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素丹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运动高血压与心脏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研究运动高血压与心肌缺血、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运动性高血压病人23例为观察组,同时设对照组23例。观察两组活动平板、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观察组活动平板阳性率及超声心动图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和左心室重量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性高血压对心肌缺血及左室肥厚具有诊断及预测价值。
- 李瑛叶辉倪素丹刘莉刘鹏鹰
- 关键词:运动高血压平板超声心动图
- microRNA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循环microRNA 与心肌三联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microRNA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标记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8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循环microRNA 与心肌三联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Killip分级、梗死面积及梗死次数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循环microRNA各项指标及心肌三联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Killip分级、大面积梗死及再次梗死者则高于其他患者,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循环microRNA 与心肌三联指标均呈现异常升高的趋势,且不同Killip分级、梗死面积及梗死次数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心肌细胞特异性的microRNA可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 朱继荣杨俊芬卢章庄义浩倪素丹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循环MICRORNA
- 心肌梗死患者ALOX5AP基因SG13S114T/A和SG13S89G/A多态性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ALOX5AP基因SG13S114T/A和SG13S89G/A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9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114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提取的DNA样本,进行SG13S114T/A和SG13S89G/A点突变分析,对突变型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SG13S114T/A及SG13S89G/A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基因频率在AMI组和对照组与HapMap报道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发病情况的相关情况:SG13S114A/A(OR=1.264,95%可信区间:0.637—2.510,P=0.45):SG13S114A/T(OR=1.127,95%可信区间:0.670~1.897,P=0.20);SG13S114T/T(OR=0.745,95%可信区间:0.424~1.311,P=1.04)。结论无显著证据表明ALOX5AP基因SG13S114T/A和SG13S89G/A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发病风险有密切相关性。
- 庄义浩周炯峰倪素丹杨俊芬吴维青谢建生张奕
- 关键词:心肌梗死基因
- 循环microRNA、微球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分析循环microRNA、微球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体检的54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及观察组不同Killip分级患者的循环microRNA、微球蛋白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microRNA-499、microRNA-214及microRNA-208均高于对照组,microRNA-21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Killip分级高者波动大于分级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上述指标均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循环microRNA与微球蛋白呈现异常状态,且不同Killip分级者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与急性心肌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
- 朱继荣杨俊芬卢章庄义浩倪素丹李文静
- 关键词:循环MICRORNA微球蛋白急性心肌梗死
- 阿托伐他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红细胞参数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红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红细胞参数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红细胞参数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并且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地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红细胞参数水平,更有利于调整患者的整体血供及循环状态。
- 朱继荣倪素丹卢章杨俊芬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红细胞参数
- 他汀类药物对冠状动脉血管炎症患者血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的作用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对冠状动脉血管炎症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2个炎症因子的作用,了解其对血管炎症的影响。方法 评估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前后CRP和IL-6的变化,并分别评估高血脂和血脂正常患者CRP和IL-6的变化,以及他汀类药物对二组患者的作用。结果 使用他汀类药物后,高血脂和血脂正常患者CRP均降低,IL-6变化不大。结论 目前国内使用的他汀类药物的剂量能降低CRP,但对IL-6的作用不大。
- 李呐刘靖赵统兵倪素丹邱飞英
-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血管炎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