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万海

作品数:72 被引量:498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新生儿
  • 19篇早产
  • 16篇早产儿
  • 16篇产儿
  • 14篇通气
  • 12篇综合征
  • 10篇监护
  • 9篇重症
  • 8篇重症监护
  • 8篇机械通气
  • 7篇新生儿重症
  • 7篇新生儿重症监...
  • 7篇窘迫综合征
  • 7篇呼吸窘迫
  • 7篇呼吸窘迫综合...
  • 6篇动脉
  • 6篇新生儿呼吸
  • 6篇婴儿
  • 6篇肺炎
  • 5篇医院感染

机构

  • 52篇广东省第二人...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南华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佛山市妇幼保...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72篇傅万海
  • 31篇游楚明
  • 24篇覃晓菲
  • 21篇孟琼
  • 14篇赵有为
  • 13篇梁剑
  • 10篇张晓
  • 7篇赵雪婷
  • 7篇何依绮
  • 7篇张志钢
  • 7篇谢燕丕
  • 7篇陈历耋
  • 6篇李文英
  • 6篇肖丹夏
  • 5篇李小娥
  • 5篇赵有为
  • 4篇彭爱玲
  • 4篇张秀芳
  • 3篇毕军英
  • 3篇李宏

传媒

  • 10篇中国新生儿科...
  • 7篇齐齐哈尔医学...
  • 7篇中国当代儿科...
  • 4篇实用儿科临床...
  • 4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华围产医学...
  • 3篇现代医院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当代医师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河北医药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16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分析与急救处理被引量:2
2000年
毕军英傅万海张秀芳
关键词:儿童高热惊厥急救
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需机械通气治疗的3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给予HFOV+PS治疗,另外1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频通气(CMV)+PS治疗,比较两组之间的上机时间,上机后1、8、24 h的血气分析,上机后1、8、24 h的氧合指数,以及出现气漏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HFOV+PS组1、8、24 h的血气分析值及氧合指数明显优于CMV+PS组患儿。气漏、慢性肺部疾病发生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 HFOV+PS较经典的CMV+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改善氧合方面更快速,更高效,能更快地下调氧浓度,缩短上机时间,肺部并发症相对较少。
张志钢傅万海王沛聂韵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138例临床分析
1997年
早产、VLBWI病死率极高,过去国内报告在63%~74%,近十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及NICU的建立,VLBWI的病死率逐渐下降。我科收治的VLBWI138例,平均胎龄33周,平均出生体重1283克,均合并一种以一疾病,其中最多为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呼吸暂停症、肺透明膜病、肺炎。其次为硬冲症、血液系统疾病、窒息。入院后均进入NICU单位,多功能生理监护仪监测心率、呼吸、无创血压、经皮血或他和反、体温等。医护人员持续床边监护,严把保温、营养、呼吸、黄鱼和感染三关,疗效佳,138例中存活出院110例,平均住院24天,死亡28例,病亡率2029%为国内较低水平,本文显示VL尽WI呼吸问.题最多,严密监护妥善处理呼吸问题是降低VLBWI病死率的关键。
封志纯李宏毕军英傅万海兰和奎王斌彭东红汤耀斌张秀芳
关键词:监护死亡率早产儿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被引量:29
2013年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需机械通气的RDS患儿60例,随机分为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CMV)组。监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机械通气1h后,两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平均气道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均较0h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在1h及6hHFOV组较CMV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24h后HFOV组的OI、MAP仍较CMV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CMV组(P<0.05);两组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能更好更快的改善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病程,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游楚明傅万海孟琼陈历耋覃晓菲赵有为谢燕丕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常频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早产
患者触发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59例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患者触发通气(PTV)辅助/控制(A/C)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应用PTVA/C通气模式治疗的59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儿呼吸机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变化、并发症的防治及撤机方法。结果59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应用PTVA/C通气模式治疗后30min内,紫绀消失或明显改善48例(81%);呼吸困难减轻44例(75%);1h后血气分析PaO2由(5.63±1.82)kPa升高到(11.43±3.14)kPa,PaCO2由(6.83±1.48)kPa下降到(5.03±1.22)kPa,SaO2由(67.16±9.80)%升高到(94.25±4.93)%,3组数据前后对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在59例患儿中,存活45例,存活率76%;死亡11例,病死率19%;自动出院3例。有32例患儿发生并发症(43例次),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29例,肺不张4例,气漏和肺出血各3例,慢性肺部疾病(CLD)和颅内出血各2例。结论选用PTVA/C模式作为开始通气模式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较好选择。
张志钢傅万海刘婧华梁剑游楚明张钰赵雪婷
关键词:动脉血气变化PACO2撤机方法PAO2SAO2自动出院
新生儿肺出血32例的早期观察和护理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通过观察发现早期新生儿肺出血尽早使用机械通气与相应护理,对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肺出血患儿,通过早期临床症状的观察,尽早使用机械通气。结果:新生儿肺出血的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对肺出血的患儿做出早期诊断,立即予机械通气及相应护理,是提高肺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
赵雪婷方晓虹李小娥傅万海游楚明
关键词:新生儿肺出血呼吸机正压通气护理
肺复张与高频振荡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 探讨肺复张与高频振荡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RDS早产儿,随机序列法分为肺复张组与高频组,其中肺复张组在常频机械通气的同时行肺复张.记录两组新生儿治疗后6h的吸入氧浓度(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2)、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MAP),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并进行比较.对两组的总呼吸支持时间和总吸氧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肺复张组与高频组各10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以及肺复张前FiO2及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复张组6h的FiO2及OI均低于高频组[(0.3±0.1)比(0.4±0.1)、(3.2±1.5)比(6.9±2.7)](P< 0.05).与肺复张组比较,高频通气减少总呼吸支持时间及总吸氧时间[(105.2±52.6)h比(185.2±94.7)h、(353.5±199.6)h比(644.1±357.4)h](P<0.05).结论 肺复张能较快改善氧合,但高频通气减少呼吸支持时间及氧疗时间.
游楚明覃晓菲张晓傅万海孟琼谢燕丕赵有为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肺复张高频振荡通气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比较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1年9月~2012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6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90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170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用药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患儿用药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1%,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平均止泻时间、平均退热时间以及脱水纠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张晓游楚明傅万海林茂锐李惠怡
关键词:喜炎平轮状病毒腹泻利巴韦林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急性肺损伤新生猪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常频机械通气(CMV)、高频振荡通气(HFOV)、部分液体通气(PLV)3种机械通气方式对急性肺损伤新生猪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CEⅡ)的影响。方法出生1~3d健康新生猪24只,用9g/L盐水(38℃,0.035L/kg)灌洗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6只,模型制备成功后不予通气,直接处死)、CMV组(6只),HFOV组(6只)、PLV组(6只,38℃,0.018L/kg),行机械通气24h后处死动物,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新生猪肺组织ACEII数量、荧光面积、荧光密度。结果3种方式机械通气24h后,CMV组、HFOV组和PLV组ACEⅡ残存数量[分别为(30±5)个/视野、(52±5)个/视野、(81±7)个/视野]、免疫荧光面积(分别为340.40±47.50、329.69±124.50、295.55±109.30)及荧光密度总体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V组ACEⅡ计数比CMV组、HFOV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6)。PLV组、HFOV组ACEⅡ荧光密度比CMV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1)。结论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ACEⅡ影响不同。CMV对ACEⅡ损伤最重,PLV对ACEⅡ损伤最轻。
傅万海赵有为覃晓菲游楚明梁剑林云恩黄伟标
关键词:机械通气细胞形态新生猪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危害新生儿的健康,同时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它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同时随着新的抗菌药物的不断问世,致病菌也在不断变迁,而且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多.血培养检出细菌及其耐药性是临床诊治的重要参考,及时了解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耐药产生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40例血培养阳性患儿的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张晓游楚明傅万海林茂锐李惠怡
关键词:败血症新生儿血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