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孝颖

作品数:24 被引量:28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8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7篇腐植酸
  • 6篇中毒
  • 6篇砷中毒
  • 5篇包裹体
  • 4篇流体
  • 4篇流体特征
  • 4篇光谱
  • 4篇病区
  • 3篇胆碱酯酶
  • 3篇地方病
  • 3篇有机磷
  • 3篇有机磷农药
  • 3篇砷中毒病区
  • 3篇深盆气
  • 3篇深盆气藏
  • 3篇气藏
  • 3篇
  • 2篇低熟油
  • 2篇地方病防治
  • 2篇地方病学

机构

  • 2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台湾大学

作者

  • 24篇余孝颖
  • 10篇郑宝山
  • 8篇施继锡
  • 5篇吕锋洲
  • 5篇刘聪桂
  • 4篇黄天祥
  • 2篇洪清霖
  • 2篇王学
  • 2篇雷晟
  • 1篇任立军
  • 1篇武理新
  • 1篇王滨滨
  • 1篇朱建明
  • 1篇王生玲
  • 1篇高致忠
  • 1篇叶国法
  • 1篇赵成义
  • 1篇张肖华
  • 1篇欧阳自远
  • 1篇朱广伟

传媒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矿物学报
  • 2篇内蒙古预防医...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地质地球化学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传感器技术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第二届全国成...
  • 1篇全国包裹体及...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7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砷中毒与台湾乌脚病区饮水中腐植酸的提取与谱学对比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为了研究乌脚病的病因和探讨在内蒙高腐植酸砷中毒地区今后是否会出现乌脚病,用红外、紫外和荧光光谱对台湾和内蒙两病区的水样进行了对比研究。测定了台湾乌脚病和内蒙砷中毒地区饮水的化学成分、砷含量、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使用XAD-7离子交换树脂和SephadexG-25凝胶层析法分别提取分离了两地水样中的腐植酸,这两种方法的分离效果相似。研究发现两地水样中砷和腐植酸的含量均较高,腐植酸的荧光、紫外光谱性质亦相似,红外光谱略有差异。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余孝颖郑宝山吕锋洲刘聪桂黄天祥邢春茂
关键词:腐植酸荧光光谱法饮水
腐植酸和自由基与地方病Ⅱ乌脚病、砷中毒、碘缺乏病与腐植酸和自由基
1995年
腐植酸和自由基与地方病Ⅱ乌脚病、砷中毒、碘缺乏病与腐植酸和自由基郑宝山,余孝颖,吕锋州,刘聪桂,邢春茂,孙天志,马恒之,黎秉铭,邹申清,张干,王学,夏雅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在对碘缺乏病的研究中早已发现,在泥碳和沼泽地区,尽管环境中不缺少碘,...
郑宝山余孝颖吕锋州刘聪桂邢春茂孙天志马恒之黎秉铭邹申清张干王学夏雅娟
关键词:腐植酸自由基碘缺乏病地方性砷中毒地方病学地方病防治
酶电极法测有机磷农药被引量:10
1996年
用戊二醛将胆碱脂酶和牛血清白蛋白共价交联到玻璃电极上,制成酶电极,除测底物乙酰胆碱外,还可测酶抑制剂—有机磷农药。各农药的检出限和线性范围与它对酶的抑制程度有关,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辛硫磷的检测限是4.9×10-8mol/L,敌敌畏是5×10-7mol/L,叶蝉散是8.5×10-5mol/L,发现在20~45℃范围内温度对酶电极活性影响不大,电极寿命可达50天。
余孝颖雷晟陈贵春
关键词:农药有机磷农药
腐植酸和自由基与地方病Ⅰ大骨节病、克山病与腐植酸和自由基
1994年
腐植酸和自由基与地方病Ⅰ大骨节病、克山病与腐植酸和自由基郑宝山,余孝颖,邢春茂,孙天志,马恒之,黎秉铭,邹申清,张干,王学,夏雅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腐植酸是环境中界于无机物和有生命物质之间的一类物质,它不仅参与了环境中一系列与人类生存有关的...
郑宝山余孝颖邢春茂孙天志马恒之黎秉铭邹申清张干王学夏雅娟
关键词:大骨节病腐植酸自由基克山病地方病防治地方病学
未熟—低熟油流体特征——以济阳坳陷古近系为例被引量:2
2003年
对济阳坳陷古近系储层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其油气属未熟—低熟油气。除了油藏埋深浅、地层时代新、为自生自储同生油藏外,还具下列特征:油气生成温度低,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53~115℃;处于低演化阶段,储层中主要的包裹体类型是纯液态烃包裹体及纯液体盐水溶液包裹体。包裹体烃类成分中重烃及丁烷含量高,重烃平均占总烃的52.14%,丁烷平均占总烃的14.46%;流体压力高,估算的流体压力范围是10.0~40.5MPa;盐度较高;还原环境;古地温梯度高,为3.830℃/100m等流体特征。研究结果为该坳陷油气成因及识别未熟—低熟油成油物理化学条件等提供了信息。
施继锡余孝颖
关键词:未熟-低熟油古近系流体包裹体
深盆气藏流体特征
<正> 1 引言深盆气藏(Deep basin gas trap)也简称深盆气。深盆气藏是指分布在盆地中央和盆地构造的下倾部且上部含水的气藏,属于非常规气藏。深盆气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以我国鄂尔多斯上古生界深盆气藏...
施继锡余孝颖
文献传递
胆碱酯酶传感器及检测电路的设计制作被引量:2
1996年
将胆碱酯酶固化到H+-ISFET的栅极上,制成检测有机磷农药的酶场效应管传感器,介绍了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制作方法及测试电路设计,探讨了它的响应特性并与色谱法作了对照,表明这是一种农药检测的简便快速、高效价廉的新方法和新仪器。
余孝颖叶国法谢克智
关键词:检测电路胆碱酯酶农药污染
碳酸盐岩中包裹体有机质特征与非常规油气评价被引量:56
1996年
根据本文作者以往的研究及实践,总结出利用包裹体有机质评价碳酸盐岩生油岩、非生油岩,工业油气产层、非产层,区分烃源岩与储集岩的方法及指标。该方法主要是用生油岩生成的烃类及运移聚集在储层中的烃类进行评价,因而有别于常规的用残余吸附有机质评价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残余吸附有机质少、热演化程度高的碳酸盐岩区。该方法还具有简单、经济、便于推广等优点。
施继锡余孝颖
关键词:油气评价有机包裹体碳酸盐岩
胆碱酯酶场效应管传感器被引量:36
1996年
将乙酰胆碱酯酶和牛血清白蛋白通过戊二醛共价交联,固定在氢离子敏场效应管的栅极上,制成胆碱酯酶场效应管传感器。采用差动检测方式,用两只传感器可测出10-7mol/L的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线性范围为5×10-7~8×10-6mol/L,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寿命为20d以上。
余孝颖雷晟陈贵春
关键词:胆碱酯酶场效应管有机磷农药生物传感器
红外、紫外及荧光分析在有机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2
1996年
本文利用红外、紫外及荧光分析方法,对岩石中吸附有机质和包裹体有机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红外分析结果表明:生油岩中的包裹体有机质有明显的石油峰,并且与吸附有机质的峰形有较大差别。紫外分析结果也表明:生油岩中两种有机质的光谱性质不一致,而非生油岩则相反。生油岩荧光光谱特征为:荧光强度大(>40)λmax在450nm左右,光谱位于蓝绿光区,演化程度属高成熟原油阶段。这些可作为评价生油潜力、演化程度的方法及指标。
余孝颖施继锡
关键词:有机包裹体生油岩光谱分析红外光谱油气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