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元旭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相干
  • 2篇近视
  • 2篇角膜
  • 1篇断层扫描
  • 1篇眼前节
  • 1篇原位
  • 1篇原位角膜磨镶...
  • 1篇上皮
  • 1篇上皮下角膜磨...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裂孔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皮下
  • 1篇皮质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术后

机构

  • 4篇成都市第三人...

作者

  • 4篇何元旭
  • 2篇曾衡永
  • 2篇刘京珍
  • 2篇郭娟
  • 1篇王展峰
  • 1篇杨俊峰

传媒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角膜塑型术矫治近视200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角膜塑型术(Ortho-K镜)对近视矫正的作用及控制近视发展的长期效果。方法:对200例配戴Ortho-K镜满6年的青少年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其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200例386只眼配戴前裸眼视力0.31±0.21,屈光度-3.81±2.78 D,角膜曲率44.51±3.53,BUT时间18.28±8.14 s,眼压值2.13±0.67 kPa,内皮细胞计数2 859±851,角膜中央厚度544±68μm。结果:随访6年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视力得到显著提升(P<0.05),屈光度和角膜曲率比较有显著性降低(P<0.01),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角膜中央厚度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角膜塑型术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矫正近视的手段,能有效降低近视屈光度,控制近视发展。
刘京珍何元旭曾衡永
关键词:近视角膜塑型术屈光不正
人眼后皮质前玻璃体囊袋的光相干断层扫描影像特征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人眼后皮质前玻璃体囊袋(PPVP)的O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2年5月至2017年2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行OCT检査发现PPVP的受检者107名173只眼纳入研究。行频域OCT(SD-OCT)、扫频光源OCT(SS-OCT)检査分别为103、70只眼。SD-OCT检査采用德国Heidelberg公司Spectralis OCT仪进行。SS-OCT检查采用日本Topcon公司DRI OCT仪的玻璃体增强扫描模式。观察PPVP不同类型OCT成像差异以及影像特征。结果所有受检眼SD-OCT.SS-OCT检查均可见PPVP结构清晰,表现为黄斑区前弱反射船形腔隙,前界为玻璃体胶原,后界为玻璃体皮质;PPVP鼻侧存在一弱反射的无凝胶区域(Martegiani区),两者之间存在连接通道。其形态特点两种检查方式所见相似,但SS-OCT对PPVP的成像更清晰。结论人眼PPVP的OCT影像特征为黄斑区前弱反射船形腔隙,前界为玻璃体胶原,后界为玻璃体皮质;其鼻侧存在Martegiani区。
左成何元旭杨俊峰
使用AS-OCT评价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形态指标的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光术(AS⁃OCT)测量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形态指标与眼压及手术结果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对小梁切除术后患者于术后1年进行6次随访,使用AS⁃OCT辅助获得常见滤过泡形态学指标。分析所有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与眼压及手术结果的关系。结果术后1年眼压和形态学数据分布中,术后2周眼压显著低于术后3、6、12个月(P<0.00238)。术后2周微囊泡变分布广泛的患者最多,无微囊泡的患者最少。在术后1年内扁平⁃轻度隆起的滤过泡占比逐渐增加,“宽”滤过泡的占比逐渐下降。结膜下囊泡多的患者术后6个月后逐渐减少。术后2周时包囊范围、血管化、微囊泡变范围皆为眼压的影响因素(P<0.05);术后2周的AS⁃OCT下形态分类是远期手术结果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AS⁃OCT用于检测滤过泡准确有效。术后2周滤过泡形态为弥散型更易获得远期成功,包囊型更易获得手术失败。
孙毅朱敬郭娟何元旭王展峰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滤过泡
视网膜裂孔激光光凝术后近视手术临床分析
2008年
刘京珍郭娟曾衡永何元旭
关键词: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