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血清反应因子参与调控α1-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microRNA-199a上调
- 宋峣冯伟肖晗张幼怡
- 激动腺苷A2B受体引起心脏成纤维细胞分泌IL-6的信号传导机制
- 近年研究显示白介素-6(IL-6)家族细胞因子在心肌重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心脏成纤维细胞在心肌重塑过程中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腺苷水平在心肌重塑过程中也是明显升高的。腺苷通过细胞膜四种腺苷受体 A,A,A和 A来调节...
- 冯伟张幼怡
- 关键词:心脏成纤维细胞信号传导机制
- 文献传递
- RNA结合蛋白HuR通过其RNA识别模体调节hsa-let-7c表达(英文)
- 2018年
- 微小RNA(microRNAs,miRNA)是一种短链的非编码RNA,它通过抑制RNA的翻译或促进RNA的降解调控多种细胞活动和机体的发育。机体主要通过转录和转录后两个层面对miRNA的表达进行调控,其中对miRNA转录水平的调控决定了miRNA表达的特异性,而目前我们对其转录后调控的机制还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证实RNA结合蛋白HuR是否通过与pri-miRNA中富含AU的序列相结合调节miRNA的表达。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ri-miRNA中的AUUUA模体进行筛查,发现在hsa-let-7c下游富含AUUUA模体,而hsa-miR-21则不具备这一模体。通过转染HuR质粒到HEK293T细胞构建过表达模型,然后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HuR蛋白和miRNAs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过表达HuR能够促进成熟hsa-let-7c而非hsa-miR-21表达。而过表达缺失RNA识别模体3(RNA recognition motif,RRM3)的突变体HuR则不能促进hsa-let-7c的表达。以上结果提示RRM3是HuR介导成熟hsa-let-7c表达的关键序列,而HuR在调控miRNA生物合成中可能扮演了一种新的角色,即在转录后水平调节miRNA的表达。
- 宋峣冯伟施国敏陈超张幼怡
- 关键词:微小RNAHUR转录后调节
- 二甲双胍抑制压力负荷引起心脏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 二甲双胍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线降糖药。临床研究表明它具有不依赖于降糖效应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二甲双胍药理作用的主要分子机制是激活AMP活化激酶(AMP activated kinase,AMPK)。我们的预实验结果提示,二甲...
- 肖晗吕志珍冯伟马晓伟韩启德张幼怡
- 关键词:二甲双胍心脏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
- 文献传递
- β-肾上腺素受体介导成纤维细胞旁分泌IL-6促进心脏miR-21表达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ergic receptor,β-AR)激动剂异丙基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促进心脏微小RNA-21(miR-21)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原代乳小鼠心肌细胞和心脏成纤维细胞,分别给予ISO(10μmol/L)处理1、6、12、24和48 h,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miR-21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STAT3和STAT3的蛋白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 (IL-6)的浓度。给予细胞转染含miR-21启动子区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 GL3-21PPR,采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条件培养液对miR-21的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以ISO作用于心脏成纤维细胞产生的培养液上清作为条件培养液,其可使心肌细胞miR-21的表达量随ISO作用于成纤维细胞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P <0.05);该条件培养液可引起心肌细胞miR-21的转录活性显著增加,其中ISO作用24 h和48 h的培养液分别使其转录活性增加94.9%和77.1%(P <0.01);ISO作用成纤维细胞形成的条件培养液中IL-6浓度显著增加,通过旁分泌作用于心肌细胞,引起转录因子STAT3活性增强,促进了miR-21的转录和表达。结论:激动β-AR可介导成纤维细胞合成和表达IL-6,旁分泌作用于心肌细胞,通过IL-6/STAT3途径,上调心脏miR-21表达水平,参与心脏重构。
- 于海奕宋峣马晓伟冯伟高炜张幼怡
- 关键词:Β-肾上腺素受体微小RNA-21心脏成纤维细胞旁分泌
- α1-肾上腺素受体通过血清反应因子上调microRNA-199a
- 宋峣冯伟肖晗张幼怡
- MicroRNA基因及其靶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被引量:4
- 2010年
- 微小RNAs(MicroRNAs)是一类内源性19~25个核苷酸大小的非编码RNA分子,能够通过碱基匹配原则识别并结合于靶基因3'非翻译区的靶位点,从而抑制靶基因的翻译和/或促进靶基因降解。近年许多研究表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可影响m icroRNA对靶基因的调控过程。SNPs可发生在m icroRNA基因(指在pri-,pre-and mature-miRNA序列中),也可发生在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的靶位点。这些SNPs通过影响microRNA对靶基因的调控过程,参与许多疾病如肿瘤、神经系统疾病、肌肥大、心血管疾病以及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拟对MicroRNAs及其靶mRNA的结合位点SNPs与疾病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 冯伟张幼怡
- 关键词:微小RNA单核苷酸多态性靶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