分别掺杂到相同的母体材料2,7-二(二苯基磷酰)-9-(4-二苯基胺)苯基-9-苯基芴(POAPF)中,制得了可发3种颜色光的高效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进一步将两种互为补偿色的发光材料以合适的掺杂浓度掺到POAPF中,制得了高效率白光器件。该白光器件采用了单发光层结构,器件电致发光光谱稳定性好,随驱动电压变化较小。4种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的最大功率效率分别为16.50,43.72,29.78,32.83 lm/W。
高强尹勇明于晶纪永成闻雪梅刘士浩谢文法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磷光
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阳极修饰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紫外臭氧和等离子体处理两种方式,对ITO表面进行了处理。将处理之后的ITO玻璃应用于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SLOLED)中,探究两种表面处理方式对改善器件性能的影响差别。实验结果表明,以等离子体处理之后的基片所得到的器件性能要明显优于紫外臭氧处理。基于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方式,引入了Mo O3和HAT-CN两种缓冲层材料,研究了这两种材料对SLOLED器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HAT-CN为缓冲层的SLOLED表现出更优越的器件性能。
张乐天尹勇明于晶谢文法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