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怀军

作品数:22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油松
  • 4篇园林
  • 4篇害虫
  • 3篇植物
  • 3篇生活史
  • 3篇成灾
  • 2篇丁香
  • 2篇新害虫
  • 2篇亚科
  • 2篇叶蜂
  • 2篇叶蜂科
  • 2篇叶蜂属
  • 2篇叶蜂亚科
  • 2篇蔗扁蛾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适应性
  • 2篇瘿蚊
  • 2篇温室
  • 2篇温室植物
  • 2篇习性

机构

  • 17篇北京市植物园
  • 5篇北京植物园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市园林学...

作者

  • 22篇付怀军
  • 7篇宋强
  • 5篇俞思佳
  • 3篇程炜
  • 3篇陈进勇
  • 3篇李菁博
  • 3篇虞雯
  • 2篇周章义
  • 2篇熊德平
  • 2篇沈应柏
  • 2篇许兴
  • 2篇孟昕
  • 2篇樊金龙
  • 1篇成雅京
  • 1篇武三安
  • 1篇王扬
  • 1篇张雯
  • 1篇乌达
  • 1篇代兴华
  • 1篇胡增辉

传媒

  • 2篇林业科学
  • 2篇北京园林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植物检疫
  • 1篇Journa...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抓住200...
  • 1篇2007北京...
  • 1篇北京市“建设...
  • 1篇“抓住200...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应重视松黑木吉丁灾害的研究与预防被引量:3
2008年
2001年,松黑木吉丁Melanophila acuminata De Geer*首次在我国北京地区发生。北京植物园的481株移栽的油松死亡173株,死亡株率为36%2006年,再次发现其在香山停车场油松林内成灾,死亡株率为33%。本文在2004-2006年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应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该虫在北京的分布及其成灾的条件与机理,高度重视该虫再次成灾的预防。
宋强程炜付怀军
关键词:油松灾害
夏季花卉的应用及其生长和适应性评价
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北京植物园举办了"五环连五洲"世界花卉展,展出上千个品种的花卉近百万株,通过栽植应用和近3个月的养护管理,发现不同植物种类及品种的高生长和冠幅生长特征各异,观赏特性各具特色,对夏季高温高湿适应性...
陈进勇虞雯付怀军
关键词:适应性
文献传递
北京地区美国白蛾的科学防控
防控有害生物的危害,有效地保护绿化成果,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的一项根本性的重要措施。本文详细阐述了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和危害特点,结合北京市植物园防控美国白蛾实际情况,系统地介绍了多种有效防控措施,并对今后北京地区美国白蛾的科...
付怀军宋强
关键词:美国白蛾
文献传递
北京油松上新发生的蛀干害虫—松黑木吉丁被引量:9
2007年
2001年,松黑木吉丁(Melanophila acuminata DeGeer)首次在我国北京地区的油松上发生。本文介绍了此虫的形态特征、分布与寄主及其生物学特性。
付怀军宋强俞思佳郑清
关键词:油松生物学特性
蔗扁蛾危害温室植物的调查和防治
本文对蔗扁蛾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简要阐述,对蔗扁蛾在北京植物园温室内的生活史、危害植物种类(其中有7科17种植物是新增寄主)、危害部位、危害特点、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记述,并制定了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使蔗扁蛾在温室内的危害基本...
付怀军
关键词:蔗扁蛾生活史
文献传递
蔗扁蛾危害温室植物的调查和防治
本文对蔗扁蛾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简要阐述,对蔗扁蛾在北京植物园温室内的生活史、危害植物种类(其中有7科17种植物是新增寄主)、危害部位、危害特点、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记述,并制定了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使蔗扁蛾在温室内的危害基本...
付怀军
关键词:蔗扁蛾生活史
文献传递
北京发现的园林新害虫——仙人掌根粉蚧被引量:4
2001年
武三安俞思佳付怀军
关键词:园林害虫
丁香北京瘿蚊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022年
丁香北京瘿蚊Pekinomyia syringae Jiao&Kolesik以幼虫在北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pekinensis和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amurensis叶片内隐蔽为害,为害严重时导致寄主提前落叶。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试验,对其生活史、习性研究发现,该瘿蚊在北京1 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表土层结茧越冬。3月初越冬幼虫开始化蛹,成虫羽化盛期为3月底至4月初,成虫不需补充营养,有趋黄性,卵孵化期为4月上中旬,4-10月幼虫为害,10月老熟幼虫脱离叶片在表土层结茧越冬。本研究结果为该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了防治基础。
付怀军李菁博周达康王白冰许兴孟昕樊金龙
关键词:暴马丁香生活史习性
潜叶危害枫杨的额潜叶蜂属一新种(膜翅目:叶蜂科)
2025年
【目的】报道和描述这种膜翅目叶蜂科的潜叶新害虫,并明确潜叶蜂亚科的分类地位和部分潜叶蜂属种的系统学问题。【方法】采用经典比较形态学研究法,确定本种害虫的所属类群和种类名称。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并对其线粒体基因组进行组装和分析,构建基于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确定了危害枫杨的一种膜翅目叶蜂科食叶新害虫:枫杨额潜叶蜂Sinoscolia fengyang Wei&Niu,sp.nov.。该种与额潜叶蜂属模式种短角额潜叶蜂Sinoscolia brevicornis Wei&Nie,1998近似,但唇基前缘具明显浅缺口,上唇黑褐色;单眼后区隆起程度不高于单眼面,中纵沟浅弱;中窝区明显小于额区,额脊近似方形,额区宽于复眼与额脊距离;触角长1.6倍于头部宽;后翅臀室长于臀室柄部2倍,臀室柄长1.5倍于cu-a脉长。后者唇基端部截型,上唇黄褐色;单眼后区隆起程度高于单眼面,中纵沟深;中窝区与额区几乎等大,额区近似圆形,宽度小于复眼与额脊距离,触角长1.4倍于头部宽;后翅臀室等长于臀室柄2倍,臀室柄长2倍于cu-a脉。额潜叶蜂属Sinoscolia Wei&Nie,1998是中国特有属,与闭潜叶蜂属Scolioneura Konow近似,但上颚不对称,左上颚3齿,右上颚双齿;后翅R1室宽阔开放,锯腹片锯刃几乎平直,阳茎瓣腹侧端部具发达横突等,与后者不同。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建立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简要讨论了潜叶蜂亚科及部分属种的系统学地位。【结论】形态学和基因组系统发育研究均支持枫杨额潜叶蜂Sinoscolia fengyang Wei&Niu,sp.nov.新种成立;凹颜叶蜂亚科Heterarthrinae是潜叶蜂亚科Fenusinae的内群,应并入后者;纹潜叶蜂属Kaliofenusa和潜叶蜂属Fenusa关系较远,应各自独立;横带丝潜叶蜂Fenusella nana(Klug,1816)不是丝潜叶蜂属Fenusella的成员,日本原潜叶蜂Profenusa japonica Togashi,1981不是原潜叶蜂属Profenusa的成员。
谭贝贝付怀军牛耕耘魏美才
关键词:膜翅目叶蜂科枫杨属
松黑木吉丁首次在北京地区成灾的条件、机理及防治研究
程炜沈应柏宋强俞思佳付怀军郑清乌达周章义
该项目属植保科技领域。2001年松黑木吉丁首次在中国北京成灾,它是否是新的外来有害生物、检疫对象爆发的条件、机理及如何防治?是该项目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创新点:1.首次报道了松黑木吉丁在中国的分布、生...
关键词:
关键词: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