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汉平
- 作品数:20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冠醚功能化的栅控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及对汞离子的检测
- 2022年
- Hg^(2+)是一种具有生物蓄积性和毒性的重金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均可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开发便捷的Hg^(2+)传感器非常必要.本文基于溶液栅控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的优异性能,通过氮硫杂冠醚的尺寸效应以及冠醚与Hg^(2+)的螯合作用来特异性识别Hg^(2+),制备了一种冠醚功能化栅极的溶液栅控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SGGT)传感器.该SGGT传感器因其固有的信号放大功能而比传统电化学检测Hg^(2+)更灵敏,其检出限为1×10^(−12) mol/L,比传统电化学传感器降低了2~3个数量级,在1×10^(−12)~1×10^(−7) mol/L检测范围内,狄拉克点的变化值与目标物浓度的对数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对实际湖水样品的检测效果良好,对Hg^(2+)的检测标准偏差为1.10%~3.77%.本文结果表明,该晶体管传感器可以对Hg^(2+)进行高选择和高灵敏检测.
- 曹磊陈美君袁刚常钢张修华王升富何汉平
- 关键词:石墨烯冠醚
- 基于双信号技术的电化学传感体系的构建及其在d(CAG)n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 三核苷酸重复扩增已被发现与超过30种神经疾病有关,因此其相关序列的识别与检测极其重要[1-3]。在这项工作中,为了获得依赖于重复数目的可靠信号,提出了双信号生物传感器,其中单链捕获DNA被用二茂铁标记的电化学分子信标替代...
- 刘雅兰李娇何汉平张修华王升富
- 关键词:电化学传感器
- 有机相酶催化中溶剂工程的进展被引量:19
- 1998年
- 阐述了有机溶剂和水对有机相酶催化性质的影响,并评述了这一领域的应用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将溶剂对酶催化行为的影响定量化;改善酶与有机溶剂的不相容性;研究更多的酶以及多酶体系的催化性质;
- 何汉平杨立荣朱自强
- 关键词:酶催化有机溶剂
- 溶液栅控石墨烯晶体管生物传感器用于miRNA-141的检测
- 前列腺癌(PCa)是与癌症造成相关死亡的第三大诱因,而检测PCa的标准生物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却对恶性前列腺疾病缺乏特异性,并且假阴性结果发生率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包括miRNA-141,miRNA-200b...
- 曹磊戈芷琪何汉平张修华王升富
- 小分子功能化磁性纳米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其在CG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检测中的应用
- 磁性纳米粒子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核酸识别分子萘啶衍生物也被成功应用到电化学分析方法检测三核苷酸重复序列中去[1-3]。本文合成了羧基功能化Fe3O4磁性纳米粒子作为纳米载体,将末端含有氨基的核酸识别分子...
- 任子奇朱小倩何汉平张修华王升富
- 关键词:磁性纳米粒子
- 文献传递
- 基于荧光-磁性-催化纳米球信号放大的H9N2禽流感病毒双模态检测
- H9N2禽流感病毒(H9N2 AIV)的爆发每年带来高的死亡率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立灵敏和可靠的检测方法对于实现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1],[2]。本文借助荧光-磁性-催化纳米球(FMCNs)作为信号标签和碱性磷酸...
- 彭晓伦熊成义伍珍文为何汉平张修华王升富
- 文献传递
- 几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射效应的荧光探针合成及性能研究
- 2020年
- 聚集诱导发射(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即AIE效应自提出后,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注意,在医学、化学、传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研究中设计合成一系列基于吖啶的聚集诱导发射效应的荧光探针,分别为TPA-SADI、TPE-SADI、TBNA和TSNA,并通过核磁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荧光光谱研究发现化合物TPA-SADI和TSNA有较好的荧光聚集效应,同时分析不同结构对聚集诱导发射荧光的影响,例如发色团与桥联基团结构的改变.当存在分子内电荷转移时,会降低AIEgen的荧光强度,而离域π键等形成可以增强AIEgen的荧光。这些研究为聚集诱导发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基础.
- 戈芷琪任子奇何汉平
- 关键词:荧光探针吖啶
- 一种D-A-D型有机半导体的合成以及其供体结构对其光物理性质的影响
- 2023年
- 苯并三氮唑(BTA)是一种具有苯并杂环的缺电子分子,其共轭骨架上的吸电子亚胺基团能够诱导高电子传输能力,常作为强受体单元来合成高性能的有机半导体材料.这里我们以5,6-二氟-2-(2-己基癸基)-4,7-双(5-(三甲基甲锡烷基)噻吩-2-基)2H-苯并三氮唑(ff-BTA)为受体单元,三苯胺类衍生物为供体单元,设计合成一系列D-A-D型有机半导体.同时,在三苯胺供体上引入供电子基团(—OCH_(3))和吸电子基团(—NO_(2)、—CN、—CHO),得到5种不同结构的D-A-D型化合物,并研究不同基团对该半导体的光电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供体结构的变化确实可以调控该半导体的光电性质,例如给电子基团会使该半导体的吸收和发射波长红移,吸电子基团的引入可以降低材料的HOMO和LUMO能级,而且该类小分子半导体材料还具有较强并稳定的光电流响应.
- 李红杰李力黄帅王发钰余萌焦颖琦张修华王升富张跃兴何汉平
- 关键词:光电性能
- 基于双信号技术的电化学传感体系的构建及其在d(CAG)n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 三核苷酸重复扩增已被发现与超过30种神经疾病有关,因此其相关序列的识别与检测极其重要[1-3]。在这项工作中,为了获得依赖于重复数目的可靠信号,提出了双信号生物传感器,其中单链捕获DNA破用二茂铁标记的电化学分子信标替代...
- 刘雅兰李娇何汉平张修华王升富
- 关键词:电化学传感器
- 文献传递
- 一类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铬离子和铜离子的特异性识别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以二茂铁甲醛、1,1'-二茂铁二甲醛、2,6-二氨基吡啶、2-氨基-7-甲基-1,8-萘啶等为原料合成了二茂铁单臂和双臂衍生物Fe L1~Fe L4,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对衍生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鉴定,同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四种衍生物的电化学性质.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核磁滴定,研究了四种衍生物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二茂铁吡啶衍生物Fe L1和Fe L2能够在15种混合金属离子中特异性识别铜离子和铬离子,二茂铁萘啶衍生物Fe L3和Fe L4能够在15种混合金属离子中特异性识别铬离子,这种方法在体外环境污染监测和体内金属离子超标检测中都具有潜在的应用.
- 黄敏娄兆文彭小倩何汉平张修华王升富
- 关键词:二茂铁衍生物紫外可见电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