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靖
-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眼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频域OCT检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的研究被引量:23
- 2012年
- 背景青光眼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丢失为主要的病理特征,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可以检测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目的探讨黄斑区视网膜GCC厚度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人群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系列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利用SD—OCT(RTVue-100)和时域OCT(TD—OCT)技术分别检测POAG患者101例101眼和年龄、屈光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41例41眼视网膜的黄斑区整体平均GCC厚度(GCC—Avg)、上方平均GCC厚度(GCC—Sup)和下方平均GCC厚度(GCC—Inf)及对应区域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按照POAG的程度分为视野损害前POAG组、早期POAG组、进展期POAG组和晚期POAG组,比较各POAG组与正常对照组间上述3个GCC参数的差异,分析GCC厚度和RNFL厚度的相关性以及青光眼患者视野平均缺损值(MD)与GCC厚度的相关性。结果视野损害前POAG组、早期POAG组GCC—Avg、GCC—Sup和GCC—Inf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CC—Avg:t:5.411、10.247,P〈0.01;GCC—Sup:t=6.171、9.484,P〈0.01;GCC—Inf:t=5.281、8.592,P〈0.01)。进展期POAG组GCC.Avg、GCC—Sup和GCC—Inf值均明显低于早期PO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CC—Avg:t=4.246,P〈0.01;GCC—Sup:t=2.419,P=0.019;GCC—Inf:t=4.636,P〈0.01),而晚期POAG组GCC—Avg、GCC—Sup和GCC—Inf值均明显低于进展期PO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CC—Avg:t=2.095,P=0.040:GCC—Sup:t=2.756,P〈0.01;GCC—Inf:t=2.018,P:0.040)。GCC—Sup、GCC—Inf和GCC—Avg值与对应区域平均RNFL厚度值均呈高度正相关(r=0.802、0.825、0.856,P〈0.01),青光眼患者的视野MD值与GCC—Avg值呈正相关(r=O.601,P〈0.01)。结论SD—OCT能够定量测量并区分青光眼患者与正常人群的黄斑区
- 樊宁黄丽娜何靖申晓丽曾琨成洪波
-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青光眼
- 视网膜电图明视负波反应在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明视负波反应(Photopic Negative Response,PhNR)在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德国罗兰视觉电生理仪测量52例(67只眼)正常人及137例(173只眼)POAG患者的a波振幅、b波振幅、PhNR振幅和潜时。全视野刺激器由LED光源发光,选用白色背景光和白色刺激光。采用HumphreyC24—2程序检查患者视野的平均缺失Mean Deviation,MD)和(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PSD),并根据视野检查结果将POAG患者分为早期组55例(62只眼),进展期组40例(60只眼)和晚期组42例(51只眼)。应用频域OCT(Cirrus OCT)检测全部POAG患者的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mean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mRNFL)厚度。结果四组中a波振幅、b波振幅、PhNR潜时、PhNR振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波振幅、b波振幅、PhNR潜时的变异程度较大。MD、mRNFL与PhNR振幅均呈正的直线关系(P=0.000),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45。PSD与PhNR振幅呈负的直线关系(P=0.016)相关系数为-0.37。a波、b波振幅、PhNR振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3、0.830和0.918。其中,PhNR振幅的诊断价值较高。在设定特异性≥95%的情况下,其敏感性分别为60.4%、54.2%和85.4%。结论POAG组PhNR振幅和潜时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和延迟;PhNR振幅降低与青光眼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PhNR振幅在POAG早期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PhNR可以作为一个评价POAG视功能的有用指标。
- 申晓丽黄丽娜樊宁何靖
- 关键词:视网膜电图青光眼明视负波反应
- 斜视患儿知觉眼位和眼球运动与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间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斜视患儿知觉眼位、眼球注视运动和眼球扫视运动之间及其与阅读障碍量表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2~6年级斜视患儿共24例作为斜视组,同期门诊就诊的正常对照组14例。采用视感知觉检查系统评估知觉眼位偏移,Tobii Eye Tracker 5评估注视和扫视功能,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CCC)进行阅读障碍程度评测。组间正态分布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水平和垂直方向知觉眼位偏移、注视偏移、扫视偏移与阅读障碍量表得分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并对相关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斜视组知觉眼位明显偏移(P<0.001)。正常组水平扫视与垂直扫视呈较强正相关(r=0.81,P<0.001),斜视组呈中等正相关(r=0.64,P=0.001),且垂直扫视眼位偏移随着水平扫视眼位偏移增加而增大;2组水平注视与水平扫视呈中等正相关(正常组r=0.64,斜视组r=0.69,均P<0.05),且水平扫视眼位偏移随着水平注视眼位偏移增加而增大;在斜视组中水平与垂直知觉眼位、水平注视与垂直注视、水平知觉眼位与水平注视、水平注视与垂直扫视、DCCC视知觉障碍分量表与垂直扫视呈中等正相关(r=0.70、0.66、0.52、0.43、0.47,均P<0.05),且垂直知觉眼位偏移随着水平知觉眼位偏移增加而增大,视知觉障碍量表得分随着垂直扫视眼位偏移增加而增大。结论:水平扫视和垂直扫视在眼位正常和眼位偏斜情况下均存在正相关性;知觉眼位偏移使水平注视、水平扫视和垂直扫视彼此间存在更为明显的相互影响。在阅读障碍儿童、斜视儿童和正常儿童中均发现扫视运动的异常,本研究发现扫视垂直方向移位与DCCC分量表中的视知觉障碍分量表具有中等强度相关性,提示扫视�
- 彭诗茗陶政旸陈静何靖熊梅褚航邓宏伟
- 关键词:斜视视知觉眼球运动
- 雷帕霉素对缺氧损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4
- 2017年
- 背景研究表明雷帕霉素(Rapa)可延缓人大脑细胞的衰老,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时脑组织代谢活动,对中枢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视神经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属于中枢神经组织,但Rapa是否可对外伤后RGCs具有保护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Rapa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缺氧损伤大鼠RGCs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大鼠RGC-5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及50、100、200、400和600 μmol/L CoCl2组,于细胞培养后24 h和48 h采用细胞生长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采用200 μmol/L CoCl2处理细胞以诱导建立RGC-5细胞缺氧损伤模型,然后将培养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不同浓度Rapa干预组,Rapa干预组在缺氧模型细胞培养液中添加Rapa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1、0.4、1.6和6.4 μmol/L,处理细胞24 h。采用细胞生长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JC-1染色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促凋亡基因bax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200 μmol/L CoCl2作用RGC-5细胞后24 h细胞相对存活率为(70.51±5.00)%,与正常对照组的(100.00±3.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功构建细胞缺氧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0.1、0.4、1.6、6.4 μmol/L Rapa干预组细胞存活率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904,P=0.000),其中0.1 μmol/L Rapa干预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0.1 μmol/L Rapa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4%、37.7%和25.3%,�
- 任静秦波邹畅何靖刘身文
- 关键词:雷帕霉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细胞凋亡
- 中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病变诱导反应蛋白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背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常见的青光眼类型,其致病因素虽然很多,但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视神经病变诱导反应蛋白(OPTN)基因是第2个被确认的POAG致病基因,在人群中进行OPTN基因的突变筛查,有助于对POAG的发病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目的研究中国POAG与OPTN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100例POAG患者和60例白内障对照者的外周血进行DNA提取,用PCR法扩增OPTN基因的13对编码外显子后,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OPTN的原始序列(GenBank)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POAG患者的平均眼压为(29.0+6.5)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单纯白内障患者60例的平均眼压为(13.7±2.4)mmHg。POAG患者中,60例患者存在T34T同义序列改变,POAG患者AA基因型频率为10%,GA为50%,GG为40%;单纯白内障对照组的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GA为25%,GG为75%,2个组患者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416,P=0.000);POAG患者的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35%,G为65%;白内障患者等位基因A为12.5%,G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64,P=0.000)。POAG患者与白内障对照者中均发现M98K、691—692insAG、R545Q、H486R等基因序列改变,但是2个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TN基因多态性与POAG的发病无明显关系,T34T同义改变可能增加POAG的易感性。
- 梁思颖黄丽娜应方微何靖温腾亮
-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