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永霞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苜蓿
  • 6篇黄花苜蓿
  • 3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农杆菌
  • 2篇种子
  • 1篇地下茎
  • 1篇芽库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效果
  • 1篇愈伤组织诱导
  • 1篇枝芽
  • 1篇植株
  • 1篇植株再生
  • 1篇三叶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培养基
  • 1篇片段

机构

  • 9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侯永霞
  • 7篇王俊杰
  • 4篇云锦凤
  • 3篇赵彦
  • 3篇高雪芹
  • 2篇王明涛
  • 2篇贾文秀
  • 2篇陈雪英
  • 1篇张元科
  • 1篇乌云塔娜
  • 1篇王涛
  • 1篇吕世杰
  • 1篇刘亚玲
  • 1篇石凤翎
  • 1篇伊风艳
  • 1篇王勇

传媒

  • 3篇草地学报
  • 3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草学会牧...

年份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黄花苜蓿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苜蓿是重要的豆科牧草,我国苜蓿资源丰富,但可消化率较低,如何提高苜蓿的可消化率,改良其品质,更高的提高其营养价值,是目前苜蓿育种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试验以海拉尔野生黄花苜蓿(Mcdicago falcata L.)的子...
侯永霞王俊杰赵彦高雪芹陈雪英
关键词:黄花苜蓿根癌农杆菌
黄花苜蓿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建立及品质改良转基因研究
苜蓿是重要的豆科牧草,我国苜蓿资源丰富,但可消化率较低,如何提高苜蓿的可消化率,改良其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是目前苜蓿育种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分子学手段在苜蓿育种中逐渐应用广泛,使得明确育种目标后育...
侯永霞
关键词:黄花苜蓿共转化
文献传递
蒙古黄芪种子发芽检验方法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对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种子在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选择适宜的发芽温度和发芽床,确定种子检验中蒙古黄芪种子发芽试验的适宜条件和首、末次计数时间。试验结果表明,蒙古黄芪种子存在较高的硬实休眠特性。在种子检验中,破除硬实休眠的适宜方法为精米机打磨4min。蒙古黄芪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5℃恒温和15/25℃变温;适宜发芽床为纸上、纸间和海绵床;发芽试验的初次计数时间为第5d,末次计数时间为第12d。
贾文秀王俊杰侯永霞
关键词:蒙古黄芪种子发芽试验
黄花苜蓿LEA3基因片段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根据紫花苜蓿LEA3-1 mRNA(EU665182)的cDNA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经过ABA干旱胁迫处理的黄花苜蓿为材料,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了747 bp的cDNA片段,命名为MfLEA3-1(GenBank登录号:HQ327439)。推测该序列编码了248个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主要由10.1%苏氨酸(Thr)、24.6%丙氨酸(Ala)、17.7%赖氨酸(Lys)和12.9%天冬氨酸(Asp)组成,不含有半胱氨酸和色氨酸,这与其他物种LEA蛋白成分非常接近。该氨基酸序列中存在13个11-mer重复序列,根据第3组蛋白分类标准,MfLEA3-1蛋白比较接近于type I,但是11-mer重复中残基分布与type I有所不同,推测MfLEA3-1蛋白属于新的第3组LEA蛋白类型。黄花苜蓿中成功获得了LEA3基因片段,为最终克隆黄花苜蓿LEA3基因序列全长奠定基础。
刘亚玲王俊杰云锦凤赵彦侯永霞
关键词:黄花苜蓿克隆生物信息学
野生黄花苜蓿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以呼伦贝尔草原野生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对其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为其下一步转基因试验提供良好的受体。结果表明: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1.5mg.L-1 2,4-D+0.4mg.L-1 6-BA+3%蔗糖+0.7%琼脂,下胚轴和子叶的最佳愈伤诱导率均可达到100%。最佳胚性愈伤形成培养基为MS+0.5mg.L-1 KT+0.1mg.L-1 NAA+2%蔗糖+0.7%琼脂,胚性愈伤形成率为81.5%;最佳分化芽形成培养基为MS+0.25mg.L-1 KT+0.05mg.L-1 NAA+2%蔗糖+0.7%琼脂,分化芽形成率为36.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1 NAA+1.5%蔗糖+0.7%琼脂,生根率为93.3%。愈伤诱导结果显示,供试黄花苜蓿材料个体间组织培养再生性存在较大差异,在同一激素水平上有大约1/3植株的愈伤状态优于其他植株。
侯永霞王俊杰赵彦云锦凤陈雪英
关键词:黄花苜蓿愈伤
红三叶新品系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新品系无菌苗不同部位,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途径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子叶、下胚轴、叶柄、叶片及根段在MS+0.5mg.L-1 6-BA+1~2mg.L-1 2,4-D培养基上都极易诱导出愈伤组织。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0.5mg.L-1 6-BA+1.0mg.L-1 2,4-D,添加2,4-D比NAA更利于愈伤的增长和保存;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0.75mg.L-1 6-BA+0.5mg.L-1 NAA,最高分化率为16.67%,且分裂素6-BA优于KT,6-BA与NAA组合比与IBA组合更有利于红三叶愈伤组织的分化;茎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1 6-BA+1.0mg.L-1 IBA,再生苗的增殖效果IBA>NAA,2,4-D不利于茎芽生长;最佳生根条件为50mg.L-1浓度的IBA中浸泡1h后植入含0.5mg.L-1 IBA的MS中,生根率达80%,红三叶新品系IBA生根最大极限浓度为0.75mg.L-1,浓度过高表现出对根系生长的毒害。
高雪芹王俊杰云锦凤侯永霞王明涛张元科
关键词:红三叶愈伤组织诱导分化植株再生
抗生素对农杆菌的抑菌效果及对黄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研究了不同浓度抗生素对农杆菌抑菌效果及对野生黄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Amp)的抑菌效果优于头孢霉素(Cef);各个浓度下的Amp和Cef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对照相比基本无显著差异;Amp浓度为100~300mg/L,Cef浓度为200~500mg/L时对不定芽的形成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进行农杆菌介导黄花苜蓿遗传转化研究时,可选择Amp作为抑菌剂,最佳浓度为300mg/L;Kan和Hyg作为抗性愈伤选择剂,适宜的浓度分别为40~50mg/L和15~20mg/L。
伊风艳石凤翎侯永霞乌云塔娜王涛
关键词:黄花苜蓿抗生素愈伤组织抑菌效果
红三叶新品系无菌苗培养体系优化被引量:10
2010年
以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新品系为材料,对无菌苗培养的种子消毒方法和培养基组成进行研究,以期为红三叶新品系组培再生体系、分于育种及抗病性研究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0.1%HgCl2,3%NaClO和15%H2O2消毒不超过15 min,对红三叶新品系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消毒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红三叶种子消毒的最佳方法为75%酒精预处理,0.1%HgCl2消毒10 min,发芽率可达89.44%,并彻底无污染。最适培养基为1/4MS+1.5%蔗糖,不添加激素,pH6.0,发芽率可达85.78%,无菌苗生长良好。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含量是影响红三叶种子发芽率和无菌苗生长的关键因素。琼脂培养基培养比滤纸培养的无菌苗子叶和下胚轴出愈率显著提高,但不同组分琼脂培养基的无菌苗出愈率无显著差异。
高雪芹王俊杰云锦凤侯永霞贾文秀
关键词:无菌苗种子消毒培养基
黄花苜蓿地下芽库构成及其数量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对来自我国新疆、内蒙古和俄罗斯的34份野生黄花苜蓿地下营养繁殖芽的类型、芽库数量特征及芽库组成结构进行了定株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苜蓿营养繁殖芽在秋季生长旺盛并且已经形成了许多长度不等的短地下茎;二年生黄花苜蓿平均可产生45.13~48.55个芽/株,地下芽库由55.10%~62.86%的地下茎枝芽、36.78%~40.58%的根颈芽和0.26%~4.33%的根蘖芽组成。不同地理种群间芽库的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但种群内个体间芽库的数量存在较大差异。
王俊杰王明涛王勇吕世杰侯永霞朝克图
关键词:黄花苜蓿芽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