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学臣

作品数:17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食管
  • 7篇细胞
  • 6篇内镜
  • 5篇胰腺
  • 5篇腺癌
  • 4篇胰腺癌
  • 4篇胰腺癌细胞
  • 4篇腺癌细胞
  • 4篇癌细胞
  • 3篇蛋白
  • 3篇蛋白2
  • 3篇相关蛋白
  • 2篇胆管
  • 2篇胆管造影
  • 2篇队列研究
  • 2篇序贯
  • 2篇序贯治疗
  • 2篇胰胆管
  • 2篇胰胆管造影
  • 2篇造影

机构

  • 17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2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承德市中心医...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开滦总医院
  • 1篇廊坊市人民医...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 1篇石家庄市第一...

作者

  • 17篇刘学臣
  • 5篇赵晓东
  • 5篇戚诚
  • 5篇姜慧卿
  • 5篇刘博
  • 3篇张立超
  • 3篇冯志杰
  • 3篇赵爽
  • 2篇田慧
  • 2篇赵东强
  • 2篇刘丽
  • 1篇张向梅
  • 1篇于永礼
  • 1篇任锡玲
  • 1篇白文元
  • 1篇孟杰
  • 1篇王林恒
  • 1篇郭永泽
  • 1篇李炳庆
  • 1篇陈雷

传媒

  • 2篇临床荟萃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国消化内镜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技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被引量:3
2017年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ERCP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其中90%为轻、中度,但仍然有严重病例导致死亡。PEP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多因素参与,包括机械性损伤(乳头插管、胰管导丝置入、乳头括约肌切开等)、化学性损伤(胰管造影)、静水压力性损伤(灌注式Oddi括约肌测压)和感染。其中,几乎每个方面均与ERCP操作技术相关。
刘学臣姜慧卿
关键词:术后胰腺炎内镜技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乳头括约肌切开ODDI括约肌测压
NBI-ME对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及BNIP3/Beclin-1在食管癌发生过程中表达的研究
靳晓彩张盼刘丽刘学臣
食管早癌内镜诊疗一例
刘学臣
PD-L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住院实施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手术过程中获取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D-L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PD-L1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D-L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PD-L1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均>0.05);而与肿瘤TNM分期、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脉管瘤栓有明显关系(P均<0.05)。结论PD-L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肿瘤进展有较强的相关性。
周永红史学丽高辉张风宾刘晓燕张韶辰赵飞刘学臣
关键词:胃癌癌旁组织
下调AFAP-1L2表达对人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下调AFAP-1L2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Ge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对胰腺癌细胞的杀灭作用。方法构建靶向siAFAP-1L2干扰质粒下调AFA-1L2表达,转染MIAPACA-2细胞,以Western blot法及(qRT)-PCR法检测转染效率;MTT检测AFAP-1L2下调后细胞存活率。对siAFAP-1L2转染MiaPaCa-2细胞给予吉西他滨干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siNegative control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梯度siAFAP-1L2转染MIAPACA-2细胞,siAFAP-1L2组细胞存活率较低(P<0.05);MiaPaCa-2细胞在培养24、48、72、96 h后,转染siAFAP-1L2组细胞在48 h后存活率较低(P<0.05);siAFAP-1L2转染后细胞存活率与siAFAP-1L2转染浓度和时间具有相关性(r=-0.921,r=-0.907)。将化疗药Gem 20 nmol/L加入分别以不同浓度梯度siAFAP-1L2转染的胰腺癌细胞48 h后,与siNegative control组比较,siAFAP-1L2组细胞存活率较低(P<0.05);将化疗药Gem 20 nmol/L加入siAFAP-1L2 100 nmol/L转染的MiaPaCa-2细胞,培养24、48、72、96 h后,与siNegative control组比较,siAFAP-1L2组细胞在72、96 h后存活率较低(P<0.05);siAFAP-1L2转染后,Gem化疗细胞存活率与siAFAP-1L2转染浓度和时间具有相关性(r=-0.967,r=-0.984)。siAFAP-1L2+Gem组与siAFAP-1L2组凋亡率分别为37.28%、1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AFAP-1L2表达可增强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化疗的敏感性,促进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可作为胰腺癌治疗的靶向候选基因。
刘博戚诚赵爽赵晓东刘学臣张立超石畅
关键词:胰腺癌吉西他滨
AFAP-1L2对胰腺癌细胞侵袭及转移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AFAP-1L2表达下调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分别转染靶向AFAP-1L2的干扰质粒si AFAP-1L2和阴性对照si RNA,以未处理的SW1990细胞为空白对照,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以及肿瘤浸润相关分子的蛋白与m RNA变化;免疫共沉淀法检测AFAP-1L2蛋白与p85α蛋白相互作用关系。结果:与空白对照SW1990细胞比较,转染si AFAP-1L2下调AFAP-1L2后,SW1990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85α及α-p Akt表达降低,α-Akt表达升高(均P<0.05),MMP-9与E-cadherin表达无变化(均P>0.05);转染阴性对照si RNA的SW1990细胞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均P>0.05)。免疫共沉淀显示,胰腺癌SW1990细胞中AFAP-1L2蛋白与p85α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结论:AFAP-1L2可能通过与p85α相互作用调控PI3K/Akt通路,从而影响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及浸润,下调AFAP-1L2表达能抑制胰腺癌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
刘博戚诚刘学臣赵晓东
关键词:胰腺肿瘤肿瘤侵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河北省27家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镜开展情况的调查报告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河北省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表方式,对河北省27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调查,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2020年1月1日—4月10日)与2019年同期河北省消化内镜诊疗工作开展情况及变化。结果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消化内镜检查总量同比减少46.0%,内镜治疗量同比减少40.9%,以2月降低最为明显。急诊胃镜诊疗总量下降,但急诊胃镜在所有内镜检查中的占比较2019年同期显著增高(2.0%vs.1.8%,P<0.0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内镜治疗中占比较2019年同期显著增高(14.8%vs.11.4%,P<0.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河北省消化内镜检查量及治疗量均较2019年同期显著下降,但急诊胃镜和ERCP比率同比增长,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危急重症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诊治。本研究为今后国家医疗系统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刘学臣杜宏伟田慧赵东强陈雷纪晨光姜慧卿于卫芳于永礼王军民王丽华兰永臻刘丽波刘改芳刘国祥闫再宏李志婷李建辉李炳庆吴明利沈毅慧张向梅张杰张金宝周胜云孟杰赵俊精姜东春徐超高会斌郭永泽韩占波靳海峰熊英冯志杰
关键词:消化内镜急诊胃镜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疫情防控
华蟾素增强氟尿嘧啶对食管癌TE-1细胞杀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氟尿嘧啶处理后的食管癌TE-1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浓度华蟾素干预后Bcl-2/Bax信号通路蛋白水平,MTT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细胞培养时间华蟾素对氟尿嘧啶处理后TE-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华蟾素对氟尿嘧啶处理后TE-1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随着Cinobufotalin浓度升高,Bcl-2、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降,Cleaved PARP、Bax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上升; Cinobufotalin组TE-1细胞凋亡率高于Negative组(t=2. 236,P <0. 05),Cinobufotalin+5-FU组TE-1细胞凋亡率高于Negative Control组、Cinobufotalin组及5-FU组(P <0. 05);与Negative Control组对比,培养48 h后,Cinobufotalin组TE-1细胞的细胞周期停留在G1、G2期的比例减少,S期比例升高(P <0. 05);与Negative Control组、Cinobufotalin组及5-FU组比较,培养48 h后,Cinobufotalin+5-FU组TE-1细胞周期停留在G1、G2期的比例减少,S期比例升高(P <0. 05); MTT显示,Cinobufotalin干预后,TE-1细胞存活率呈现时间依赖性下降趋势,Cinobufotalin组TE-1细胞培养48、72、96 h后的存活率低于Negative Control组(P <0. 05); Cinobufotalin+5-FU组TE-1细胞培养48、72、96 h后存活率低于Negative Control组、Cinobufotalin组及5-FU组(P <0. 05);不同浓度梯度的华蟾素作用48 h后,Cinobufotalin组、Cinobufotalin+5-FU组TE-1细胞存活率呈现剂量依赖性下降。结论华蟾素通过Bcl-2/Bax通路降低食管癌细胞存活率,促进其凋亡,其对氟尿嘧啶活性具有增效作用。
刘博戚诚赵爽赵晓东刘学臣张立超石畅
关键词:食管癌华蟾素凋亡
2018年日本《内镜下乳头大球囊扩张术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2019年
日本胃肠内镜学会应用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制定出《内镜下乳头大球囊扩张术临床实践指南》,以其作为一个基础性指南。内镜下乳头大球囊扩张术(EPLBD)作为一种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式而被广泛应用。该领域的证据等级通常较低,在许多情况下,推荐等级多处于专家共识水平。与《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临床实践指南》相对应,该指南包括6部分内容。①适应证:单独应用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乳头球囊扩张术取石困难的多发、巨大且胆管扩张的胆管结石患者。②操作:乳头括约肌切开后行EPLBD能够提高首次取石成功率,降低机械碎石的应用。扩张球囊直径的选择应参照胆总管远端直径和胆管结石的短径。③特殊病例:EPLBD可应用于憩室旁乳头和外科手术后解剖改变患者。④操作相关不良事件:EPLBD相关早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2.5%,包括出血、穿孔、胰腺炎和胆管炎。⑤治疗结果: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EPLBD的首次治疗取石成功率为80.9%~89%,最终的完全清除率为95.2%~100%。EPLBD术后胆管结石复发率为4.4%~14.5%。⑥术后随访观察:迟发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10%,包括胆管结石复发、胆管炎和胆囊炎。
刘学臣冯志杰
关键词:球囊扩张术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序贯治疗效果——回顾性队列研究
目的比较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和硬化序贯治疗(EVLS)与套扎(EVL)或硬化(EVS) 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63例分别接受 EVS(23例),EVL(20例)及 EV...
刘学臣姜慧卿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S回顾性队列研究序贯治疗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