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爱军

作品数:12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制革
  • 10篇制革清洁
  • 10篇皮革
  • 10篇皮革制造
  • 10篇清洁生产
  • 10篇清洁生产技术
  • 7篇生态
  • 7篇生态问题
  • 2篇制革过程
  • 2篇铬鞣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亚氯酸钠
  • 1篇氧化脱毛
  • 1篇油脂
  • 1篇油脂水解
  • 1篇有机氯
  • 1篇有机氯化合物
  • 1篇有机锡
  • 1篇有机锡化合物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2篇侯爱军
  • 12篇彭必雨
  • 3篇许冰斌
  • 2篇梁亮
  • 2篇许冰冰
  • 1篇贾欣驹
  • 1篇李艳红
  • 1篇徐冰斌
  • 1篇屈莎莎

传媒

  • 10篇西部皮革
  • 2篇皮革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革制造中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及制革清洁生产技术(Ⅷ)
2010年
4.2.5清洁浸酸技术 4.2.5.1浸酸的作用 浸酸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作为制革的一个工序,为铬鞣作准备;二是作为皮的中间保存阶段,浸酸皮可以储存和交易。
彭必雨侯爱军许冰冰
关键词:清洁生产技术生态问题皮革制造制革铬鞣
皮革制造中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及制革清洁生产技术被引量:4
2009年
制革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直到一百多年前铬鞣法的发现和实施才为工业化制革提供了最为合理的和经济的途径。铬鞣革的多样性和抗高温收缩性等方面的优点为皮革开创了新的应用领域,第一次使大规模生产皮鞋和皮革服装等皮革产品成为可能。现代的制革工艺、技术体系是在铬鞣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已形成了经济、实用、完整和成熟的制革技术体系,
彭必雨侯爱军
关键词:皮革制造制革业清洁生产技术生态问题皮革产品
皮革制造中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及制革清洁生产技术(Ⅸ)被引量:1
2010年
4.2.6清洁铬鞣技术4.2.6.1铬鞣简介鞣制是将易腐烂的生皮转变为不腐烂的皮革的过程。通过选择不同的鞣剂及用量来生产出不同类型的皮革。铬鞣是用铬盐(通常是三价碱式硫酸铬)在胶原分子之间形成交联来稳定胶原的结构。
彭必雨侯爱军
关键词:清洁生产技术皮革制造生态问题制革碱式硫酸铬铬鞣
皮革制造中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及制革清洁生产技术(Ⅲ)被引量:1
2009年
(续上篇)3制革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3.1固体废料制革过程中固体废料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料、废液中的固体物和污泥。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主要包括削匀、磨革屑(特别是含铬废屑)、去肉、修边产生的皮块和肉膜组织等,这部分固体物容易收集,并可能被利用,如废皮块和废革屑可用来制备胶原蛋白。
彭必雨侯爱军
关键词:制革过程清洁生产技术皮革制造机械加工过程固体废料
皮革制造中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及制革清洁生产技术(Ⅵ)被引量:4
2010年
4.2.2清洁脱灰技术 脱灰工序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灰裸皮中的石灰和碱,消除皮的膨胀状态,调节裸皮的pH值,为软化创造条件。石灰和碱在灰皮中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即与胶原发生化学结合(主要是离子键结合)的灰碱和沉积、附着在皮的表面、胶原纤维间的毛细管中的游离的灰碱。
彭必雨侯爱军许冰斌
关键词:清洁生产技术生态问题皮革制造制革胶原纤维化学结合
皮革制造中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及制革清洁生产技术(IV)被引量:1
2009年
4制革清洁生产技术 制革过程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所使用的有污染性的化工材料,二是生产过程中皮内组分的降解产物和制革无用的废弃物。制革过程中,皮内组分的降解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因此,清洁化技术的核心,是用无(低)污染的材料代替现用的污染材料,
彭必雨侯爱军
关键词:清洁生产技术制革过程生态问题皮革制造清洁化技术
皮革制造中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及制革清洁生产技术(IV)
2009年
4.2 准备工段清洁生产技术 准备工段是制革的基础,其主要作用简单概括有两点:①除去皮内对制革无用之物;②松散胶原纤维。通过浸水、脱脂、脱毛、浸灰、复灰、脱灰、软化、浸酸等工序来完成。准备工段中各工序的处理对象主要是各种蛋白质(如胶原蛋白、角蛋白、网硬蛋白、弹性蛋白及纤维间质中的白蛋白、球蛋白、粘多糖和蛋白多糖等)和脂肪等。传统的制革工艺中使用较大量的石灰、硫化物和食盐等来作用和处理这些组分,造成了含大量污染材料、皮成分降解产物的废水和固体废物。
彭必雨侯爱军许冰斌
关键词:清洁生产技术制革工艺生态问题皮革制造准备工段
皮革制造中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及制革清洁生产技术(Ⅱ)被引量:2
2009年
2.4皮革中的主要限制物质及其来源和检测 皮革中常见的限制物质有:甲醛、铬(Ⅵ)、某些来自偶氮染料的有机胺、有机锡化合物、镍、镉、铅等重金属离子、五氯苯酚和氯苯酚等。另外,一些生态标志皮革要求检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可提取的三价铬、可提取的有机物、杀菌剂和有机氯化合物等物质的含量,并设定了限制值。
彭必雨侯爱军
关键词:皮革制造清洁生产技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制革有机锡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
改进铜皂-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肪酶活力被引量:33
2011年
建立了一种改进的脂肪酶活力的检测方法。以乳化橄榄油为底物,用乙醇和盐酸终止酶反应,并使底物乳液破乳,用异辛烷萃取生成的脂肪酸,并用醋酸铜显色,通过铜皂的吸光度来测定生成的脂肪酸的量而得到脂肪酶的活力。主要研究了异辛烷萃取乳化体系中脂肪酸的条件,测定了脂肪酸的萃取百分率和该方法检测的线性范围。用改进的方法对两种脂肪酶的活力进行了检测,并与传统的滴定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萃取条件下脂肪酸的回收率为83.68%,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吸光度(OD值)0.154~0.291。改进的铜皂-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的重复性优于滴定法。由于该方法的测定不受反应体系的缓冲性的影响,测得的酶活力-pH曲线更准确。
侯爱军徐冰斌梁亮李艳红彭必雨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脂肪酸
皮革制造中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及制革清洁生产技术(Ⅶ)
2010年
4.2.3清洁软化技术软化是通过酶的作用,进一步分解皮内残留的毛、非胶原蛋白质等组分的降解物,清除皮垢,达到清洁皮的表面,进一步分散纤维的作用,得到平整、柔软、清洁的裸皮,并为浸酸和鞣制做好准备。
彭必雨侯爱军许冰冰
关键词:清洁生产技术生态问题皮革制造制革蛋白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