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宇鹏

作品数:34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暨梁銶琚脑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教学
  • 12篇人体解剖学
  • 12篇解剖学
  • 11篇背角
  • 9篇脊髓背角
  • 7篇神经元
  • 5篇镇痛
  • 5篇突触
  • 4篇实验教学
  • 4篇胶状质
  • 3篇形态学
  • 3篇阳性
  • 3篇阳性神经元
  • 3篇神经降压素
  • 3篇受体
  • 3篇突触联系
  • 3篇吗啡
  • 3篇内吗啡
  • 3篇内吗啡肽
  • 3篇解剖学实验

机构

  • 3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京医院

作者

  • 34篇冯宇鹏
  • 32篇李云庆
  • 13篇李辉
  • 12篇张富兴
  • 9篇李金莲
  • 7篇王亚云
  • 5篇武胜昔
  • 4篇杨鲲
  • 3篇张浩强
  • 3篇冷冬妮
  • 2篇史娟
  • 2篇寇珍珍
  • 2篇张明明
  • 2篇陈晶
  • 2篇杨雁灵
  • 2篇冯斑
  • 2篇王圣明
  • 2篇张勇
  • 1篇闫励
  • 1篇鲁亚成

传媒

  • 7篇神经解剖学杂...
  • 4篇解剖学杂志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中国神经科学...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医学争鸣
  • 1篇高校医学教学...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中国科协20...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体形态学PBL教学实践的细节优化被引量:2
2012年
PBL教学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师生双方而言都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不同院校、学科的具体操作方法不尽相同。但PBL教学的最基本环节,如病例编写、组织准备和课堂讨论等都基本一致。文章阐述如何对人体形态学PBL教学实践各环节中的具体做法进行细化、优化,使该法能够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张富兴冯宇鹏李辉李金莲李云庆
关键词:人体形态学教学方法PBL教学
解剖学实验5R式教学法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目前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5R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即由学生分别轮流担任局部解剖操作的leader,operator,co-operator,reader和thinker等五种角色,并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建设高效科学的解剖实验课堂教学。
王亚云李辉李金莲冯宇鹏武胜昔李云庆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小鼠延髓背角Ⅱ层内PPE阳性神经元电生理性质的发育变化
目的延髓背角Ⅱ层是面口部伤害性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初级门户,是痛觉传导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脑啡肽能神经元在延髓背角Ⅱ层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囿于标记困难,尚未见其性质的研究报道。PPE-GFP转基因小鼠的脑啡肽能神经元表达...
冯宇鹏李辉李云庆
关键词:膜片钳放电模式
文献传递
内吗啡肽-1对成年大鼠脊髓胶状质内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强于内吗啡肽-2(英文)被引量:3
2005年
本实验采用全细胞电压钳记录方法,研究了内吗啡肽1(EM1)和内吗啡肽2(EM2)对脊髓背角胶状质神经元突触传递的抑制性作用。EM1(1μmol/L)和EM2(1μmol/L)都能够显著抑制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和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s)的频率而不改变其幅值。这种抑制作用能被μ受体选择性拮抗剂βfunaltrexamine(βFNA,10μmol/L)阻断。值得注意的是,EM1对mEPSCs和mIPSCs的频率的抑制作用强于EM2。上述结果提示在脊髓胶状质,内吗啡肽通过激活突触前膜上的μ受体,抑制兴奋性和抑制性的突触传递;与EM2相比,EM1可能是脊髓水平的更强效的内源性镇痛剂。
冷冬妮冯宇鹏李云庆
关键词:内吗啡肽-1成年大鼠突触Μ受体
大鼠中央杏仁核神经元对引发晕动病的旋转运动刺激的电生理学反应特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引起晕动病发生的双轴旋转运动刺激前庭感受器后,中央杏仁核神经元电学反应的变化,探讨中央杏仁核在晕动病(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0只幼年SD大鼠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旋转刺激组。旋转刺激组动物经2 h双轴旋转运动刺激(大、小转盘分别以168°/s和432°/s的角速度旋转)。取脑、切片(300μm),应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中央杏仁核神经元膜的主动反应特性以及自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 PSCs)变化,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旋转运动刺激后,中央杏仁核神经元电学特性,如膜电位水平(对照组为(-62.80±2.69)mV,旋转组为(-61.37±1.50)mV)以及动作电位(AP)形态未发生显著变化。AP的幅值、半幅时程、最大上升/下降斜率、刺激阈电位和基强度等在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别;旋转刺激后,sE PSCs频率从正常组的(0.88±0.42)Hz增加到旋转组的(1.69±0.30)Hz(P<0.05)而幅值(正常组(20.07±3.01)pA;旋转组(21.03±1.44)pA)未发生变化。结论:引发晕动病的运动刺激可引起中央杏仁核神经元兴奋性突触活动增加,突触前谷氨酸释放增加;中央杏仁核参与晕动病反应。
冯斑冯宇鹏张浩强张富兴李金莲李云庆
关键词:中央杏仁核晕动病膜片钳
知惑并解惑,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被引量:1
2011年
人体解剖学名词和概念繁多,其中包含大量抽象、难懂的人体结构描述,教学过程中学生极易碰到许多疑惑和难点。总结了多年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知惑、解惑经验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交流、教学相长的重要手段。
张富兴冯宇鹏李金莲李云庆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素质教育
去甲肾上腺素在大鼠脊髓背角胶状质抑制辣椒素引起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辣椒素(capsaicin,Caps)能选择性地作用于传递伤害性信息的无髓和薄髓纤维,是伤害性信息传递研究中常用的工具药。我们以往在脊髓背角的研究结果表明Caps能显著增加初级传入终末释放兴奋性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
冯宇鹏杨鲲李云庆
关键词:神经科学去甲肾上腺素辣椒素脊髓镇痛
文献传递
大鼠脊髓背角向丘脑和外侧臂旁核的神经降压素能投射
2005年
本研究应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结合神经降压素(NT)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双标记技术,观察了大鼠脊髓背角向丘脑(TH)和外侧臂旁核(LPb)的NT能投射。将FG注入一侧TH或LPb后,FG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脊髓背角的I层;NT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I层、II层外侧部及II层内侧部与III层交界处;脊髓背角I层内可观察到FG逆标记并呈NT阳性的双标记神经元。上述结果表明脊髓背角I层的NT阳性神经元向TH和LPb投射,提示脊髓背角I层内的NT阳性神经元可能向TH和LPb传递伤害性信息。
冯宇鹏钱学华武胜昔李云庆
关键词:神经降压素丘脑脊髓背角臂旁核阳性神经元组织化学染色
活体脊髓取材吹出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脊髓的神经细胞培养、免疫蛋白印迹、酶联免疫等实验研究都需要提取动物的活体脊髓组织。脊髓的单细胞膜片钳和薄片膜片钳等电生理学研究方法,对脊髓细胞活性的要求较高,快速提取结构完整的脊髓显得更为重要[1]。但脊髓在椎管和硬脊膜的保护下,难以提取。通过改良杜俊英等[2]所介绍的固定脊髓提取方法,应用于大鼠和小鼠的活体脊髓取材,并将其效果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该方法是利用注射器和微量移液器枪头,将活体脊髓从两端离断的椎管中吹出的提取方法。吹出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取材时间显著缩短,脊髓灰质中大部分细胞活性很好。
方科武桂铃张宇辰徐浩邓斌冯斑冯宇鹏
关键词:脊髓组织活体神经细胞培养免疫蛋白印迹细胞活性
腹腔镜手术视频资料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6
2017年
第四军医大学 2012 年级、2013 年级和 2014 年级八年制学生《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阶段,由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和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学教研室通力合作,连续三年将腹腔镜手术视频资料引入课堂教学,主要在腹腔镜下直示观察腹部脏器的解剖学要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更具“立体、动态、逼真”的效果.
杨雁灵王亚云王圣明拜云虎冯宇鹏张明明陈晶寇珍珍陶开山李云庆岳树强
关键词:解剖学实验教学腹腔镜手术视频解剖学教研室《人体解剖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