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远

作品数:20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山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总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4篇语言文字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语义
  • 7篇指称
  • 4篇义学
  • 4篇语义学
  • 4篇指称理论
  • 3篇哲学
  • 2篇语言
  • 2篇限定摹状词
  • 2篇摹状词
  • 2篇涵义
  • 2篇分析哲学
  • 1篇单称命题
  • 1篇单调性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动机
  • 1篇道德知识
  • 1篇奠基
  • 1篇心学
  • 1篇形而上学
  • 1篇阳明心学

机构

  • 20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作者

  • 20篇任远
  • 1篇何朝安
  • 1篇刘玉宇
  • 1篇李勇

传媒

  • 3篇学术研究
  • 3篇现代哲学
  • 2篇哲学研究
  • 2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哲学动态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世界哲学
  • 1篇中国哲学年鉴
  • 1篇第五届全国分...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验语义学与指称理论被引量:1
2021年
实验语义学对克里普克传统的指称理论及其方法论基础提出了引人注目的批评。本论文重构了实验语义学的论证路线并提炼出实验语义学的三个核心主张,即指称性直觉的文化多样性论题、名称的语义指称的文化多样性论题与发现指称的方法论和指称多元论论题。论文依次对这几个论题提出了反驳的论证,尤其是侧重于从语义指称的同一性和元语言直觉的重要性两个角度。论文因此认为实验语义学的基本理论主张是充满困难的。在此基础上,论文也从中西思维方式和命名实践的角度对实验语义学有关指称测试出现的跨文化差异现象给出了理论和经验两方面的解释。
任远
关键词:直觉指称理论文化差异
新弗雷格主义对涵义的认知解释被引量:1
2016年
对弗雷格式涵义的描述主义解释传统受到了克里普克和直接指称论者的深入批评。新弗雷格主义者坚持涵义的不可或缺性而建议放弃描述主义。新弗雷格主义者对弗雷格式涵义的实质内容的阐发可以解读成三种进路:一是把涵义解释成从物的思考方式或心理呈现模式;二是把涵义解释成证实性知识或作为证据的概念;三是把涵义解释成动态的信息体或文件系统。这三种理解都强调了弗雷格式涵义的认知功能,从而显示出涵义概念的语义解释和认知解释之间的紧张,以及涵义概念的内在不融贯性。二维语义学承接新弗雷格主义的立场把弗雷格式涵义拆分成认知内涵和真值条件内涵两个维度,涵义的认知层面是弗雷格式涵义的主要特征。
任远
关键词:涵义语义解释
指示词与直接指称理论被引量:1
2015年
卡普兰和佩里建立的直接指称理论对弗雷格以来的语义学框架提出了深刻的批评。我们对基于指示词研究的直接指称理论的模态论证进行了重述和分析,说明它比克里普克的模态论证更强;直接指称词项与严格指示子之间的区别也进一步得到了讨论。我们澄清了直接指称理论的激进和温和版本的差异,并强调不同版本间的共同核心论题在于对单称命题的确认,在此基础上指出直接指称理论和指称的因果理论之间的相互独立性。
任远
关键词:指示词卡普兰
逻辑后承、逻辑的形式性与规范性
1.在各种关于"什么是逻辑"、"逻辑系统的标准"或逻辑的本性的讨论中,逻辑后承概念处于中心位置.根据Tarski给出的标准理解,逻辑后承是根据"形式"的"必然保真性".一方面,Tarski的后承概念受到了 Ethemen...
任远
相对主义的成真条件语义学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在扼要考察相对主义的基本思路和常见批评之后,概括了语义学相对主义的基本动机和技术手段。我们将麦克法兰式的激进相对主义语义学框架与卡普兰式二维语义方案进行比较之后,通过麦克法兰的论述解释如何从哲学上为相对主义的真概念提供实质性的说明。最后我们亦简要分析和回应了语义学相对主义可能面临的挑战。
任远
关键词:相对主义
摹状词的使用与语义学的边界被引量:1
2009年
限定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和归属性使用的区分奠定了新指称理论的基础。对该区分是语义性质还是语用性质的区分之争论至今仍在持续。文章从比较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与说话者指称入手,通过考察回指现象以及分析萨尔蒙和怀斯坦对于区分性质的争论,我们提出用彻底的索引词解释来分析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中的语义行为,以消除描述论者和指称论者各自可能面临的理论困难。
任远
关键词:限定摹状词语义学
内容外部论和指称问题
本文从清理内容外部论的基本论证入手,主要分析直接指称理论诸论题和内容外部论之间的思路牵连及逻辑后果。虽然内容外部论和直接指称理论表面具有较强的联系,但两者实质上是相互独立的哲学主张;然而,它们对语境和索引性概念的发掘却有...
任远
关键词:语境主义
文献传递
非单调推理中的开放世界问题
该文通过对非单调推理主要分支的考察,提出了以开放世界逻辑 解决非单调问题的方法.首先,该文把缺省理论的单调性条件从规范情形推广至一般情形,然后,该文分析了非单调推理中所面临的开放域和开放谓词问题.在此基础上,该文发展了基...
任远
关键词:谓词演算非单调推理单调性
维特根斯坦与新指称理论--兼答欣提卡问题被引量:1
2018年
欣提卡主张,前期维特根斯坦的指称观与新指称理论高度相似,进而暗示新指称理论存在着重要理论缺陷。通过批判性地考察维特根斯坦前后期的指称观和分析《逻辑哲学论》中的名称和对象之关系,本文指出前期维特根斯坦与新指称理论迥然有别,从而对欣提卡的哲学问题给出了答复。通过对《哲学研究》中关于直接指称表达式讨论的分析,本文指出,后期维特根斯坦对指示词和专名的性质作出了区分,其指称关系主张具有消去论特征。本文还进一步批评了那种认为后期维特根斯坦是指称的描述主义者的流行观点,并指出语境原则是贯穿前后期维特根斯坦指称论述的基本思路。
任远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语境
直接指称与涵义
新指称理论是20世纪晚期分析哲学的重要运动。本文以这一运动为背景,批判地考察了直接指称理论与新弗雷格主义两大阵营的论战。论文首先对指称概念做出了澄清,此基础上提出了指称问题的多层次处理框架。论文对这一论战的历史渊源,即弗...
任远
关键词:语义关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